APP下载

机加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17-11-17张荣

科技视界 2017年19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张荣

【摘 要】机加实训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加工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是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使用普通机床加工零件的工艺方法。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刚开始接触兴趣较高,随后呈现递减趋势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联手自己的教学团队,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效果的提高等方面介绍了整个课程改革的实施办法。

【关键词】机加实训;教学改革;闯关教学

《机加实训》是一门综合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程,该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机械基础知识的机械加工工艺技能,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各专业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机械类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1 课程教学的现状

1.1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观察,学生在学习机加实训课程时,主要有以下特点:表现活跃、精力充沛、喜欢动手操作、对新事物感兴趣但持续时间不长;对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设备的操作很熟练;对各种网游、手游等有较大程度的迷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不高,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高技术、高精度机械加工的大规模、大范围涌现,学生容易出现好高骛远和急于求成的心态。如果教师在教学上还沿用原来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逐步下降、对技能掌握的效果达不到教学和考核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机加实训课程进行改革,重新编排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应该更适合现阶段高职学生的特点。

1.2 机加实训的技能考核

机加实训技能考核是湖南省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考核抽查的一个重点项目,考核以零件加工为主、安全文明生产、工艺文件编写等为辅的考核办法。如何提高学生的考核通过率,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就必须在教学内容的编排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下功夫,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课程课时限制

高职院校学生只有两年半的在校学习时间,机加实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学时不足的困扰,使得学生在实训教学中掌握的技能有限。根据湖南省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抽查考核的要求,要协调学时与教学内容的不平衡,教学内容重点要围绕考核题库,做到“适用”、“够用”即可。

2 “机加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1)课程教学内容按照“适用、够用”为原则确定,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依托数字化教学实训平台,设计了两个教学项目共11个工作任务,内容涵盖了普通车床、铣床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在确保满足湖南省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考核要求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改革,形成以“闯关教学”为特色的核心技能教学模式。

(2)基本思路:本课程实施闯关教学。机电类专业教学实践中有着较强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抽象、原理性强,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同等难度的零件有的同学能较快并且质量較好的完成,有的同学却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效果的悬殊落差容易造成部分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因此,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利用学生喜欢玩闯关游戏的兴趣特点,将教学内容根据技能考核的相关要求,以数字化工卡平台为依托,设置基础练习区和闯关区多个不同难度关卡,以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3)实践方法:将所有实训的学生分成两个部分:基础训练区和闯关区。实训成绩同样分为两个部分组成:基础训练分和闯关得分。基础训练所有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练习零件一致,基础练习零件和闯关零件在数字化工卡平台都有工卡,基础练习零件工卡对所有学生都可以解锁。基础练习区和闯关区的每个关卡都配有相应的工卡,每个工卡上面有整个零件图纸、工艺步骤、评分标准、零件加工视频等等指导性文件,每个学生以自己的账号、密码登录进入。基础练习零件加工自检合格后在相对应的工卡填写自评数据,交老师检查合格后解锁该学生账号闯关区第一个工卡,并以此类推进入下一个闯关区。每次学生完成闯关区的工卡并且合格后,都会有一定的奖励,并且奖励的力度是随着闯关的难度增加而增大的。我们的奖励方式有两种:一是学生可以将自己加工好的零件带走留做纪念,比如按照图纸车削出子弹的形状,经抛光后是一件很好的工艺品;或者按照图纸铣削一个榔头,可以作为锤或拔钉子的实用工具等等,所有的优秀作品都会与加工者本人合影并供学弟学妹们参观学习。二是在闯关区成绩评分中按照关卡难度的设置相应加分。这些奖励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相互之间的竞争意识,还能从自己设计加工的产品中获得成就感。

3 “机加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初步成效

(1)到目前为止,我们学院整个机加实训车间已布置数字化工卡实训终端十个,并且每个终端都能实现与服务器联网,所有持有学院统一分配的工卡账号密码的学生,无论在外网还是内网都可以随时登录工卡查看数据,数据修改的权限由实训教师管理。通过数字化工卡的布置,我院的机加实训课程已经全面通过试运行,并且已经用数字化工卡成功运行超过2年时间,完全能满足机加实训课程教学和考核的要求。

(2)在近2年的机加实训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明显的大幅提升,在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也有很明显的提升。具体表现如下:学生对于如何把零件按图纸要求加工好,达到合格,相比以前要更加用心和努力;实训过程中听课纪律较好;对于如何能解锁相对更高难度的零件工卡,能拿到较多的奖励的兴趣比较浓;对于一些不懂的地方,学生也比较愿意去观看工卡里的工艺步骤、加工视频等资料;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

(3)在整个机加实训课程实训教学过程中,通过闯关教学的实施,当低年级同学看到高年级同学完成的优秀作品时,会对机加实训课程有一定的期盼,等到自己上课时,就会更加努力学习,激励效应明显。基本做到了让学生以“兴趣为导向”,辅助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达到了高职学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蜀红.《机加工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科技展望,2015(14).

[2]宋翔宇.《机加工3》实训课程教学初探,教育教学论坛,2015(30).

[3]刘磊.基于数字化工卡实训平台的机加实训教学改革与应用,科技展望,2017(16).

[4]曹新民.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高职机加工实训教学改革探讨,山东工业技术,2017(19).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