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和县非遗展馆开馆

2017-11-16

海峡摄影时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政和县政和开馆

10月31日上午,政和县文化中心一楼,政和县非遗展馆隆重开馆。南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王松雄、政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明艳、政和县政府副县长李月莹出席开馆仪式。李月莹在开馆仪式上致辞,王松雄、陈明艳共同为非遗展馆揭牌。

政和县人杰地灵,人文积淀厚重。早在2500年前的商周时期,政和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汉唐以来直至宋咸平三年设立县,这片圣洁的土壤在经济与社会文明发展中,逐渐突显了重要的地位。宋徽宗政和五年因进贡白毫银针受赐年号为县名,因此改名为“政和县”,所以至今流传着“因茶得名”的传说。千年古县,沉淀的是悠久的文化。繁衍政和文明,如同七星溪奔流不息,激荡非遗文化的浪花。闻名国内外的戏曲活化石四平戏、备受推崇的政和白茶,巧夺天工的木拱廊桥,惟妙惟肖的提线木偶戏,牵动着多少游子美妙回忆与乡愁。

政和县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大浪淘沙,穿越千百年历史风尘,依然散发着古朴的风韵和迷人的魅力。目前共挖掘、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25项,其中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四平戏,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和木拱廊桥营造技艺、政和白茶制作技艺、政和工夫茶制作技艺、政和四平提线木偶戏、政和杨源铁坑殿李三娘文化、政和走古事、政和竹灯饰制作技艺、东平老窖酿造技艺、东平高粱酿造技艺、闽北走桥习俗、政和新娘茶习俗、茶灯戏等30多个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代表性非遗项目。

这些代表性非遗项目,无不在政和的土地散发幽香。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璀璨的星星,散落政和的山山水水,流淌在政和人的血脉里,成为了政和人的文化基因,随着子孙的繁衍迁徙,纸媒网络等媒介的传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民的事业,需要全民参与,共同保护,唯其如此,才能传承民族魂脉,守望精神家园。

政和县在申报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同时,积极做好传承人申报工作,张孝友、李式青获得四平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丰、张步瑞、叶昌飞、张陈山、吴来旺等23人获评南平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政和县非遗展馆是南平市首家非遗展馆。展馆采用图片、实物和模型相结合的形式,展现政和多彩的非遗文化。其中,展示了三件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四平戏古戏服、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四平提线木偶戏木偶,还展示了政和白茶、东平高粱酒、东平老窖、木拱廊桥营造工具等相關物件近百件。

南平市文化艺术馆馆长余明慧、南平市非遗保护中心领导、政和县人大、政和县政协、政和县文化体育出版局领导、政和县非遗传承人代表,以及各界文化人士出席非遗展馆开馆仪式,并共同参观了非遗展馆。 (李隆智 图/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和县政和开馆
新四军统战纪念馆隆重开馆
方政和
政和县生态资源林业运营中心揭牌运行
政和苏区精神的内涵
闽北革命老区“农村青年致富种子工程”推进会在政和县举办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崔振宽美术馆开馆
南宁博物馆开馆啦
政和白茶
政和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