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动漫电影发展现状及其本土化研究

2017-11-16

电影文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动漫成人动画

李 佳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一、国产动漫发展现状

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中国动漫创作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期。1941年,万古蟾、万籁鸣、万超尘、万涤寰创作出中国第一部,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电影《铁扇公主》,这部影片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国产动漫也由此崛起。到了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国产动漫作品不仅产量颇丰而且极具创意,许多我们现在熟知的动漫佳作大多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电影采用了人们熟知的神话故事与人物形象,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可以说,这几十年是国产动漫发展的高峰。但是,国产动漫电影的辉煌没有继续下去,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动漫陷入了低谷,呈现出一片低迷的景象并且停滞不前。20世纪90年代,美国、日本、韩国等外国动漫电影纷纷涌入国内,国产动漫电影虽然受到了强烈冲击,但仍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代表作品。1999年的《宝莲灯》讲的是沉香历经艰难最终劈山救母的故事,在剧情上,“救母”这种催人泪下的题材极易引起大人和孩子的共鸣,而流行歌曲的插入也使得这部影片与当时普遍采用儿歌的低龄动画区别开来,吸引了很多成年观众。此后,国产动漫的发展缓慢,虽然作品数量不断攀升,但似乎都是些幼稚的低龄动画。例如,几乎统治少儿银幕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熊出没》等系列作品,从剧情内容到制作技术的采用似乎都不是那么精心,对青少年和成人观影群体也没什么吸引力,题材千篇一律,简单化、低幼化。

在欧美、日韩等一些动漫发展较快的地区,动漫产品可以说是一种全年龄段覆盖的文化消费品。日本素来被誉为“动漫王国”,他们的动漫面向广大观影群体,老少皆宜,许多动漫佳作都是以成年人为受众创作的。近年来上映的《再见萤火虫》《哆啦A梦:伴我同行》等作品不仅在日本本土获得了好评,在中国也赢取了不错的票房,适合家长和孩子同时观看,受到了全民的喜爱。此外,我们熟知的《花木兰》《超能陆战队》《疯狂动物城》等国外动漫作品也将目光投向了成人市场,影片中主人公的思维方式以及情感的表达都是成人化的。与国内成人动漫的缺失不同,国外动漫市场所面向的是全年龄段的观影群体,其市场定位是很全面的。

我国的动漫行业普遍将受众定位于低龄儿童,这种狭隘的观念导致了国产动漫发展滞后。一方面,不利于动漫题材的多样化和情节的设置,将观影受众只定位于幼儿,其主题也会随之趋向简单幼稚,偏重于单一的教化意义,对社会的关注较少,相较于故事内涵更注重电影的娱乐性,以吸引儿童眼光为目的,思想上没有创新。另一方面,忽视了广大青年和成人受众群体,使动漫市场的发展受到限制。青少年和成人具有较高的思维认知能力、稳定的审美趋向以及一定的购买能力。从规模上来说,其人口总数也更多,所以比幼儿和儿童观众更加具有市场价值。只着眼于儿童动漫的发展,这无疑是放弃了广阔的市场。

二、中国动漫创作局限性分析

当今动漫产业的发展陷入了低谷,低龄化、题材简单化成为其难以摆脱的桎梏,我们从动漫电影的主题、形象、制作及其衍生产品与国外动漫作品的对比来对此现象加以解读。

(一)主题单一,缺乏深层人文视角

中国动漫电影的创作主题,重视对儿童的教化意义,对社会的关注度反而不够,因此没有深层次的人文含义,缺乏深度。《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中,主题显而易见,传达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虽然可以达到吸引幼儿受众、传播教化意义的目的,但对于成人来说,未免过于直白,情节也脱离不了幼稚的弊病,与现实生存的社会已经脱节。再有,作为动画片连播的延续,每年贺岁档上映的《熊出没》系列,情节设置简单易懂,虽然充分照顾到了幼儿的理解思维,但以成人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来看,主题缺乏内蕴,影片中人物的许多行为甚至是不符合生活逻辑的。

而受国内观众喜爱的日本动漫电影在取材上就非常丰富,并且其主题的选择也密切联系社会,反映了自然、生存、成长、战争等社会问题,传播了人文思想,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宫崎骏的动漫电影创作。他的作品立足日本本土文化,用人文主义视角关注社会、关注人与自然、关注成人与儿童的内心世界,用细腻的表现手法呼唤人性真善美,立足当今社会、反思战争、反思历史,呈现出人类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在创作《风之谷》之后,他的许多作品都关注人和自然,题材广泛,都流露出强烈的生态意识。探讨成长历程也是宫崎骏作品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千与千寻》中的少女千寻在神灵世界里凭借努力找回了自己的名字,救回父母,变得坚强独立、勇敢自信。此外,战争也是宫崎骏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取材,《再见萤火虫》讲述了在二战中不幸沦为孤儿的两兄妹,因饥饿和疾病的折磨而相继死去,控诉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宫崎骏动漫以对社会的关注及其所反映的人文意义吸引了许多成人观众,被誉为“第一位将动画上升为人文高度的思想者”[1]。

(二)形象简单幼稚,动物成为主要角色

近年来的国产动漫作品,大多以卡通动物为主要形象,喜羊羊、灰太狼、熊大和熊二以及麦兜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动漫明星。动物的线条相对比较简单,只是迎合了儿童的分辨能力,人物角色缺少性格的成长变化,仅仅表现为好人与坏人,因而导致真实性的匮乏。例如,《宝莲灯》中的沉香为了救母,坚强勇敢,不畏艰难险阻;而沉香的舅舅二郎神从始至终代表着邪恶势力,他本领高强却阴险腐朽、作恶多端,身为哥哥却把妹妹封锁于华山之中而成为阻碍母子二人团聚的罪魁祸首。影片中各个角色的性格并没有变化的轨迹,仅仅呈现为正反面形象,从而在成人观影群体看来缺少了性格魅力。

在形象塑造上,国外动漫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同样以小动物为主人公,他们的作品就比较重视成人视角,动物形象的运用在某些方面更能体现出人的本能,从简单的形象中也能传达出深刻的意义,如《疯狂动物城》中动物完全拟人化,剧情内容深情与严肃并存,台词也配以成人口吻,对白精彩纷呈。再看宫崎骏电影中对于角色的塑造,主人公大多平凡普通,但性格真实丰满,正如他所说:“用动画里的人物来讲述生活的理由和力量。”[2]《千与千寻》中,千寻由一个胆小、怯懦、娇气的青春期少女蜕变为独立、坚强、拯救父母和朋友的善良女孩儿。在角色的设计方面,作者总是能够巧妙地把人在现实中贪婪自私的一面用一个个生态意象呈现出来,同时又不露痕迹地展示每个人心中的美好善良,使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角色都更加饱满而人性化。

(三)制作技术落后,影片质量成为短板

近年来,国内动漫电影开始向国外学习,提升制作水平,引进高科技特效技术,并且做出了不错的成绩。2015年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采用了当下流行的3D特效,无论是人物造型的色彩搭配还是动画场景的构图风格,都大大增强了影片的视觉效果。可见,国产动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但这只是近年来动漫作品中为数不多的成功个例,大多数影片依然质量不佳,色彩线条单一,人物动作简单,难以与国外动漫作品相提并论。

反观欧美市场,近年来3D版动漫影片大量涌现,无论在画面还是音效上都有着精良的制作技术,同时也邀请了名人明星为动画配音,完全可以满足家长陪同孩子进影院的需求。《奇幻森林》中,通过3D特技呈现出广袤丛林和各种野生动物,令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此类动漫电影之所以能够占有电影市场,是与其优秀的制作团队和精良的技术分不开的。画面的质量、高科技特效的运用乃至配音的制作等都是吸引成年观影群体走进影院的重要因素。

(四)国产动漫产业的滞后性

动漫电影相关产品的滞后性会直接影响到动漫产业链的延伸。目前我国的动漫产业主要是简单动漫形象的相关延伸,没有高质量的设计团队支撑相关的动漫产业市场。在动漫产业的高级市场领域,需要有较强的支付能力,因此国外动漫产业非常注重成人市场的开发。美国的迪士尼电影公司运用其动漫形象成功开发了产业品牌“迪士尼”,它出品的动漫形象分布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它的主题公园也成为大人孩子都向往的动漫乐园。

三、国产动漫发展对策

解决国产动漫的低龄化现象,实现中国动漫的重新崛起,我们可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挥本土文化优势,展现民族特色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文艺创作的坚实根基,忽视本土文化优势,一味地追求商业包装和粗浅模仿的作品必定会失去长久的生命力。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和鼓励作者的原创性,创作具有深广性和人文性的作品,重视对经典作品的文化开掘。我国的动画作品曾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动漫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比如,渗透着浓厚文化气息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美术片《天书奇谭》等,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许多电影的题材也取自经典的历史、神话故事,例如《宝莲灯》的故事内容改编自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沉香劈山救母,《大闹天宫》《大圣归来》等系列电影也是从名著《西游记》中截取片段故事演绎而来。将经典作品以动画形式重现于银幕,不仅在形式上照顾到孩子的接受能力,以他们喜爱的动漫人物演绎历史,同时内容上也容易引起成年观众的兴趣。因此,今后创作的重点应该从形式转向内容,展现民族特色,打造国产动漫的品牌文化。

(二)找准市场定位,提高作品受众层次

摆脱国产动漫的低幼思维,开拓成人市场是国产动漫走出低龄化困境的重要道路,也是动漫产业面临的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观众是整个市场发展的主体因素,我们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观影群体对动漫影片内容、形象及主题意蕴的消费品位以及对动漫产品的需求。现阶段,走进影院的主要以70后、80后为主要群体,他们的孩子正处于接受动漫阶段,这一群体的家长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有着开放的思维,既接受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又受西方文化熏陶,对文艺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掌握他们的消费需求比仅着眼少儿动漫更具市场价值。[3]因此,动漫电影创作者要更多地从家庭观影的角度出发,关注成人与孩子共同的精神世界,打破传统的受众低龄化限制,将幼儿动漫普及为全民动漫,打造主题多样、制作精良、关注社会、老少皆宜的中国动漫电影。

(三)培养动漫人才,提高制作技术

前文我们已经谈到制作的精良对于影片吸引观众的重要性,没有雄厚的人才储备,我们在影片质量上就无法与美日动画相提并论。动画人才的断档是目前动漫行业停滞与低迷的主要原因,为此,政府及相关产业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的动漫电影技术人员和高层次的动漫人才。可以说,动漫行业需要的不仅是专业对口、能够操作软件之人,还需要有创造能力、创新思维之才。没有合适的人才,又要出产大量的电影成品,动画公司只好为了赶进度而起用新人,由此也使得影片在质量上大打折扣。近几年,中国动漫银幕上涌现出了《秦时明月》《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全民大电影,虽然较好莱坞的制作水准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也是中国动画电影崛起的希望。

(四)避免动漫产品的单一化

面对日本、欧美动漫市场的“夹击”,研发出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动漫产品,才能提高国产动漫的发展层次。制作商还需重视动漫形象的创作水准,打破低龄化的束缚,产品开发也要面向成人市场,提高动漫的文化价值,这也是国产动漫产业发展的根本。要实现国产动漫的崛起和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就不能只满足于模仿和改编,要改变单一的动画形式,创造多样性的、综合性的动画发展方向,只有立足本土优势,挖掘青少年以及成人的广阔市场,力求做到受众全龄化、主题人性化、作品民族化,才能使国产动漫在艺术形式和文化产业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从而拥有持久广阔的动漫市场,

猜你喜欢

动漫成人动画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成人不自在
锋绘动漫
我是动画迷
开口笑
锋绘动漫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