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富课堂导入方法 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2017-11-14季学余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滑轮物体多媒体技术

季学余

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现实生活中,学生觉得学好物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作为教师,要将初中物理知识高效地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物理知识的良好习惯.下面具体介绍一些物理课堂导入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课堂

在生活中,我们认识一个新事物时,大多通过读与该事物相关的文字说明达到认识和应用该物品或工具的目的.当我们再次接触该物品时,又忘记了相关文字信息,并需要再次阅读.这是由于人的大脑对短暂的记忆不具备长期储存功能.尤其是文字类信息.我们发现,人对图片或者是特殊的声音却能记忆很久.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高效记忆物理相关理论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声现象”时,该章分为四个小节:第一节声音是什么,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第三节令人厌烦的噪声,第四节人耳听不见的声音.通过观察各个小节题目,我将前三节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不同的优美的声音和嘈杂的噪音以及发出不同声音的物体的相关视频整合成一个小视频,并在上课前向学生解释道:“同学们,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学习声现象的前三节内容,那么请问:知道声音是什么吗?声音有什么特性?还有生活中有哪些让我们厌烦的声音呢?”问题一提出,学生七嘴八舌讨论起来.随着学生逐渐高涨的情绪,我继续补充道:“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和老师一起观看一个视频,在视频中找到答案.”这样,随着视频的播放,通过观看活灵活现发出不同声音的物体,学生深刻地理解与记忆了这三节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生活中的物理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的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使学生发现物理生动有趣的一面,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物理知识,并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二、利用趣味实验导入课堂

物理和实验不可分割.物理来源于实验,物理离不开实验.任何正确的理论知识之所以被认为是正确的,是因为有大量的实验作为依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课本知识利用实验的方法讲授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边讲理论边做实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掌握相关物理知识.例如,在讲“物体的浮与沉”时,我提前准备一个玻璃杯,并且装有一定量的水,同时准备一个空壳鸡蛋与一个熟鸡蛋.这样导入课堂:“同学们,老师将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请认真观察,并在实验结束后总结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然后我将空鸡蛋壳放进装有水的玻璃杯里,静止5s,又将熟鸡蛋放入.同学们大呼道:“鸡蛋壳漂浮着,熟鸡蛋下沉了.”“这个实验就是要告诉我们任何物体在水中都会有沉浮这两种情况,那么接下来我们学习物体的浮与沉.”这样,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课程结束后,学生通过将知识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去复习,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对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课本知识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有趣的,并且是受学生欢迎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将课本知识与动手实验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利用生活故事导入课堂

利用生活故事导入课堂,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滑轮”时,我先给学生讲解一个关于滑轮在生活中应用有效省力的故事:小明和小华要将同一个物体吊起,小明单纯地利用自己的力量很费劲地将物体吊起,而小华利用滑轮做功轻而易举地将同样的物体吊起.这是因为通过滑轮做功能够有效地帮小华省去一半的力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带领学生从课本进一步认识学习滑轮.这样利用滑轮故事导入课堂,在帮助学生认识滑轮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到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在课后将课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学以致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为生活创造更多的便利.

综上所述,利用丰富的课堂导入方式,将学生带入初中物理知识学习中,能够改变学生心中传统的“物理难”观念.同时,多种有趣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和探究物理知識,并运用于生活之中.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课堂,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利用趣味实验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生活故事导入课堂,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物理教学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滑轮物体多媒体技术
一辆滑轮车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