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寅恪“挽联”探讨

2017-11-14姚苏丹

对联 2017年4期
关键词:断肠陈寅恪陈先生

●姚苏丹

2017年4期校对稿件中,野夫先生《自挽联集锦》中有陈寅恪自挽联:

涕泣及牛衣,卅载都成断肠史;

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因此联版本较多,故根据资料加以分析,以求让它能以本来面目呈现给读者。先将有关资料按照时间顺序抄录于下:

一、1988年版重庆出版社王晓明、周平编《现代名人名联选注》作:

陈寅恪

预挽妻子联

涕泣对中衣,卅载都成断肠史;

废堆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说明】陈寅恪中年双眼失明,后又跌断右腿,“文革”中,自知难以久留人世,特悲痛地为未亡的妻子预作此挽联。联语愁情深绵。

二、1996年版山东大学出版社荣斌主编《中国名联词典》作:

自挽

陈寅恪

涕泣及牛衣,卅载都成断肠史;

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三、2003年版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版陈炬编著《古今自挽联荟萃》作:

涕泣对牛衣,卅载都成断肠史;

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四、2008年版四川辞书出版社丁荣凡编著的《中华对联辞典》作:

涕泣对牛衣,卌载都成断肠史;

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网上大多如此。而1998年版学苑出版社谷向阳主编《中国对联大典》则未收。

在以上版本中,“废堆”,明显错误,不必讨论。“对中衣”、“及牛衣”,和所引用的“牛衣对泣”典故不谐,也较容易排除。还剩下了几个问题。

一方面是版本的差异:其一,是自挽,还是挽妻?其二,是卅载,还是卌载?另一方面,是我的怀疑:“断肠史”和“眼枯人”失对。作为大学问家、楹联家、首位以对联入大学语文试题的陈先生是绝对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

卅、卌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陈先生和唐篔是1928年结婚,到此时已经四十年了。自挽或挽妻,则不易分辨。从上联看,写的是两人的共同境况,挽谁都可以;从下联看,前句像写自己,但后句却又是写妻子:请先走的妻子在九泉之下稍稍等自己一会。(陈先生早就失明了)

对“断肠史”的怀疑,我用“抛砖引玉”的方法,直接把我认为可能是正确的“涕泣对牛衣,卌载都成肠断史”贴到百度上去搜索。结果意外地好,不但证实了我的这个怀疑是正确的,而且同时解决了陈先生此联是挽谁的问题。下面我就把搜到的这段文字转给大家,作为对问题的解答,同时结束本文。

陈寅恪晚年二事正误

某刊一篇……文章有点新意,但所谓陈寅恪被关进牛棚以夫人口气写自挽联云云,却并非事实。陈氏联云:

涕泣对牛衣,卌载都成肠断史;

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这副对联大约写于1967年夏秋之间。……妻子唐筼心脏病发作,濒于死亡,……陈寅恪百般无奈,虑及爱妻会先他而去,而自己恐也不久于人世,随后将与妻相聚于泉下,乃写下他一生最后之文字“牛衣豹隐”联。

从写作的背景和缘起可知,该联是预挽妻而非自挽。……胡文辉《陈寅恪诗笺释》中该联题作《挽晓莹》这就明白不过了。……

分明是“废残”“眼枯人”对九泉下爱妻说的话,哪里是“以他夫人口气写的”呢?作者很可能是因联语中“废残难豹隐”是陈氏自况,就以为是其“自挽”,这是个很大的误解。“挽他”联主要谈“他”及“他与我”的关系,也可以谈点自己;不能因为有点自况就断定为“自挽”,这应是挽联的常识。(江励夫,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猜你喜欢

断肠陈寅恪陈先生
永远的怀念
陈寅恪的哀而不怨
郭沫若、陈寅恪致沈兼士——关于《“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的通信
陈寅恪与唐筼:白首不相离
乐府—清平调之二
思远
清平调之二
用“心”字组成字
老板不知银行新规 被工人骗万元
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