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7-11-13赵世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0期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支气管哮喘安全性

赵世英

【摘要】 目的 探究口服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5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 并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 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 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轻微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发生率(8.57%)略低于对照组(11.43%),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口服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的效果较好, 患者不良反应少, 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沙美特罗替卡松;支气管哮喘;疗效;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0.081

支气管哮喘属于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以及多发的疾病, 严重危害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机体健康和心理健康[1, 2]。本文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针对口服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給予一定的研究与探讨, 将研究结果进行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本研究,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5例。对照组中, 男21例, 女14例, 年龄22~78岁, 平均年龄(55.25±7.58)岁;观察组中, 男20例, 女15例, 年龄21~76岁, 平均年龄(55.27±6.91)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均进行解痉、补液、吸氧、抗炎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孟鲁司特钠片进行口服治疗, 1次/d, 10 mg/次, 共进行4周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 口服孟鲁司特钠片, 1次/d, 10 mg/次;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 2次/d, 每次给药50 μg/250 μg, 共进行4周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恶心、轻微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情况。参考文献[3]进行疗效的判定。临床疗效判定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等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中, 无效9例, 有效12例, 显效14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4.29%, 观察组中, 无效2例, 有效13例, 显效20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1, P<0.05)。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中, 恶心2例, 轻微食欲不振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 观察组中, 恶心2例, 轻微食欲不振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87, 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 因此, 选取合适的治疗药物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3-7]。孟鲁司特钠具有拮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内部的相关白三烯, 对气道平滑肌的痉挛具有良好的解除作用[4, 8-10], 沙美特罗替卡松对于患者存在的炎性反应以及变态反应等均可发挥拮抗作用, 有助于患者的支气管保持比较舒张的状态等[5, 6]。

本研究表明,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轻微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发生率(8.57%)略低于对照组(11.43%),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的效果比较好, 可明显提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 并且没有明显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安全性较好。

参考文献

[1] 姜增凯, 贾萍, 叶晓歌. 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肺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 24(4):49-52.

[2] 廖建平.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基层医学论坛, 2015(25):3481-3482.

[3] 陈昌彪.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70例疗效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11):46-47.

[4] 王玲玲. 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 中外医疗, 2014(12):119-120.

[5] 王培养. 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因子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22):4758-4760.

[6] 施亚芹. 孟鲁司特钠协同治疗支气管哮喘48例疗效观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18(3):359.

[7] 黄国华. 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1):6-7.

[8] 王素梅, 王大斌. 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 25(16):1249-1250.

[9] 唐丽, 苏秦, 邓益斌, 等.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复发情况分析.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 9(2):79-81.

[10] 杨洋, 周运海. 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31):19-20.

[收稿日期:2017-06-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孟鲁司特钠支气管哮喘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的价值分析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
孟鲁司特钠用于小儿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Meta分析及治疗策略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NAC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观察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