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局》中贝克特的存在主义伦理观探析

2017-11-13徐俊林

现代交际 2017年22期

徐俊林

摘要: 《终局》是塞缪尔·贝克特继《等待戈多》之后创作的又一部戏剧力作。虽然这部作品初演时曾备受冷遇,但贝克特戏剧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没有因为出演时的冷遇而消解,相反这部戏剧得到了广泛好评。已有研究多从戏剧的节奏、现代戏剧风格、解构主义等视角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评析,但未能论及作品中的伦理观,本文拟分析这部作品如何体现贝克特的存在主义伦理观。

关键词: 塞缪尔贝克特 《终局》 伦理观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2-0099-02

塞缪尔·贝克特是20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早年从事小说创作,但贝克特最有成就的还是戏剧,他被誉为现代荒诞派戏剧之父。《终局》(Endgame)是1956年已经50岁的剧作家贝克特在其创作《等待戈多》以后用法语创作的另一部戏剧作品。本作是他最为喜爱的剧作,但该作品却遭受到了最多的冷遇。该作和《等待戈多》的情节、结构、风格都非常相似,这两部作品皆通过设置简约的人物角色,有限的时间及空间的维度,剧中人物之间偶尔的冲撞及碰撞以及人物之间相互麻木而无助的依赖,来传递和表达出现代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彰显出作品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阐释空间。张蔚从戏剧的结构分析了《终局》中贝克特的精神境界。[1]邱瑜毅分析了《终局》中的圣经原型。[2]李晓等对《等待戈多》与《终局》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贝克特的戏剧特别是《终局》通过诉诸现代人的心灵深处,让我们在震撼之余,能够有意识地正视人的处境的严峻,认真地思考自我的生存现状和生存意义”[3]。张士民等运用空间理论分析了《终局》的空间主题。[4]但从伦理视角对这部作品展开评析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文拟分析这部作品中贝克特的存在主义伦理观。

一、文学伦理学批评简介

“伦理”一词,相当于英文中的ethics。在西方学界,伦理学研究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时期,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已经出现了表达该意思的希腊词语“ethōs”。公元前3世纪,在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积极倡导下,人的道德品性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正式的学问,即伦理学。伦理学也可称为道德哲学,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理论反思和升华,是一门关于道德的学问。[5]不过,伦理批评在西方经历了由兴盛到衰落再到回归与复兴的复杂变迁过程。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由于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理论的兴起,伦理批评走向衰落。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实践的需要,一些哲学家和文学家们开始重新评价伦理批评的研究价值,试图挖掘出伦理批评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从而出现了文学研究的“伦理转向”。J.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的《阅读的伦理》(1987),韦恩·布斯的《我们所交的朋友 》( 1988)和托宾·西贝特(Tobin Siebers)的《批评的伦理》(1988)都是这一时期发表的有关伦理批评的专著,标志着伦理批评的复苏与回归。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纷纷转向伦理批评。其中,华中师范大学聂珍钊教授出版的《文学论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索》一书,标志着国内伦理批评研究的新开端。总之,伦理批评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二、贝克特与存在主义

20世纪以来,欧洲社会秩序经受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大战所引发的政治风波的巨大影响。传统宗教信仰的权威渐渐消失,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信仰上的空虚与空白取而代之。因此,人们普遍感到生活没有意义,觉得生存即痛苦,生活空虚。存在主义哲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时而生的。存在主义哲学反映当时人们的普遍心理感受。许多作家学者深受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作为时代代言人的贝克特也不例外。综观贝克特的文学作品,不难发现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痕迹。存在主义哲学之父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生存是一个荒谬的事实,无法做出合乎逻辑的、理性的、科学的和神学的说明。人类只感觉到自己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他无依无靠,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无家可归是在世的基本方式”[6]。同样,贝克特不但自己有飘忽不定的亲身生活体会,他对现代人的塑造同样如此。对现代人的存在状态,贝克特写道:“如果我可以去,我会去哪儿,如果我可以存在,我会是什么,如果我有一个声音,我会说什么,谁在这么说,自称是我你们简单回答吧,但愿有个人简单回答一下。总是同一个陌生人,我只为了这个人存在,在我的不存在的空洞中,在他的不存在的空洞中,在我们的不存在的空洞中,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回答”。无论是前期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还是对戏剧舞台上现代人生存危机的塑造,都体现了贝克特对存在主义思想的接受。因此可以说贝克特不但有荒诞存在感真实体会,更有对人类生存困境的直接书写,体现了贝克特对流行于20世纪中期西方哲学世界的存在主义思想的接受和化用。贝克特不但接受了存在主义哲学,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存在主义作家。

三、《終局》中贝克特的存在主义伦理观

《终局》是贝克特本人最喜爱的剧作之一,这部作品是继《等待戈多》之后他于1956年用法语创作的。这部作品曾受到较多的冷遇。与《等待戈多》相比,这两部作品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作品中的人物设置都很简约,作品中都有人物之间偶尔的冲突及低语以及人与人相互之间那种麻木与无助的依赖关系,通过这样的设置作者表达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困境。但《终局》又是对《等待戈多》的超越。戏剧仍然选取一个非常压抑的空间作为舞台背景,戏剧中出场的人物依然非常稀少。一间空空的房间只有高墙上的两扇小窗户透光透气,哈姆瘫痪在他的轮椅上,已经双目失明,他的双亲(Nagg and Nell)待在墙角边上的两只垃圾桶里, 他们在早年骑双人自行车时遭遇车祸摔断了双腿,当时只有他们的仆人克洛夫(Clove)是这个所谓的房子里唯一一个能够行走方便的人,但是克洛夫却不能坐下来,这四个人都是有毛病的残疾人。房子外边所发生的灾难已使他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一切的生灵都消失殆尽,而他们这几个人成为这个世界上仅有的幸存者。在这部剧中,这个所谓的房子的主人是哈姆,但是他却自私自利、专横独断,只贪图享受而没有什么同情之心;因而他使唤的仆人克洛夫对主人哈姆充满了仇恨之心,始终想着离开这个房子。由于克洛夫是唯一能够伺候哈姆的人,如果克洛夫一离开,哈姆就必死无疑。但是,因为外边的那个世界已没有了任何生命,克洛夫就一直没有离开那个房子,如果他离开这里也没有他自己生存的食物,一旦离开,意味着他也是必死无疑,而呆在这里的话还有存活的可能,那里尚有少量的东西可以吃,虽然可吃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因此,《终局》中的这四个濒近死亡的人物就这样苟且生活着,他们为过去的事情争吵个不停,并发泄着他们之间无穷无尽的哀哀怨怨。后来,在克洛夫无奈之际,他透过架在窗户上的一个望远镜,看见了远处的一个小男孩。在那情境之下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以至于连他自己也不敢肯定他眼前的景象——这象征着一种生命延续的景象。之后他终于下决心,决定离开那个生不如死的房子,他穿戴整齐,打开那扇关闭了很久的房门,然后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听着主人哈姆的长篇大论,而迟疑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后来直到大幕落下,他还站在那里,作出最后艰难的决定。在这个已经死亡的世界,新生活已经开始显露出曙光,这些深陷绝境之中的畸零人,能否冲破重重茧缚而走出终局,作者没有直接给出结果,戏剧由此拉下帷幕,剧作留给观众无穷回味与遐想空间。与《等待戈多》一样,贝克特选取一个狭小封闭的地下室作为舞台空间,戏剧中的人物也非常独特:一个坐不下去,一个站不起来,还有两个住在垃圾桶里。他们是父子,是夫妻,是主仆,是朋友。他们相互依赖,又彼此厌烦;他们分不开,却又沟通不了;他们没话找话,喋喋不休,是废话,是生活……这就是贝克特为我们展示的20世纪中期人类的生存状态。没有感动人心的情节,没有丰富多彩的画面,也没有太多的表白,却勾勒出人类的荒诞存在和精神危机,人们都是战争的受害者,都是时代的边缘人,他们不但肢体麻木,而且心灵扭曲,他们相互依赖,不可或缺,却怨天尤人,麻木不仁,这就是人的荒诞存在,人们失去了信仰,人们举步维艰,唯一的出路就是等待死亡,这就是贝克特书写的人类的悲剧命运。但是,贝克特在塑造这些人物的悲惨命运时,又透露出丝丝的希望,远处的小男孩,似乎是人类再生的希望。但是,房间里的人是否能够走出这困惑人心的一步,又充满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就是人类生存的真实写照。戏剧充分体现了贝克特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对人类未来的探寻,对现实生活的悲叹,体现了贝克特的存在主义伦理观。2000年,位于美国西部的春剧团再次上演了《终局》,导演 Tony Vezner(托尼·维茨纳)指出,“《终局》这部作品很可能是存在主义文学作品中最灰暗荒凉的一部,同时也是最有趣的一部。”新浪网站的评价认为,贝克特作品中的人物就像是一群置身于悬崖边缘就餐的人们,当悬崖崩溃,这群人就将很快跌进大海,然而他们所关心的是吃饭时该用哪只叉子。事实上,人们并不知道是否有上帝的存在,人们死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他们所关心的是一些愚蠢的琐事。大多数人都害怕独单,害怕被抛弃。剧作家贝克特认为,人类生存的本质正是由这种无限的不确定性所决定的。然而滑稽的却是有些人生活得却似乎是各自都已得到了大智慧而没有感到丝毫的忐忑。

四、结语

本文以贝克特的戏剧名作《终局》为例,分析了贝克特通过舞台艺术展示他的存在主义伦理观。贝克特不仅是一个荒诞戏剧作家,还是一个哲学家,他用文学艺术形式,表达他的哲学思想和人文关怀,因此,他不愧为20世纪西方重要的代表作家,也不愧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阐释空间和深刻的哲理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蔚.感触贝克特《终局》的节奏[J].当代戏剧,2008(5):47-48.

[2]邱瑜毅.论荒诞派戏剧《终局》的圣经原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43-145.

[3]李晓,丁立群.从等待走向终局——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与《终局》的比较分析[J].文史哲,2009(3):100-103.

[4]张士民,何树.头盖骨里的咆哮:贝克特《终局》之空间分析[J].外语研究,2009(4):105-109.

[5]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7.

责任编辑: 于 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