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切除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

2017-11-13尹盛婷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经腹盆底韧带

尹盛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6)

子宫切除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

尹盛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6)

目的 分析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及传统经腹子宫切除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45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5例行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在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后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分别与术前相比,患者的压力性尿失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切除术中不论是腹腔镜术式还是传统腹式,均对女性盆底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较易引发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容易造成患者不良的性生活质量。

子宫切除术;女性;盆底功能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女性的子宫良性病变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目前的临床治疗方式中,对于年龄较大、保守治疗无效者主要采用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全子宫切除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VH),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妇科腹腔镜技术也逐步得到了发展,并渐渐应用到妇科疾病的治疗之中,目前已经成为诊断诸多妇科疾病的金标准,且获得了巨大的临床价值[1]。本文主要为了分析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及传统经腹子宫切除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37~51岁。本次入选患者术前术后未给予激素治疗或者替代治疗(HRT),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组予以腹腔镜辅助下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

研究组:患者麻醉成功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腹部及阴道手术野并铺巾,于阴道内放置杯状举宫杯,取脐轮做纵行切口,长约1 cm,气腹后置入troca,于腹腔镜引导下分别做麦氏点、反麦氏点、反麦氏点旁5 cm切口,长均为0.5 cm,置入troca,置镜检查腹腔、盆腔,如有粘连,先予以分离;电凝电切子宫圆韧带、输卵管及卵巢固有韧带,剪开膀胱子宫腹膜返折至两侧宫旁组织,下推膀胱剪开阔韧带后叶至骶韧带水平位置,分离宫旁组织,暴露子宫血管,在子宫峡部水平电凝电切子宫动静脉,将子宫上举,超声刀凝切主韧带,沿举宫杯环形离断子宫并从阴道取出,如子宫体积较大,可将子宫逐块切碎取出,填塞阴道后腹腔镜下缝合阴道残端及前后腹膜,冲洗盆腔,后关闭穿刺孔。

对照组:患者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下腹正中脐耻间竖切口,逐层进腹,洗手探查,如有粘连,先予以分离;大纱排垫肠管,两把大弯钳钳夹双侧宫角,断扎两侧圆韧带,剪开膀胱腹膜反折,下推膀胱,断扎双侧输卵管和卵巢固有韧带,分离宫颈后筋膜,断扎子宫动静脉及主韧带,于阴道穹窿处切除子宫,阴道断端消毒,可吸收线连续锁边缝合阴道断端,包埋盆底腹膜,常规冲洗盆腹腔及切口,逐层关腹。

1.3 观察指标

就术前、术后3、6及12个月调查随访内容从以下三方面来评判: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性生活质量。

其中盆腔脏器脱垂通过1995年Bump提出的POP-Q评分[4]评价。压力性尿失禁通过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评价。性生活质量通过(FSFI)评分量表[5]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两组术后拔尿管时间以及术后一周最高体温两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研究组>对照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研究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组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组患者术中一般情况比较

2.2 术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

对两组患者就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同一时间段内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开腹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分别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组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组患者ICI-Q-SF问卷评分情况

3 讨 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技术快速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到妇科手术中。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其相对于传统的子宫切除术,因其具有伤口小,术后恢复快和美观等优点,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6]。本研究显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差异显著,具有优势,说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较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对身体造成的损伤较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本研究显示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大于开腹手术组,可能与患者的子宫大小、术中粘连程度及术者对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有关。

由此可见,腹腔镜是一种良好的微创技术,在临床应用当中,具有手术创伤性小且手术出血量低下等临床优势性,在外科的手术应用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目前没有文献资料显示,腹腔镜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本次研究之中,两种子宫切除术都对患者的近期影响较大,影响了患者的盆底功能,而对患者的远期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察和验证。

[1] Taran FA, Kagan KO, et al.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 [J]. Dtsch Arztebl Int,2015,112(41):693-703

[2] Lakeman MM, Van Der Vaart CH, Van Der Steeg JW, et al .HysVAstudy group. Predicting thedevelopment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3 years after hysterectomy[J] . Int Urogynecol J.2011,22(9):1179-1184.

[3] de Tayrac R,Chevalier N,Chauveaud-Lambling A,et al. Is vaginal hysterectomy a risk factor for urinary incontinence at long-term follow-up?[J].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rics,gynecology,and repr oductive biology,2007,130(2):258-261.

本文编辑:刘帅帅

R713.42

B

ISSN.2095-8803.2017.17.20.02

猜你喜欢

经腹盆底韧带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经腹超声联合经会阴超声对孕晚期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