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之歌

2017-11-13黎巴嫩纪伯伦

散文诗世界 2017年12期
关键词:纪伯伦黎巴嫩原野

[黎巴嫩] 纪伯伦

佳作赏析 陈志泽 主持

花之歌

[黎巴嫩] 纪伯伦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婆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会。

(选自《纪伯伦散文诗全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7月出版)

[陈志泽 赏析]

纪伯伦(1883-1931)是黎巴嫩20世纪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也是最早获得世界性声誉的黎巴嫩诗人。

在中外散文诗史上,以波德莱尔、鲁迅、纪伯伦为代表的一大支脉把社会人生的矛盾冲突带入散文诗,把美丑、善恶、真伪的对抗以及这种对抗引起的战栗展示出来,思想内涵的深刻性不言而喻。(另一大支脉以屠格涅夫、普里什文、泰戈尔为代表,以描写自然与人生,呼唤真善美为主要特点)纪伯伦一生经历许多忧患,因而人生体验非常丰富、深刻,他的散文诗中表现的哲理也就格外精深,富有艺术感染力。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把花比喻成一种“话语”,暗示了花在自然界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的自然现象。

在这个比喻的基础上来写花开花谢就十分奇独特又十分微妙,富有情韵。

作者不满足于一种比喻,接连将花比喻成“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的“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有实,有虚,有想象的景象,有实在的物品,非常密集、非常形象。

作品的下半部分变换了写法,改为叙事性的:“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的描写,把花拟人化地写活了。“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则是静的描写、继续拟人化地刻画。“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与“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映衬下的花更是光辉灿烂,无比美丽。

末尾的段落“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婆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是概括性的,但还是保持诗的想象、诗美的表达,将花的品格自然升华了。

结句“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会”是超越人们意料的大白话,却是天才的警句,思想与哲理的寓意非常深刻,让花说出来,有花的叹息、花的埋怨、花的提醒。

作品中多姿多彩的“我”就是不断变幻的花的描画。

也许《花之歌》并不突出体现纪伯伦散文诗的主要风格与特色,但作品以抒情与哲理的交融完成了花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的形象塑造,在深刻思想与哲理

表现方面,却那么显著。

猜你喜欢

纪伯伦黎巴嫩原野
“0元”
黎巴嫩为大爆炸哀悼三天
[黎巴嫩]纪伯伦《纪伯伦散文诗全集》
原野上的呼喊
纪伯伦买驴
在黎巴嫩感受纪伯伦
纪伯伦的柏拉图之恋
庞华(二首)
希拉里突访黎巴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