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山深处的冲突

2017-11-11夏树颖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探险者玻璃球令人

夏树颖

①夕阳西下,一抹残红拼命想抓住逐渐逝去的领地。远处,绵延不断的高山把夕阳的余晖隔断,脚下的山谷被包裹在大片阴影之中,一股氤氲的雾气翻滚着,如鬼魅一般,迅速弥漫整个山谷。(开篇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出人物的情趣、心境。)

②山腰上有个小小的身影在移动,一下一下,似乎很努力地向上攀,镜头拉近了,我们可以看清,是一个探险者。(让人物先处于远景的位置,然后推动镜头,逐渐清晰,符合读者的认识规律。)

③“嗬,这个鬼地方,连个人影都没有,再找不到人家,今晚就得露宿山头了。”

④探险者嚷嚷着,吃力地用手中的树枝向前探,天已渐渐黑了,耳边不时传来野兽的吼叫,探险者不禁打了个寒噤。(在刻画人物心理时,注意捕捉人物一闪即逝的心灵律动。)

⑤正当他准备继续前行时,一丝若有若无的哭声飘进了他的耳朵里,探险者身子一颤,屏住呼吸仔细听,是个女人的哭声。声音越来越近,它时而高亢,似狼嚎一般呼天抢地;时而低沉,如冤魂诉苦一样凄凉,令人毛骨悚然。探险者握紧了双手,额上的冷汗不断渗出,心里敲起了响鼓。(运用设悬手法,造成曲折回环的层次波澜,收到“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⑥夕阳跳动了一下,做了最后的挣扎便沉下去了,天地陷入了黑暗,不知过了多久,紫天鹅绒般的夜幕上,升起了一轮圆月,眼前的景物蒙上一层透明的薄纱。(描写景物,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

⑦前方不远处,有一个黑影在缓缓蠕动,探险者壮了壮胆,硬着头皮喊道:“谁在那儿?”(“蠕动”一词,表明女人已经力不从心了。)黑影顿了一下,目光刚好罩住了他。(“罩”,这一动词形象地刻画出了女人痛苦的目光。)竟是一个满脸鲜血的女人,探险者赶忙跑过去,这个女人伤得不轻。探险者连忙掏出自己的饮用水喂她喝,又把剩下的水全用来给她清洗伤口,并撕下衣衫帮她包扎。

⑧经过交谈,探险者知道了她的身世。她是大山里普通的女人。像大多数家庭一样,他们贫穷,有一堆孩子,她的男人总是以打女人来展现自己的男子汉气概。(“一堆孩子”,令人遐想,越穷越生的愚昧令人心痛。)而这一次,在他们那个蒸笼一样的小茅屋里,他再一次打了她,用那根粗粗的洗衣棒打破她的頭,打断她的左臂。她离开那个家,想了结自己的生命,却因体力不支,倒在去悬崖的路上。

⑨探险者小心地背起女人,送她回到了家。她的男人出现在屋前,因酒精作用还未褪去,烧得通红的眼睛像两颗滚烫的玻璃球,“谁,谁,谁让你回来的,去死吧你!”男人怒吼着。(“像两颗滚烫的玻璃球”,比喻鲜明生动,令人震惊。)

⑩探险者再也忍不住了,愤怒地扑向男人。那男人像头发狂的狮子。两个男人扭打起来,大地上卷起了一片尘土,不过很快探险者就占了上风,他死死的扼住了男人的脖子。男人涨得满脸通红,拼命地挣扎着。

{11}女人惊恐地睁大眼睛,慌忙间她看见倚在门边的洗衣棒,在月光下,因捶打而变得平滑的线条是那样的柔和。那一刻,女人不知从哪儿陡生出来一股勇气,她用健全的右手举起棒子,用力挥去……(“柔和”一词有反衬作用,反衬女人的暴烈行动。)

{12}“扑通”,探险者向后倒去,眼睛里满是惊讶,月光下,一滩血迹像红宝石一般,闪着诡异的光。(不仅探险者满脸惊讶,就连读者也如坠五里雾中。)

{13}夜深了,明月升至中天……(这句结尾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品主题的深刻,耐人寻味。)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险者玻璃球令人
弹玻璃球
一颦一笑
玻璃球大搜寻
创作大师·观察
岩栖幽事
它的样子令人着迷
山海经
失去声音的鸟
令人头疼的压舱水
令人惊奇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