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西环素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

2017-11-11吴海城张艳杰付明建

海南医学 2017年20期
关键词:多西环素中重度

吴海城,张艳杰,付明建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 深圳 518105)

多西环素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

吴海城,张艳杰,付明建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 深圳 518105)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108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多西环素口服联合胶原贴敷料贴敷治疗,对照组单用多西环素治疗,疗程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多西环素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多西环素治疗。

痤疮;多西环素;胶原贴敷料;疗效

寻常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以发生于各年龄段,但多发于15~30岁的青年男女。痤疮好发于颜面部,影响容貌,尤其中重度者炎症明显,病程迁延难愈,治疗较为棘手。近年来,笔者采用多西环素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中重度痤疮,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108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例,女性48例;年龄16~34岁,病程3个月~10年。纳入标准:①年龄≥16岁;②符合寻常痤疮的诊断标准及国际改良分级法为中度(Ⅱ级/Ⅲ级)及重度(Ⅳ级)的患者[1]。排除标准:①职业性痤疮及药物引起的痤疮;②入组前两周内应用过抗生素治疗者;③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④合并免疫系统疾病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⑤妊娠哺乳期妇女。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

组别 例数观察组对照组t/χ2值P值54 54年龄(岁)23.13±4.52 22.41±4.78 0.804>0.05性别(男/女,例)29/25 31/23 0.150>0.05病程(年)2.92±1.36 3.14±1.29-0.984>0.05严重程度(中度/重度,例)46/8 43/11 0.575>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多西环素胶囊(永信药品工业(昆山)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627)治疗,用法:口服,100 mg/次,2次/d;同时,每晚清洁面部皮肤后予胶原贴敷料(广州创尔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贴敷,方法:贴敷,1次/d,4周后改为每周2~3次,20~40min/次;对照组患者仅予多西环素治疗,用法同观察组。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周,并均于治疗第2、4和6周各随访1次。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方法[2]分别于治疗前后计数皮损(包括丘疹、脓疱、结节以及囊肿)数量,皮损消退率=(治疗前皮损总数-治疗后皮损总数/治疗前皮损总数)×100%;其中皮损消退≥90%为治愈,皮损消退60%~90%为显效,皮损消退20%~60%为有效,无效则指皮损消退<20%。治疗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46,P=0.017),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期间血尿常规、生化指标均未发现异常。观察组2例出现轻度恶心、胃部不适,对照组1例出现轻度恶心、胃部不适,两组出现的胃肠刺激反应考虑为多西环素所致,发生于治疗后1周左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上述症状逐渐消退,均可耐受,不影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

3 讨 论

寻常痤疮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表现为颜面部和胸背部的粉刺、炎性丘疹、表浅脓疱、结节、囊肿以及瘢痕等。本病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分泌雄激素和皮脂增多、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及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等有关。临床上多系统使用抗生素和维A酸类药物治疗。维A酸类药物由于有致畸、皮肤黏膜干燥、唇炎、肝功能异常及血脂升高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3]。痤疮丙酸杆菌是引起痤疮炎症反应的重要原因,故目前公认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为针对痤疮丙酸杆菌进行抗菌治疗[4]。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甚至滥用,痤疮丙酸杆菌及非痤疮丙酸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增加,从而造成治疗难度增加[5]。痤疮丙酸杆菌对多西环素较为敏感,且多西环素主要分布在毛囊皮脂腺中,还有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是目前治疗痤疮首选的抗生素之一[6]。

胶原贴敷料是一种湿润性敷料,由胶原蛋白溶液和无纺布结合制成,可作用于痤疮发病的多个环节:①溶解毛囊角栓、修复毛囊壁损伤;②提供的微酸性环境可以抑制和杀灭痤疮丙酸杆菌;③其内含有多种活性胶原蛋白及细胞代谢所需要的氨基酸,对改善细胞微循环、细胞新陈代谢和再生有利,可以预防痤疮愈合后的色素沉着及瘢痕产生;④胶原蛋白分子结构中还含有保湿因子及多种亲水基团,具有较好的保湿、收敛作用,有利于皮损的消退[7]。本研究结果表明,多西环素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单用多西环素组的6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笔者发现多西环素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不仅提高疗效,同时可减轻炎性疼痛刺激等不适。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也无一例发生与胶原贴敷料有关的不良反应,因此多西环素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中重度痤疮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多西环素联合胶原贴敷料在中重度痤疮的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66.

[2]陈颖,郑秀芬,汤红峰,等.强脉冲光多波段联合应用对中重度痤疮治疗的疗效观察[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5,22(5):361-365.

[3]罗志广,杨立刚,杨斌.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效果分析[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5,22(4):304-305,327.

[4]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专家组.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修订版)[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44(1):52-57

[5]王奇飒,孙东杰.痤疮丙酸杆菌抗生素耐药的研究进展[J].皮肤病与性病,2015,37(6):323-325.

[6]彭安厚,陆洪光,梁巍.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多西环素胶囊、0.025%维A酸乳膏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11):828-829.

[7]马骥.红蓝光照射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5,37(4):225-227.

R758.73+3

B

1003—6350(2017)20—3410—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7.20.048

吴海城。E-mail:derma2010@sina.cn

2017-04-19)

猜你喜欢

多西环素中重度
多西环素涨至800元/kg,95%的原料暴涨,动保企业也快扛不住了!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盐酸多西环素长效注射液对猪喘气病的临床治疗试验
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研究
亲环素A与慢性心力衰竭相关性的研究
Ustekinuma b 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系统评价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
多西环素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组织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梦里的烙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