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株高效溶磷真菌MEM07的筛选鉴定及其溶磷条件优化

2017-11-10马卫刘诚邵闯陈玲倪红

绿色科技 2017年20期
关键词:筛选鉴定

马卫 刘诚 邵闯 陈玲 倪红

摘要:从富磷矿区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的溶磷真菌,并对其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溶磷条件的优化。通过溶磷圈法分离、钼锑抗比色法测定菌株对不同难溶性磷酸盐的溶解效果,结合菌落形态特征及ITS rDNA 序列分析对目标菌株进行了鉴定,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其溶解磷酸钙的条件。结果表明:溶磷真菌MEM07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液体摇瓶培养条件下,真菌MEM07对磷酸钙、磷酸镁、磷酸铝、磷矿粉均有较强的溶解能力,溶磷量分别为1242.49 mg/L、1350.05 mg/L、712.03 mg/L、827.29 mg/L。菌株MEM07溶解磷酸钙的最优条件为:碳源葡萄糖,氮源尿素,当28 ℃、初始pH为7.0时,溶磷量达到1489.71 mg/L。

关键词:溶磷真菌;难溶性磷酸盐;筛选;鉴定;发酵条件优化

中图分类号:S15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0019303

1引言

磷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脂类等有机化合物合成的主要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1]。我国约74%的耕地土壤缺磷,且大部分磷素是不为植物吸收利用的固化磷,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往往通过施加磷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缺磷问题。但施入土壤中的磷肥当季作物利用率比较低,导致土壤中磷不断积累,进而土壤板结、品质退化,污染了生态环境。因此,提高土壤中磷的利用率对改善土壤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4]。近年来,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高效溶解难溶性磷的溶磷菌,来改善土壤品质,已成为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的研究热点[5],研究证明: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溶磷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可以将难溶性的磷转变成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磷,其中溶磷细菌的数量和种类远多于溶磷真菌,但溶磷真菌的溶磷能力远高于溶磷细菌,并且遗传性状更加稳定[6~8]。已报道的溶磷真菌主要有青霉菌(Penicillium) 、曲霉菌(Aspergillus) 、根霉(Rhizopus) 、镰刀菌(Fusarium) 、小菌核菌(Sclerotium)等[9]。磷化工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难以利用的磷尾矿和磷矿石,为了对其加以综合利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笔者在富磷矿区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高效的溶磷真菌,探究其溶磷特性,为加快土壤生态恢复及研制生物菌肥提供实验依据。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1.1筛选溶磷真菌MEM07的土壤

采自湖北省钟祥富磷矿区。

2.1.2无机磷培养基

葡萄糖 10.0 g、(NH4)2SO4 0.5 g、酵母粉0.5 g、NaCl 0.3 g、KCl 0.3 g、FeSO4·7H2O 0.03 g、MgSO4·7H2O 0.3 g、MnSO4·4H2O 0.03 g、Ca3(PO4)2 5.0 g、去离子水1000 mL、pH值7.0~7.2。

2.1.3马铃薯液体培养基(PDA培养基)

马铃薯200 g切成小块与1000 mL水混合煮沸30 min,过滤后取滤液加去离子水至1000 mL,加入葡萄糖20 g,琼脂20 g,自然pH值。

2.1.4酵母膏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YPD培养基)

酵母膏10 g,蛋白胨2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去离子水1000 mL。

2.2方法

2.2.1溶磷真菌MEM07的富集、筛选鉴定和纯化

称取10 g 土壤样品放入装有100 mL 无机磷液体培养基的250 mL锥形瓶中,置于振荡培养箱中28 ℃、150 r/min条件下培養2 d。取富集培养后的土壤悬液0.2 mL,涂布于无机磷固体培养基上,每个处理重复3次,28 ℃倒置培养7 d,对出现溶磷圈的菌株进行纯化,4 ℃保藏。

2.2.2溶磷真菌MEM07的摇瓶复筛

将初筛得到的真菌接种到PDA平板上,待菌落长满后用直径0.6 cm打孔器取一片菌块接种到装有200 mL 无机磷液体培养基的500 mL锥形瓶中,设置空白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28 ℃、150 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上清液液中有效磷含量,连续测量7 d[10]。

2.2.3溶磷真菌MEM07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依据菌落形态特征,对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11],同时提取真菌的总DNA为模板,以真菌ITS通用引物ITSl:5—TCCGTAGGTGAACCTGCGG—3;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为上下游引物扩增ITS序列[12]。PCR扩增产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送至武汉擎科生物科技公司进行序列分析,测序结果在NCBI上进行Blast对比分析,利用MEGA 6.0 进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4溶磷真菌MEM07对磷酸钙、磷酸镁、磷酸铝及磷矿粉溶解能力的实验

将待测真菌接种到PDA平板上,待菌落长满后用直径0.6 cm打孔器取菌块,分别接种到装有200mL难溶性磷酸盐(磷酸钙、磷酸镁、磷酸铝及钟祥磷矿粉的浓度为5 g/L)的500 mL锥形瓶中,每个处理重复3次,同时设置空白对照,在28 ℃、150 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上清液中有效磷含量,连续测量7 d。

2.2.5溶磷真菌MEM07溶磷条件优化

以无机磷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分别对氮源、碳源、温度和初始pH值进行优化。碳源分别为为可溶性淀粉、麦芽糖、乳糖、蔗糖、果糖和葡萄糖;氮源分别为牛肉膏、硝酸镁、硝酸钾、硝酸钠、尿素、硫酸铵、氯化铵;初始pH值分别为4、5、6、7、8、9;培养温度分别为25 ℃、28 ℃、31 ℃、34 ℃、37 ℃和40 ℃,参照2.2.4中的操作方法,培养5 d后测定可溶性磷含量。endprint

以单因素优化结果为基础,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培养基组分(表1),按照2.2.4中的操作方法,培养5 d后测定可溶性磷含量。

马卫,等:一株高效溶磷真菌MEM07的筛选鉴定及其溶磷条件优化

生物与化工

3结果与分析

3.1溶磷真菌MEM07的的富集、筛选鉴定和纯化

真菌MEM 07菌落呈椭圆形,表面凸起,菌落周围有明显水解圈,初期菌丝为白色,后期着生大量黑色孢子,分布均匀(图1);将测序结果在NCBI上进行Blast 对比分析,并利用MEGA 6.0 进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图2)。结合形态学特征、系统发育分析,将真菌MEM07鉴定为黑曲霉。

3.2溶磷菌株MEM07对磷酸钙、磷酸镁、磷酸铝及磷矿粉溶解能力的实验

将真菌MEM07,分别接种在4种难溶性磷源,即磷酸钙、磷酸镁、磷酸铝及磷矿粉的培养液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的有效磷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第5 d时有效磷含量均达到最大,它们的溶磷量分别为1242.49 mg/L、1350.05 mg/L、712.03 mg/L、827.29 mg/L(图3)。

3.3真菌MEM07溶磷条件优化

由单因素试验(图4)和正交试验(表2)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菌株溶磷影响的主次顺序为:pH>氮源>温度>碳源。试验得到的最优溶磷条件组合为葡萄糖、尿素、pH值为7.0、温度28 ℃,此时,溶磷量最高为1489.71 mg/L。

圖4(a)碳源、(b)氮源、(c)温度、(d) pH值对菌株MEM07溶磷能力的影响

2017年10月绿色科技第20期

4结论

研究表明不同溶磷菌溶磷能力不同,本研究筛选得到的溶磷真菌MEM07在以磷酸钙为唯一磷源的液体培养基中,溶磷能力可达1242.49 mg/L,优化后溶磷量高达1489.71 mg/L溶磷能力远高于大多数真菌59.64~145.36 μg/mL的溶磷量[13]。菌株MEM07对不同难溶性磷酸盐的溶解能力分别为磷酸镁>磷酸钙>磷矿粉>磷酸铝,是由于微生物的溶磷能力与自身溶磷机理有关,如分泌有机酸、H2S作用、释放质子、CO2作用和产生磷酸酶[14]。本研究筛选得到的黑曲霉MEM07对不同难溶性磷酸盐均有较强的溶解效果。条件优化后溶磷量最高可达1489.71 mg/L,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林轩. 溶磷真菌对矿区复垦土壤磷形态、酶活性及油菜产量的影响[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2014.

[2]胡山,牛世全,龙洋,等.河西走廊盐碱土壤中一株高效溶磷菌的鉴定及条件优化[J].微生物学通报,2017,44(2):358~365.

[3]赵小蓉,林启美.微生物解磷的研究进展[J].土壤肥料,2001,(3):7~11.

[4]范延辉,王君,刘雪红,等. 一株耐盐解磷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优化[J].土壤通报,2015,46(2):362~367.

[5]冯宏,李永涛,张志红,等. 类芦根际溶磷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溶磷能力分析[J].微生物通报,2010,37(5):677~681.

[6]王雪,刘颖,辛雨,等. 无机解磷真菌A2的分离鉴定及解磷条件的响应面优化[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73~78.

[7]吴鹏飞,张冬明,郝丽虹,等.解磷微生物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3):40~46.

[8]戴沈艳,申卫收,贺云举,等.一株高效解磷细菌的筛选及其在红壤性水稻土中的施用效果[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17(5):678~683.

[9]杨慧.溶磷高效菌株筛选鉴定及其溶磷作用研究[D].武汉: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10]周畅,郑超.不同环境因素对砖红壤解磷菌解磷能力的影响[J].南方农业,2014,8(9):124~128.

[11]李学平,刘萍,李甲亮.一株耐盐解磷真菌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36(12):50~53,58.

[12]魏景超. 真菌鉴定手册[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501~512.

[13]潘力,崔翠,王斌.一种用于PCR扩增的丝状真菌DNA快速提取方法[J].微生物学通报,2010(3):450~453.

[14]林启美,王华,赵小蓉,等.一些细菌和真菌的解磷能力及其机理初探[J].微生物学通报,2001(2):26~30.endprint

猜你喜欢

筛选鉴定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农药筛选试验报告
水稻中后期病害药剂筛选试验初探
晋北豇豆新品种鉴定筛选与评价
不同西瓜嫁接砧木的筛选与研究
古籍版本鉴定
浅议检察机关司法会计鉴定的主要职责
青铜器鉴定与修复初探
八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的鉴定与利用
核电厂电仪设备的老化评估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