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汽车外观设计的消费者兴趣点分析研究

2017-11-09郑先锋刘颜楷

设计 2017年17期

郑先锋 刘颜楷

摘要:为了解消费者对汽车外观设计各细节要素的关注程度,以消费者对汽车外观设计的兴趣点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访谈,汽车外观设计兴趣点问卷调研等方法,获得消费者对汽车外观设计细节要素的主要关注点为前大灯组、前进气格栅、侧进气EID雾灯、侧身腰线、后尾灯组。

关键词:汽车外观 消费者兴趣点 感性工学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9-0017-03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汽车市场的进一步细分,人们与汽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對于汽车外观设计,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包括感性工学,认知心理学,层次分析法,情感体验,模糊评价法等,更多的是以企业内部评审概念设计方案的视角进行研究,而以消费者视角评价汽车外观的研究较少。通过研究消费者对汽车外观设计的兴趣点,可以获得消费者对汽车外观设计细节要素的关注程度,帮助汽车外观设计师了解消费者审美趋向。

一、汽车外观设计与消费者兴趣点

(一)汽车外观设计

汽车自诞生以来至今,其外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审美情趣的变化,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演进。汽车外观设计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从行为的角度来看,汽车外观设计是指外观设计师在满足汽车整体设计的多方面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对完美车身造型不断求解创造的行为过程。二是指汽车设计过程最终的车身实物形态产出物,是对车身风格、比例、姿态、细节等外部信息的一种描述。本文主要探讨汽车外观设计作为最终呈现给消费者的一种实物形态,消费者对其的认知及喜好倾向。

(二)消费者兴趣点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中会出现特殊的认知倾向。所谓特殊的认知倾向是指在认识过程中带有稳定的指向、趋向、偏好,并能持续较长的时间。产品审美作为一种认知过程,其认知对象即为产品设计。消费者兴趣点指在对产品设计审美过程中特殊的认知倾向,即消费者集中关注和偏好的相关设计特征。本文主要探讨与汽车外观设计相关的消费者兴趣点。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问卷调研获得消费者对于汽车外观的主要兴趣点。其意义有2个方面。一是在汽车技术越来越趋于同质化的今天,汽车之间的差别也主要体现在汽车外观差异。汽车外观能否打动消费者是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主要因素。了解消费者对于汽车外观的兴趣点可以让设计师了解消费者的审美趋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外观设计工作。二是为探讨消费者评价汽车外观设计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当前关于汽车设计评价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对设计方案的评价,缺少面向消费者的汽车外观设计评价方法的研究。而主流汽车门户网站对汽车外观的评价仅局限于“外观”一个要素,没有对外观进行细化。通过研究消费者对汽车外观设计的兴趣点,可以获得消费者主要关注的汽车外观设计点,为探讨一种面向消费者的简便的汽车外观评价方法提供可能性。

三、消费者兴趣点问卷调研

(一)要素分解

对于汽车外观,很多学术研究都是从汽车的特征面和特征线的角度对汽车设计要素进行划分,很多特征面和特征线的名称非常学术,消费者不易理解。因此,笔者主要从功能的角度,同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汽车外观进行分解,希望获得形象易懂的汽车外观要素分类。

按照汽车前脸,侧面,尾部的顺序,对汽车外观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类,共30个点。

前脸:引擎盖折线,前进气格栅,前大灯,前保险杠,下进气口,侧进气口,前雾灯,前裙包围;

侧面:车顶线,行李架,鲨鱼天线,侧身车窗,A柱,B柱,C柱,车身腰线,门把手,后视镜,裙线,侧裙,轮毂,轮罩;

尾部:后车窗,尾翼,后尾灯,尾门转折面,后保险杠,后裙包围,排气管,后雾灯。

(二)专家访谈

让消费者从30个外观要素中筛选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有些设计要素本身的重要性程度比较低。因此,针对前文分解的汽车外观设计要素,笔者与5名(3名男性,2名女性)专业汽车设计师(从事汽车设计的时间从1年至6年不等)进行了深度访谈,对30个外观设计分解要素进行了分类聚合。5名设计师普遍认同从汽车前脸,侧面和尾部三个角度对汽车外观进行分解。对于具体细节的分类聚合结果如下,共13个外观设计要素,见(如图1、2、3)。

前脸:

Part-1:引擎盖及轮罩:主要包括引擎盖折线和轮罩型面转折线/面。

Part-2:前进气格栅:汽车发动机进气口,主要包括格栅轮廓线及镀铬装饰件造型。

Part-3:前大灯组:汽车前组合大灯。主要包括大灯轮廓造型及灯具内部构造造型。

Part-4下进口及前裙:指汽车前进气格栅下方的进气口及下进气口下方的型面造型。

Part-5:侧进气口及前雾灯:指前脸两侧刹车进气口造型及雾灯的设计造型。

侧身:

Part-6:侧身车窗及C柱:侧面车窗轮廓及C柱的造型。

Part-7:侧身腰线:车窗下方的造型特征线。

Part-8:侧裙包围:侧裙线及其下方的型面造型。

Part-9:轮毂:车轮轮毂造型。

尾部:

Part-10:后车窗及尾翼:后车窗轮廓线造型及扰流尾翼。尾翼常见于SUV车型,紧凑级家轿及中大型车后车窗处往往没有尾翼。

Part-11:后尾灯组:汽车尾部组合大灯。

Part-12:车尾转折线:指尾灯之间后尾箱的型面造型。

Part-13:后裙包围及后保险杠:后保险杠与后裙组成一个较为集中视觉中心,集合了后保险杠造型线,后雾灯,尾部保护板,排气管等造型。

(三)车型选择endprint

根据往年汽车销量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每年的11、12月份为汽车销售的旺季。2016年11月份的汽车销量数据(数据来源:搜狐汽车http://db.auto.sohu.com/cxdata/)显示,在全部乘用车汽车级别销量份额中,SUV占比为37.80%,紧凑型车的占比为33.31%。二者加起来占比为71.11%。可见,SUV和紧凑型车为消费者主要关注的车型。同时,考虑到车型选择的全面性,本文主要从SUV,紧凑级,中大型车三大汽车分类中选择目标车型。

目标车型的选择主要参考2016年11月份的汽车销量数据(数据来源:搜狐汽车http://db.auto.sohu.com/cxdata/),同时结合车型的媒体关注程度,从SUV,紧凑级,中大型车中遴选出15款车型(共15个品牌,涵盖国产、欧系、美系、日系、韩系,价格区间为9.98万至158.875元),每一类各五款车型。

(四)问卷设计与调研

问卷调研采用网络问卷的调研形式。网络问卷中,提供15款车型的展示图片,每款车型图片包括正前视图、前45度。侧视图,后45度。正后视图共5张图片。每款车型为一道多项选择题,共15道多选题,选项为前文梳理的13个外观要素。测试者需从13个外观要素中,根据自己对车型外观设计的理解和兴趣喜好选择5个,不能多选也不可少选。

问卷测试对象包括汽车设计专业学生和无汽车设计专业背景的消费者。汽车设计专业学生接受过系统的汽车造型训练,对汽车外观型面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而且他们本身也是潜在的汽车消费者。通过对比二组测试对象的问卷调研结果,可以对消费者兴趣点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

共发放问卷130份。向汽车设计专业学生发放问卷10份,回收10份;向无汽车设计专业背景消费者发放问卷120份,回收94份。

(五)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汇总问卷数据进行排序处理并制成分析图表。

1.各车型外观兴趣点频次统计对比

从(如图4)可以看出,对于SUV车型而言,消费者与汽车设计专业学生的兴趣点频次统计呈现较为明显的三个梯度变化。对于消费者,兴趣点频次超过200次的有前大灯组、侧身腰线、侧进气口及前雾灯、

后尾灯组和前进气格栅;大于100次小于200次的有轮毂、侧身车窗及c柱、车尾转折线、后裙包围及保险杠、引擎盖及轮罩;小于100次的有侧裙包围、下进气口及前裙和后车窗及尾翼。对比汽车专业学生,兴趣点超过30次的有前大灯组、后尾灯组、前进气格栅和侧身腰线;大于10次小于30次的有侧进气口及前雾灯、轮毂、车尾转折线、侧身车窗及C柱;小于10次的有后裙包围及后保险杠、下进气口及前裙、引擎盖及轮罩、侧裙包围、后车窗及尾翼。对比消费者和汽车设计专业学生可以看出,虽然具体到每个兴趣点频次排序不同,但是三个不同梯度的兴趣点频次表现出较为一致的集中趋势,即消费者和其汽车设计专业学生最感兴趣的设计细节为前大灯组、侧身腰线、侧进气口及前雾灯、后尾灯组和前进气格栅:其次为后裙包围及后保险杠、车尾转折线、侧身车窗及C柱和轮毂;兴趣最弱的为后车窗及尾翼、下进气口及前裙、侧裙包围、引擎盖及轮罩。

从(如图5)及(如图6)对紧凑级家轿和中大型轿车的兴趣点频次统计对比可以看出,消费者和汽车设计专业学生对这两类汽车外观的兴趣点频次梯度排序与对SUV车型的表现出一致性。唯一不同的是,对于汽车设计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对这两类车型的后裙包围及后保险杠的兴趣大为减弱。紧凑级家轿兴趣点频次统计为0;中大型轿车兴趣点频次统计为2。

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汽车外观设计细节的感兴趣成都是呈现一定规律的;而对各个设计细节的感知与受过设计训练的学生表现出一定差异,这也说明这些未来的汽车设计师与消费者对汽车外观理解的不同。因此,在汽车设计工作中,汽车外观设计师应该抓住消费者最感兴趣的点,同时,协调自己的主观感受与消费者之间的偏差,设计出让消费者感兴趣,愿意出资购买的车型。

2.各车型外观不同视角的消费者兴趣点频次统计

(如图7)通过汇总各车型不同视角的消费者兴趣点频次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SUV车型、紧凑级家轿还是中大型轿车,消费者的兴趣点更加集中于汽车前脸的设计,对汽车侧身和后尾的关注度大为减弱。并且,在SUV车型和紧凑级家轿中,消费者对汽车侧身和后尾的关注度还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而对于中大型轿车其差异不是特别明显。

3.统计结果分析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汽车外观设计,消费者最感兴趣的点是汽车前大灯组,前进气格栅,侧进气口及雾灯,侧身腰线及后尾灯组;并且,消费者的兴趣点更多地集中于汽车前脸。

对于该结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解释。一是上述5个汽车设计细节是汽车品牌识别的关键要素。比如,对于宝马汽车而言,其双肾进气格栅,鹰眼大灯,L形尾灯的造型设计已成为宝马品牌的代名词,而这些设计也赢得了该品牌忠实用户的喜爱,成为该用户群的审美图腾,并积极维护和宣扬,进而影响了更多群体的审美习惯。二是汽车作為移动的雕塑,其比例、姿态、细节是其设计的重点,而上述5个汽车设计细节正是构成汽车车身比例、姿态、细节的重中之重,众多汽车设计师也对其投入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前大灯组、进气格栅与侧进气口及雾灯决定了汽车前脸的层次、比例与姿态;侧身腰线的走势对整个汽车侧身的型面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汽车侧面的特征曲线,同时也决定了汽车从不同角度审视时的视觉感受;后尾灯组的设计特征影响整个尾部的造型视觉感受,尤其是在夜晚时,其高识别度的特性更加凸显其在设计中的重要地位。设计师们对这5个设计细节投入了饱满的热情与精力,并且有3个位于汽车前脸,所以汽车前脸也更能够抓住消费者的眼球。

结语

本文通过专家访谈,汽车外观设计兴趣点问卷调研,获得消费者对汽车外观设计细节要素的主要关注点为前大灯组、前进气格栅、侧进气口及雾灯、侧身腰线、后尾灯组。考虑到网络问卷调研中无法与测试对象深入交流沟通,今后会结合眼动实验,用户访谈等研究方法,针对汽车外观设计的消费者兴趣点进行深入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