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京剧《党的女儿》对西方戏剧艺术手法的借鉴

2017-11-09赵敬莎

艺海 2017年8期
关键词:写实布景人物

赵敬莎

[摘要]京剧在现代化进程中多方面借鉴西方戏剧艺术手法,现代京剧《党的女儿》在保留传统京剧精髓的基础上,从道具、灯光,到演员表演、人物塑造,都不同程度上受到西方戏剧的影响,其写实与写意的完美融合受到了广泛好评,同时也为戏曲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写实 布景 人物

在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两种形式,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京剧(包括现代京剧)是其中的一个剧种;话剧是20世纪从西方传人中国的戏剧形式,包括歌剧、舞剧等。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与融合,戏曲结合自身艺术特色,逐渐接受西方戏剧的艺术手法,寻求进一步发展。《党的女儿》是由歌剧改编而来的现代京剧,不同于传统京剧的高度脸谱化、虚拟性,现代京剧主要反应现实生活,兼受西方戏剧影响,更注重逼真的舞台呈现。该剧讲述了红军长征时期,江西共产党人虽然遭受白色恐怖的迫害,仍然坚持党性、顽强斗争的故事。该剧主题宏大,在写实性与虚拟性之间很难把握,太写实会缩小格局,传统京剧的虚拟化又难以揭示主题,因此《党的女儿》借鉴西方戏剧的艺术手法,用京剧的形式展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传统京剧用虚拟化的表演营造意境,抖马鞭象征骑马,空无一物的舞台可以作为宫廷、庭院甚至山野,布景通常只用软幕,而尽量避免使用实物道具,不在空间上限制演员的表演。而西方戏剧在舞台布景上则以写实为主。《党的女儿》将写实与写意结合起来,在田玉梅劝说桂英一场中,舞台上布置了房间的轮廓,但并没有门,这就为演员虚拟化的表演留下了空间,田玉梅没有进入房间,两人的位置关系是门里、门外,但在田玉梅劝说过程中,两人一起回忆幼时的情谊,因为没有门的限制,演员可以根据剧情载歌载舞,距离逐渐拉近,最后用一个推门的动作表示进入房间,既保留了传统京剧虚拟化的表演形式,又借鉴西方戏剧的写实因素,给观众以真实的审美体验。

传统京剧讲究舞台的对称和平衡,通常是在舞台正中间摆放一桌两椅,演员走位同样强调平衡,人物的位置——尤其是龙套、宫女等队伍的人物一定是左右相等的,但过于严格的对称表演显得机械死板,队伍在行进中短时间的不对称是允许的,也是应该的。如由北京京剧院排演的京剧《赵氏孤儿》第一场中,皇帝在舞台正中,两边各站五人,右边一人因剧情需要走动之后,会尽快回到原来的位置保持对称。在第八场中,屠岸贾调遣校尉捉拿公孙杵臼时,两边各有一人下场,从而维持舞台的平衡。

我国传统戏曲追求团圆之趣,主人公经过一番波折总是能有圆满的结局,因此在舞台呈现上讲究对称与平衡。而现代京剧受西方戏剧的影响,崇尚崇高之美,《党的女儿》的结局是悲壮的,田玉梅与女儿以身明志,且全剧强调矛盾冲突,舞台布置也借鉴西方戏剧手法,打破舞台平衡,如在第二场中,为了突出马家辉与桂英之间的矛盾,家中的墙壁不是正面对着观众,而是倾斜的。桌椅摆放也是斜向观众,两把椅子分别在桌子的正面和侧面,以此来表现桂英对马家辉的抗拒,之后马家辉回忆二人的美好爱情时,拉动椅子放在桂英的身边,显示夫妻二人曾经的和谐,最后桂英清醒推开马家辉后,马家辉又将椅子拉回,巧妙地用椅子位置的变化来表现两人关系的转变。演员走位不仅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在着意打破传统京剧的平衡,三人同时站在舞台上,往往是两人一组,一人独站,如田玉梅、七叔公与桂英商议上山一场中,人物位置不断变化,但几乎都根据剧情发展使其中两人距离拉近(当矛盾得以解决,也会短暂平衡)。四人同时在舞台上的位置,通常是两人一组,剩下两人各自独自站立,或者三人一组、一人独站,而极少是两两一组的对称位置。

传统戏曲中,灯光只是为了照明,随着西方戏剧的传人和广泛传播,舞台灯光被赋予了独特的审美功能,《党的女儿》巧用色调、追光等手法,为故事发展渲染气氛,打造出更为绚烂的戏曲舞台。马家辉与白匪军勾结陷害田玉梅一场中,为了营造紧张的气氛,舞台上一片幽黑,但演员的表演却被场景限制,无法进入观众视野,这时将马家辉和白匪军头目放在追光灯下,既突出了演员的表演,又保持了原有的舞台效果。最后一幕,田玉梅和娟妹子慷慨就义,此时背景一片血红,舞台上布满红色的花朵,舞蹈演员在台上舞动水袖,削弱了主角的首要地位,但这场戏是为了体现共产党人为了革命胜利不畏牺牲的悲壮,它代表的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付出与牺牲,并不局限于田玉梅这一个角色,因此田玉梅和娟妹子是这个场景的主角,但并不处于首要地位,白色的追光灯照射在她们身上,既暗示了她们的死亡,也突出了演员的表演,同时也使得剧作主题得以彰显。

在人物塑造方面,《党的女儿》无疑是成功的,马家辉的奸诈、七叔公的朴实、娟妹子的单纯都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传统京剧通过京剧脸谱展示人物的身份、性格,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性情。《党的女儿》在刻画人物方面,为了与其现代性的故事相贴合,演员妆容上很大程度上简化了京剧脸谱,但仍然保留了其性格外化的艺术手法,杜喆饰演的马家辉长眉、细目、三角眼,脸色偏白,代表了人物奸诈、狠毒、阴险的性格特征,而王蓉蓉饰演的正面人物田玉梅的面色则以红色为主,表现人物的端庄正气。作品不仅继承了京剧的优良传统,而且尝试运用张弛有度的戏剧节奏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田玉梅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人,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在与七叔公和桂英商议上山一场中,戏剧节奏紧张,唱词简单明快,展现出田玉梅果敢的一面,同时她又有体贴、耐心的性格特点,在第四场田玉梅劝说桂英时,戏剧节奏缓慢,结合桂英前期性格的懦弱、思想的摇摆,田玉梅与她共同追忆儿时的情谊,動之以情,又与她畅谈人生信仰,晓之以理,唱词唯美动人,英雄人物的形象不再单一化、类型化,变得个性化、具有多面性。为了使人物更加贴近生活,剧中加入了极具特色的方言土语,如七叔公将娟妹子唤作“伢子”,在江西方言中,长辈叫晚辈伢子表示亲切,这个简单的称呼却道出了七叔公的的朴实和他对娟妹子的关怀,他不仅是共产党的忠实拥护者,也是一位平凡、善良的老者,人物形象真实、立体。

戏曲是一种乐本位的艺术,演员的唱腔、表演和音乐自然地融为一体,而在西方戏剧中,故事成为主体,音乐更多的是在渲染气氛、解释情节。《党的女儿》在传统京剧唱腔的基础上,创新融入了江西民歌《小小杜鹃花》,为作品增加了浓郁的乡村特色时代气息,让人耳目一新。刑场上,娟妹子清唱一曲“羊羔羔吃奶跪望着妈,小鸟儿张嘴盼妈早回家。月牙牙在梦里告诉了我,女儿离不开我的好妈妈,好妈妈”,既能够作为人物的唱词,清冽的童音也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在严肃的英雄主题中添上一抹哀婉的孺慕之情。此外,《党的女儿》还沿用了原版歌剧中的诸多元素,演员根据自身特点将京剧、歌剧以及民歌融合为一体,既保留了京剧的唯美写意,又为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以更加包容的姿态吸引观众。

从《党的女儿》在长沙的现场观看情况来看,该剧深受青年观众的喜爱,而部分中老年人观众不能完全认同受西方戏剧影响较深的现代京剧,他们习惯了传统京剧的程式化、写意性,现代京剧的写实被认为是对传统京剧的背离。相对而言,青年观众没有形成固定的观赏习惯,且现代京剧迎合了他们对故事和情节的追求,因此青年观众更容易接受这种形式。京剧融合了西方戏剧的艺术特色,得到广大青年观众的认同,加速了京剧艺术的传播,使之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另一方面,戏曲现代化过程中,在寻求创新和更广泛认同的同时,应以自身艺术形式和艺术特色为中心,以我为主并为我所用。

(责任编辑:杨建)endprint

猜你喜欢

写实布景人物
河西走廊岩画图像流变及特征
浅析刘小东绘画风格的当代意味
《刺客聂隐娘》中独特的动作美学
第六代导演的美学追求
布景技术在T台艺术中的运用与创新
舞台布景模块化
天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