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思“白居易之问”

2017-11-09郭庆晨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7年10期
关键词:钱塘县官刺史

郭庆晨

唐穆宗长庆二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

初到杭州,白居易经过一番调查,了解到西湖对杭州旱涝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于是,下决心兴修水利,在治理西湖上做文章。其时,正值大旱成灾,水田无水可灌,水稻面临绝产,可处于受灾区域的钱塘县县官却以影响鱼、菱生长为由,不肯放西湖水灌溉农田。

白居易当即责问县官:“鱼和百姓的生命相比哪个重要?菱和稻米相比哪个重要?”

白居易有如此之问,并非平白无故。

这是因为,白居易对治理西湖已经有了初步打算。在深入调查研究之后,他便下决心把兴修水利作为自己任内的第一要务。

当然,白居易没有等待钱塘县县官的回答,而是以实际行动做出回答。他亲自主持修建了一条拦湖大堤——“白堤”。此堤建成后,不仅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还促进了杭州交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湖堤修成后,他又撰写《钱塘湖石纪》,说明筑堤的作用、灌溉方法,告诫后任刺史在使用这条堤时应注意的事项。白居易还十分注重西湖的环境保护,确保西湖水面不受侵占,使西湖及周围“湖葑尽拓,树木成荫”。

“白居易之问”,至今也掷地有声。问的底气在调研,问的结果在落实。没有调研,白居易断不能下定治水的决心,更不能去修“白堤”。深入调研,这是当今一些官员最缺少的“武器”。调研之后的谋划能否落实,更考验着决策者的魄力。少一些“盆景式”调研,多一点“自选路线”,少一点听汇报,多一点“走转改”,真正把精力用在调查研究之中,“一张蓝图绘到底”,把调研成果落在人民的“心上”,这是“白居易之问”带给今人的啟示。

一千余年来,杭州人民一直把西湖和白居易紧密连在一起,谈到西湖之美,便忘不了白居易治理西湖的功绩。

说来还真有意思。西湖博物馆有这样一段文字:据考证,如今西湖上的“白堤”并非当时白居易修的那条堤,但人们为了纪念白居易,还是愿意把现在西湖上的那条堤称为“白堤”。这种历史形成的误解,体现着人民的情感,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看来,一个人能够尽心竭力地为老百姓做好事,人民就会铭记他的“好”。为此,宁肯把本不是他的“好”也记在他的名下。这何尝不是“白居易之问”带给我们的又一种思考。endprint

猜你喜欢

钱塘县官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钱塘·花已开
钱塘、仁和、余杭三县的排名之争
潮起钱塘
白居易写诗
The Establishment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BaShu in the Tang Dynasty
及时雨
演状元
公事公办,私事私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