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2017-11-09周德圣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年19期
关键词:电子竞技体育项目俱乐部

摘 要作为新兴的体育竞技类项目,电子竞技一直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随着电子竞技相关产业逐渐的正规化,伴随着网络直播平台的兴起,电子竞技产业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長,吸引了全世界范围内大量的参与人员。然而在电子竞技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阻碍行业发展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电子竞技产业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指出电子竞技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身的研究,本着为电子竞技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出可行的意见。

【关键词】电子竞技产业 经济

作为国家正式批准的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目,电子竞技运动正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的发展着。随着高校陆续开设电子竞技课程,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及2022年杭州亚运会相继将电子竞技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后,电子竞技越来越受到主流媒体的认可,其背后的产业价值也渐渐变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作为信息技术产业旗下的一个分支,电子竞技产业有着极强的产业黏附性与渗透性。以电子竞技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涉及娱乐、体育、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等多个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能与想象空间。

1 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1.1 当代电子竞技的概念

现今,电子竞技已经完全不等同于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的概念应由两个基本概念组成,即“电子”与“竞技”。电子是其方式和手段,即通过信息技术和软硬件设备实现的虚拟场景,可简单的类比于传统体育项目的赛事场地。竞技是其本质内容,即与传统体育项目类似,在统一的规则制度下,通过对抗、比赛的形式,来获取成绩。综上,当代的电子竞技,即是以电竞游戏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和软硬件设备实现的虚拟场景,在统一的规则制度下,进行的公平的对抗、比赛活动。

1.2 电子竞技产业的概念

电子竞技产业涉及极其广泛,从狭义上看,其上游包含赛事举办、硬件供应,网络服务、软件开发等,下游则涉及到最终用户,传播媒体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参与。从广义上讲,电子竞技产业可以视为围绕电子竞技活动的全部相关行业的业态总称,包括体育、信息技术、软硬件设施、传播媒体,娱乐业等等。作为新时代“电子”与“竞技”相融合的产物,电子竞技产业是国与国之间科技水平的重要表现之一。

1.3 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的现状

作为全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电子竞技产业在我国有着非常良好的人口基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同时我国网民对电子竞技有着极高的热情,以刚刚在上海结束的2017年dota2亚洲邀请赛为例,据统计,各个网络直播平台同时收看比赛的观众总人数超过150万人,每日观看比赛的观众总人数超过500万人。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进行的正赛赛事门票1天内全部售罄。在中国战队夺得冠军后,包括cctv2,cctv5,cctv13,共青团官方微博等国家官方媒体竞相报道了此次赛事,达到甚至超过许多传统体育项目的关注度。伴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电子竞技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第二春。据统计,自200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正式体育项目后,到2016年底全国已有超过100家电竞俱乐部。2016年,我国推出了电子竞技运动员注册制,走出电竞的规范化、职业化坚实的一步。可以说,电子竞技产业已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和认可,相信未来,电子竞技产业将为我国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2 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足

2.1 缺少相关的政府文件及监管

尽管国家早在2003年就将电子竞技列为国家正式的体育项目,在2016年推出了电子竞技运动员注册制,但是国家相关的政府文件及监管措施还是较为匮乏。以传统体育项目足球篮球为例,国家体育局有成立相应的中国足协、中国篮协,有专门设立的各个部门运动员公会处理相关事宜,而这些在电子竞技方面大多以民间组织自发进行管理。以民间组织进行替代管理一方面缺乏足够的法律支持,遇到问题无法给予让人信服的解答;另一方面民间组织或多或少涉及相关既得利益者,让人无法完全认可其公正性。同时,国家于2004年禁止了游戏相关节目于电视频道的播放,虽然有为青少年身心健康考虑的正面因素,但同时也确实阻碍了电竞产业的发展。

2.2 社会主流意识对电子竞技产业的误读

虽然现如今电子竞技产业已有了极大的发展前景,但是社会主流对其的认可度依然不高。许多教师和家长依然认为电子竞技等同于网络游戏,不认可从事电子竞技的人员,只考虑其负面效应,而没有全面的考虑电子竞技的多个方面。对于孩子参与职业电子竞技的想法多半报以否定的态度。

2.3 俱乐部日常运营中存在很多问题

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发展至今,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对比传统体育行业,作为电子竞技产业重要主体之一的电子竞技俱乐部,在日常运营上依然和传统体育项目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 俱乐部缺少管理人才

在传统的体育项目中,俱乐部有充足的管理人员,对于俱乐部的商业运营有着详实的规划,以达到使俱乐部盈利最大化的目的。而对于电子竞技俱乐部,现阶段管理人员还存在着很大的缺口。许多俱乐部在选用管理人员时,经常出现两难的情况,一方面,管理专业毕业的人员对于电子竞技行业较为陌生,经营一家电竞俱乐部可能事倍功半;另一方面,如果选择俱乐部退役选手进入管理层,受限于退役选手的文化程度与专业水准,也难以承担相关管理人员的任务,导致电子竞技俱乐部管理举步维艰。

2.3.2 俱乐部自身保障程度低

与传统体育项目相比,电子竞技行业俱乐部投资方大多为个人投资者,同时缺乏足够的管理人员,导致日常的运营能力低下。由于网络直播平台的兴起,许多优秀的选手身价水涨船高,导致很多俱乐部为了保持竞争力亏损严重。一旦个人投资者选择撤资,俱乐部随时面临着解散的危机。

2.3.3 俱乐部商业挖据潜力低下

相较于传统体育项目,电子竞技俱乐部缺少对相关游戏周边资源进行商业开发的权利,同时由于种种其他原因,电子竞技俱乐部广告开发能力也相对较弱。

2.3.4 选手权利难以保障

电子竞技选手相比传统体育选手更替更快,运动生涯更为短暂,同时名气影响等方面也更小,所以很难有专业的体育经纪人等助手帮助处理问题。在俱乐部运营存在诸多的现状下,选手一旦遇到突然状况,那么他的权益很难得到保证。

2.4 电子竞技赛事举办规范程度低

相比已有多年赛事成功举办经验的传统体育项目,电子竞技赛事举办依然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具体表现为:

2.4.1 赛事规则及时间安排

电子竞技赛事具备除了部分官方赛事外,存在相当部分的由国内人公司赞助举办的非官方赛事。由于缺乏相关文件规定,各个非官方赛事的规则不尽相同,这也导致了存在利用赛事规则漏洞的不公平事件产生。同时,非官方比赛的赛事时间安排也存在冲突可能,俱乐部为了某个比赛而不得不放弃另一个比赛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对观众的观看体验以及电子竞技本身都是负面的表现。

2.4.2 赛事主办方的道德风险

由于没有相关的监管措施,赛事主办方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很难解决。如果赛事主办方突然撤资,那么不仅对取得成绩的队伍是一种伤害,同时也影响举办赛事的国家对外的国家形象。

3 针对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足提出建议

3.1 政府应该及早出台相应的规范文件

相比其他行业,电子竞技产业相对年轻,同时由于网络直播的兴起,电子竞技行业获得了相当多的关注,同时也滋生了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既要给定相应的约束,也要给予一定的扶持,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一刀切。当政府真正开始重视电子竞技产业,那么一定会有看到利润的商家投入其中。同时,电子竞技产业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将带洞上下游关联产业一同发展,实现多赢。

3.2 建立相应的政府机构以监管电子竞技产业

电子竞技产业先阶段还处于发展早期,不仅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文件对整个行业进行规范,同时还需要政府作为暴力执法机构,对出现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俱乐部破产,赛事主办方撤资,选手权益等进行及时的处理。

3.3 转变主流媒体对电子竞技产业的误读

在获得政府支持的同时,也应该在主流媒体上宣传电子竞技产业的正确含义。比如对这次2017年dota2亚洲邀请赛,cctv2,cctv5,cctv13,共青团官方微博等国家官方媒体的报道就是一个很好例子。电子竞技选手和传统体育选手本没有很大的区别,都是在某一方面比常人更具有天赋,应该正确认识到电子竞技选手不是所谓的网瘾少年,而于那些世界冠军一样,都是可以为国争光的存在。

3.4 电子竞技专业人才的培养

电子竞技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电子竞技俱乐部管理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电子竞技也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同样需要高级管理人员,比如教练、领队等负责队员日常训练比赛,心理医师负责对队员进行心理辅导来保证队员的状态,专业的经理人负责俱乐部运营、队员转会、梯队建设等工作。现如今,已有高校开始开设相关电子竞技专业科目,相信日后电子竞技俱乐部也会变得更加规范。

3.5 增加品牌附加值,开拓新盈利模式

如今火爆的网络直播平台最开始便是以游戏直播为主,其他直播形式为辅吸引到年轻群体的关注。电子竞技俱乐部可以通过与直播平台之间的合作,通过直播选手日常生活训练、比赛等,不仅能拉近选手与观众间的距离,同时也能宣传自家俱乐部,为俱乐部筹集资金来源打通新的渠道。

3.6 学习国内外先进体育赛事理念

电子竞技归根结底依然是体育的一部分,一个体育项目的发展是无法脱离高水平赛事的举办而单独存在的。国内国外有诸多成功的赛事举办案例供参考学习。通过对国内外先进体育赛事的学习借鉴,可以将原先无序的状态慢慢演化出一个有序的状态,电子競技产业只有从无序走向有序才能称为一个成熟的产业,一个成熟的产业才能给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带来更大的发展。

4 总结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的电子竞技产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是通过国家层面的监管扶持、主流媒体的正确引导、俱乐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大力配合、俱乐部相关人员自我修养能力的提升,电子竞技产业未来必将会带来一个稳定向上、融合体育娱乐等多方面的产业链,而电子竞技也能真正的走进千家万户。

参考文献

[1]郭长虹.电子竞技体育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23):207-207.

[2]史达.互联网政治生态及危机治理[J].电子政务,2011(10):39-50.

作者简介

周德圣(1991-),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硕士。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上海市 200433

猜你喜欢

电子竞技体育项目俱乐部
肌内效贴与电子竞技的应用实践及机制讨论
基于Cite Space的国外电子竞技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人工智能在电子竞技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展望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电子竞技成长之路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