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展望

2017-11-08吴南王春辉赵浏洋

科技资讯 2017年26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吉林省互联网金融

吴南++王春辉++赵浏洋

摘 要: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经济也一直落后于城市。而“互联网+”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从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了“互联网+”时代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如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农村互联网金融产品,加强“互联网+农村特色产品”品牌建設等,希望能为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 吉林省 农村经济 互联网金融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9(b)-0240-02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的农民生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底,全省实现农业生产总值1549.26亿元,近10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8.7%,呈现出逐年上涨的态势。2016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2123元,是2006年的3.3倍,翻了一番之多。但是从图1不难看出,随着经济结构发展的多元化,吉林省着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吉林省农业生产总值占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呈现逐渐下滑的趋势。同样,吉林省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拉大,差距由2006年的6133.94元扩大到2016年的14407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然而,近期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为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农村电子商务与互联网金融等的兴起为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1 “互联网+”促进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2015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由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因此,“互联网+各种传统产业”不是一个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通过深度融合来创新发展。“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整合,优化生产要素,推进产业升级,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最后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

1.1 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该意见的提出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战略部署,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各传统领域,同时也明确了互联网对于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重要作用。2016年4月26日,吉林省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吉林省“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16]15号),进一步推进了发展“互联网+传统农业”的步伐。将互联网与传统农业领域进行有效结合,可以有效地配置农业资源,改进农产品销售模式,降低农业成本,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

1.2 吉林省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不断提升

吉林省互联网普及率在2015年底已经达到了47.7%,2015年完成800个行政村光纤到村改造,建成4G基站超过2.9万个,4G用户超过500万户,扩大了移动通信覆盖范围,实现乡镇以上地区网络深度覆盖以及农村热点区域的有效覆盖。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实施意见》,计划到2017年底,将在97%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并实现4G网络全覆盖。随着吉林省农村网络环境的逐渐完善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农村互联网快速发展,农村互联网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农村网民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为吉林省农村发展“互联网+”提供了十分必要的基础条件。

1.3 吉林省农民对互联网的认可度逐渐提高

随着互联网在农村的渗透,农民可以方便地获得“三农”政策、农业技术、农资产品、农产品市场等各种信息,并可以进行双向交流,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信息闭塞、城乡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近期电商的迅猛发展,吉林省农村电商市场也逐渐活跃起来,阿里巴巴、京东商城、一号店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相继在吉林省各个县市落地,农民开始参与网上购物、网络销售、网上转账支付等活动,改变了传统消费的习惯。仅以敦化市秋梨沟村为例,此地地处长白山西麓,交通便利,但一直处于人多地少的劣势。当地农民利用互联网来创建农村电商创业园,大力发展黑木耳、烤烟等种植业和大煎饼生产,村级淘宝服务站开通仅3个月,秋梨沟村的特色农产品的网上销售额就超过了12万元,可见网络销售已逐渐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2 “互联网+”时代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互联网+”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不仅仅是通过互联网实现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更是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拓展农产品的销售途径,拓宽资金融资渠道,进一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最终惠及广大农民群众。而吉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更应该抓住“互联网+”这一机遇来发展农村经济,进而可以有效地促进吉林省经济的快速增长。

2.1 创新农村互联网金融产品

中国社科院2016年发布的《“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显示,自2014年起,我国“三农”金融缺口超过3万亿元。吉林省的农户众多,目前规模经营农户、农村中小企业以及“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日渐成熟,对资金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但由于受到缺少固定资产等抵押物品等诸多贷款条件的限制,农户往往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而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脱媒条件下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具备正规金融市场和传统的民间借贷市场的优势,可以降低农村金融成本,提高资金融通效率,增加农村资金供给。关键在于要利用大数据,将传统金融的深度与互联网金融的广度结合,除了直接融资外来资金外,也要整合农村的闲散资金,充分利用农村自有资源,丰富农村互联网金融产品,如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抵押产品等,以此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2.2 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

吉林省的农村电子商务近几年来开始迅速发展,共有8个县被国家财政部、商务部确认为2015年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应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机遇,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速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解决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鼓励返乡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农村创业青年等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完善农业农村电子商务配套设施,如以吉林省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开犁网为主体,整合资源,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县域电商运营中心,开展培训、孵化、代运营等系统电商配套服务。继续加强与大型电商企业如淘宝、苏宁、京东等的合作,利用他们的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2.3 加强“互联网+农村特色产品”品牌建设

方便快捷的互联网营销模式正在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新时代的消费者也越来越注重品牌效应。加强农村特色产品品牌建设,也是“互联网+农业”的一个重要营销模式。吉林省应强化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培育力度。从吉林省的资源优势看,应围绕以长白山人参、木耳、山野菜、杂粮杂豆等为重点的特色产品,发挥吉林省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优势,加快产品质量安全和全程可追溯体系建设,支持通过物联网和条形码、二维码溯源。对接第三方平台大力开展营销推广活动,强化线上“吉字号”品牌建设,提升“吉林名牌、吉林地标名品”知名度,以此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吉林省面临国家发展“互联网+”这一重大机遇,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城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本文提出基于互联网可以推动农村的信息化进程,拓宽融资渠道,吉林省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进而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一些问题,如创新的农村金融产品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好和更多的服务,如何解决现阶段农民征信缺失、金融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如何才能让互联网激发起的农村活力能够长久地保持下去,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闫勋才.吉林省县域农村电商发展及对策[J].行政与法,2016(6):48-50.

[2] 闫夏秋.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激励性法律规制[J].西南金融,2015(10):51-52.

[3] 解梅娟,丛俊骐.加快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思考[J].沈阳干部学刊,2016(3):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吉林省互联网金融
奔跑的小浪花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反腐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审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