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社会实践课程探究

2017-11-08吴林丽

师道·教研 2017年10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家长活动

吴林丽

2014年我校开始尝试在小学阶段开展社会实践课程的探究,以此帮助我们改造传统课程存在的问题,摒弃基础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积累的弊端,为学生集体或个人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的实践课程学习创造条件,为培养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

一、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一至四年级开展主题探究实践课程

1.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活动。我校地处广州、佛山交界地,两地拥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例如:辛亥革命馆、中山纪念堂、康有为故居等,我们充分发挥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组织学生利用传统节日、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教育,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修养。

2. 开展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体验活动。我们依据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有计划地合理安排踏青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感受家乡的美丽。进一步丰富学习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减轻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

(二)五年级开展学军学农实践课程

1. 五年级春季开展学生学农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实践体验和现代农业考察,学习掌握基本的农事操作技能;了解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科学知识,到农村实践基地进行社会实践及考察活动。

2. 五年级秋季开展学生学军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军事训练与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增强爱国主义信念、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把参加国防教育与训练作为必修课,开展国防、民防教育活动的实践体验活动。

(三)六年级开展户外拓展实践课程

六年级学生每个学期进行十公里野外徒步拉练的户外拓展活动。通过野外的拓展训练,培养学生自立、自理、自救、自护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意志力得到提升,不仅增强体质,而且还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纪律观念、环保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树立敢于迎接挑战的信心和决心,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四)一至六年级开展亲子社会主题实践课程

家长的广泛支持,是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动力所在。因此,学校通过大力宣传,引导家长对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与家长充分沟通交流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发展。每个学期各年级根据学校开展的君子人格教育“孝、仁、礼”的德育特色,开展亲子社会实践活动。以年级为单位与社区和家庭联系,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到社区开展文明创建、交通协勤、慰问老人或残疾人学校、参加公益劳动等志愿者服务和调查活动。通过学校、家庭、社区共同的参与,在家长的配合带领下,让学生融入社会、接触生活,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研究的可行性

我校开展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围绕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发和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该课程的实验范畴和普通意义上的学科课程不同,目的是通过课程这一载体开展社会实践学习,并能充分发挥德育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拓展知识、积累经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逐步养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在服务社会和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学会付出自己的爱心,亲近自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只有让学生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才能在实践中验证和运用所学的社会知识,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各种角色,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处事。以使他们在学业有成踏入社会大门之时,很快适应社会的要求,找准自己的角色位置,愉快地生活、工作,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因此,只要我们在开展项目实验研究的过程中,能把主要思路和方法放在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创新精神方面,我们就一定可以再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在文化素养、社会视野、时间能力以及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较大提升和发展。

责任编辑 邱 麗endprint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家长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家长请吃药Ⅱ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