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一体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7-11-08陈志华

科技资讯 2017年26期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高职院校

陈志华

摘 要: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比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这对于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就业前景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一体化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9(b)-0219-02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印发系列文件,对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2015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为主线,明确了“十三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攻目标和时间表、路线图,是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这就要求其必须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各项部署落实到实处,全面践行教学改革,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并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以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

1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体化教学的起源来自于德国,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高职学生,在学校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就业的实际需要是平行发展的,学生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能够在企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这种教学模式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方式,学生所学习到的正是企业所需要的,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融为一体,改变教师一味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现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考核评价与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的新型教学模式。

2 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2.1 社会对高职学生能力结构需求

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统计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劳动力市场需求略大于供给,岗位空缺497万人,求职人数为472万人。由于市场自身的结构矛盾,很多人才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就业单位,需求量大大的超过供给量,学生在毕业之后往往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再加上学生在学校里所学习的的知识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缺失严重,不能胜任企业所提供的工作,学生的能力结构对于企业的需求来说有很大的分歧。

2.2 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襄阳制造业,辐射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培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及基层管理岗位并具有拓展潜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使其具备普通加工、数控加工的操作能力,基本的机械制造工艺编制与实施、工装夹具设计与制作、机械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机械设备装调维修、产品质量检验等能力,适应机械生产一线主要操作岗位要求。使其具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文化沟通及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知识、能力和素质均得到协调发展。

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通过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教学模式,师生共同围绕某一工作任务进行边教、教学、边做来完成某一具体教学任务,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进一步激发。

2.3 一体化教学模式助推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就业

一体化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五个对接。一体化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提供了问题情境、现场情境、仿真环境等。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构建本专业知识体系,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在开展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学生小组成员间的交流、沟通、协作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由此可见,一体化教学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了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使毕业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实现其零距离就业上岗。

3 一休化教学模式应用的实例

《机械制图》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及相近专业必须开设的基础理论课之一,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在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教具是黑板、粉笔、多媒体、挂图和模型,虽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由于知识的抽象性与复杂性致使学生在学习时有明显的畏难情绪,未能在根本上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还停留在被动学习上,同时学生少有实际操作练习的机会。

3.1 分析教学内容,以项目为载体创设教学任务

根据课程的课堂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并需要解决的问题,确立新的项目任务,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例如,以讲授《机械制图》中的绘制三视图项目为例,可以把此项目分解为识读组合体三视图、绘制基本体三视图、绘制组合体三视图和标注组合体尺寸四个任务。其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分析三投影体系和三视图,掌握点、线、面的投影规律,能熟练绘制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及表面取点、取线,正确分析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并加以绘制和尺寸标注。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明确项目目标、项目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做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热情高涨,积极地投入到项目中来。

3.2 设立项目小组,制订实施计划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將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小组的独立学习探究,在组长的领导下制订项目计划以及实施方案。与此同时,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把握好课堂的整体教学气氛,注意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及时指导具体绘图细节,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最后通过几个小组间的合作交流、讨论研究,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得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结论,让学生形成自己独有的实践体验。

3.3 展示成果,多样评价总结

对项目实行自我评估是一休化项目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在完成机械制图之后,教师可以讲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评价和讨论,教师也可以对小组的成果进行点评,学生也可以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自评。通过这种评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能够取长补短,还能解决一些学习上所出现的共性问题。

4 结语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改革、不断提高的过程,只要我们认真对待、科学操作、坚韧不拔,就一定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李莹.谈如何提高《机械制图》课堂效率[J].中国西部科技,2012,11(11):72-73.

[2] 王晓岩.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1):85.

[3] 吴勤保,张户芳.在制图课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9):51.

[4] 李熊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一体化教学模式高职院校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系统化教学改革实践
士官教学中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对中职电工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几点探讨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