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荷马史诗的宇宙时间观

2017-11-08程谷雨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9期
关键词:伊利亚特荷马史诗荷马

程谷雨

摘 要:世界文学史上,古代希腊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在西方是最著名的史诗。本文通过对《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作品的分析,来阐述荷马史诗如何论述宇宙时间观的。

关键词:荷马史诗;宇宙时间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1

一、引言

史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古老且宏伟的,它记录着人类从语言到文字的过渡,对于人类文明的概括是形象且宏观的。史诗还可以被称作启示录,记录着人类对于自身文明的各种反思。在宏观层面上,史诗对于人类历史进行着探索,对于自身命运进行着探索,同时展示着人性精神。对于民族战争,自然与人性,史诗都在更宏观的角度下记录着各民族。

在公元前9世纪或公元前8世纪的最末期,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问世了。《奥德赛》要比《伊利亚特》晚数十年。作为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在两部史诗所展现的是“英雄时代”,即米诺斯-迈锡尼时代。公元前8世纪是希腊古典文明的奠基时期,荷马史诗的历史就是西方文学的历史,古希腊文化乃至整个西方思想历程的大门都是由此才打开的。荷马因此被称作西方文明之父。

二、荷马史诗的宇宙时间观

人类和神类有别,在某些方面甚至迥然不同,而二者之间最典型意义且不可互换的区别性特征就是人会死,而神则不仅可以永生,而且事实上神也在史诗里充满自豪感地享受着他们的永生。神不会死,也不能死。神的族类属性规定了她只能不死。永生,这种凡人求之不得而不可得的事情,对于神来说则是无论他们愿不愿意都必须接受的属性,亦即他们的“命运”。神拥有着不死的属性,这是他们优越感的来源,神之所以能够高高在上藐视凡人,就是因为他们可以享受永生,对于人类的生存与死亡是不屑一顾的,这是神的资本。

图丢斯之子忘记了自己的凡俗身份,妄想企图多次进逼,当进行到第四次的时候,阿波罗就对他进行了警告,不要妄想自己能成为神,企图与神来进行一场高低对决。“神和人不属于同一个族类,神灵永生,而凡人踏走泥土”。神和人是有根本区别的,这种根本区别就在于神是不会死的,在对时间的占有上,神是有着绝对优势的,拿长生的、不死的神和会死的凡人相比较,其结果鲜明无比。人终究都是会死的,这一观点正是希腊人悲剧意识的起点,同时又在他们的人生哲学方面形成核心。希腊人相信,生命的最高形式是可以或应该能够长存的,他们在神的生存中找到了解析并证明这一观点过硬的理由。人们说话办事,应该合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人的行为和所受到的给予,都应该与他的“部分”或“命运”相配称。

命运还有另外一层更加诡异更加神奇的含义,连感性的神谕也无法相比,这就是命运,它潜藏在各位神谕的背后,连他们也无法抗拒。在古希腊,诸位英雄们的命运通常是由神的诅咒或者是由神谕决定的,诸位英雄的自由意志背后潜在的不可违背的必然性是由神的自由意志构成的,这些都体现在希腊悲剧当中。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当中就曾这样描述,在与狄俄墨得斯阵前交战时格劳科斯就曾感叹人类的生命就像树上叶子的短暂生长,春生秋落,纵然生生不息。这样的人生哲理可以说对穷人、对英雄都是具有普遍的参考性的。人生都是短暂的,即使是英雄世家也得接受年轻一辈的不断成长,而前辈的年龄的衰老和死亡,接受这命运安排的新老更替。人之命运的中止即为死亡,而死亡的实现即为兑现了人的命运;命运与死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合力主宰着人的生命(的中止),决定着人生的悲苦,以他们的方式无所顾忌地嘲弄着人的渺小。

希腊人认知世界的理性精神,就其初始形态而言,发轫于荷马史诗。在荷马看来,作为普通的凡人就应该清楚地认命,坚守凡人的本体属性,不要做什么非分之想,更不要有成为仙人的非分念头。人不是神,不具备成神的命运。不死是神的属性,却与人的命运无关。因此可以说渴望长生不死那是绝对有背人的命运的,它不是人的正常体现。这样的想法可以说在认识论上是一种睿智,不奢望长生不老可以帮助人们断掉一些非分的想法,不做试图成仙的蠢事。后世的西方君主继承了这样的神学,很少有热切想要长生不老想成仙的想法。永生不是可以通过奢望实现的,永生的神从不奢望自己长生不老。

三、结言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所记录的年代是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时期,在这两部作品中所描写的宇宙时间观不难看出,一方面处于那个时代的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是不够科学也不够充分的,在人类眼中,神是神圣且无限的,神也是不灭的,但与此相反,人类的生命轨迹却是易逝的、短暂的且是有限的,当人类死亡的时候来临那么他的命运也就中止了。由此可以得出人类就是要顺乎宇宙的自然法则和自然规律,这才是明智的。

另外一个方面,神的属性才能有不死,但人类却不是神,不可能拥有成神的那种命运。作为凡人就应该遵从自己的属性,不要做任何非分之想,更不可以有成仙的想法。这样的想法也被后世神学所继承。

參考文献:

[1][法]皮埃尔·维达尔—纳杰. 荷马的世界[M].王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程志敏.荷马史诗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陈中梅.荷马的启示--从命运观到认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伊利亚特荷马史诗荷马
生态美与人物美的交融:论《格萨尔史诗》与《荷马史诗》的人物塑造
《伊利亚特》背后的命运解读
倾城倾国的“无耻人”
浅析《荷马史诗》中女性的依附地位
性别视角下人物形象审美差异化分析——以《伊利亚特》为例
伊利亚特的故事(选页)
《伊利亚特》中英雄荣誉观的体现
尼采巴赛尔时期的荷马研究
尼采巴赛尔时期的荷马研究
博学而又生动的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