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改进

2017-11-07董景礼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吊瓶硝酸注射器

董景礼

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是鲁科版《化学1》中探究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针对该实验存在的诸多缺陷,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相关改进,现分享如下。

1问题的提出

教材中的实验是按照图1来进行的。

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铜与浓稀硝酸的实验分开做,操作费时、费药品;二是铜和稀硝酸的反应没有隔绝空气,很难观察到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的过程;三是反应产生的NO2、NO会逸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克服以上弊端,同时有利于学生对浓度不同的硝酸氧化性不同的理解,我们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改进。

2改進的目的

通过实验的改进,进行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现象和反应产物的对比,使学生增强对浓、稀硝酸氧化性不同的理解;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培养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3实验改进及特点

选取常见的医疗器械改进装置:选取100mL医用玻璃吊瓶1只、5mL注射器1只(配细针头)、5mL注射器外筒1只(配粗针头),装配成图2所示的装置。

改进后的实验,将铜与浓稀硝酸两个实验有效整合,实验器材简单,操作简便、药品用量少,现象对比鲜明;实验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能观察到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气体的过程,实现了NO与NO2的转化,实验效果很好;尾气处理科学、环保,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4实验步骤及结论

4.1实验用品

药品:铜片、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

仪器用品:100ml玻璃吊瓶1只,5ml注射器2只,20ml注射剂4只。

4.2实验步骤和现象

4.2.1铜与浓硝酸的反应

向玻璃吊瓶中加入一定量铜片,盖紧橡皮塞。用5ml注射器抽取3ml浓硝酸注入玻璃吊瓶中,观察实验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

4.2.2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相互转化

待玻璃吊瓶内充满红棕色气体时,用注射器抽出一定量气体,然后再抽入一定量水,充分振荡。待红棕色全部消失,将注射器针头向上,再吸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红棕色气体变为无色;无色气体又变为红棕色)。

4.2.3溶液酸性的检验

将4.2.2中注射器内的少量溶液注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4.2.4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用注射器向玻璃吊瓶中注入一定量蒸馏水,将浓硝酸稀释,充分振荡,观察现象(铜片表面有无色气泡产生,生成无色气体)。

4.2.5对无色气体的检验

用注射器再抽出一定量无色气体,然后抽入一定量空气(气体由无色变成了红棕色)。

4.2.6尾气处理

用注射器向玻璃吊瓶中注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用注射器注入足量空气,直至红棕色气体全部消失且出现蓝色絮状沉淀,则氮氧化物反应完全。同时将前面注射器中的气体及液体也缓慢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实现对尾气的科学处理。

4.3实验结论

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且浓度不同的硝酸氧化性不同,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硝酸的氧化性越强。

反应方程式为:Cu + 4HNO3(浓)= Cu(NO3)2 + 2NO2 ↑+2H2O ;3NO2 + H2O = 2HNO3 + NO ;2NO+O2 = 2NO2;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 4H2O 。

5问题及思考

该装置具有多用途,还可以进行SO2、H2S、Cl2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等,但是在该实验中,铜片、浓硝酸的用量以及浓硝酸稀释时水的用量都要反复探究,因此实验的再现性有待进一步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吊瓶硝酸注射器
用错注射器,西班牙浪费上万剂疫苗
“吊瓶医生”
透视硝酸核心聚焦命题考点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注射出来的画
易移动吊瓶支架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用生命做“学霸”?
例析中学化学中对硝酸强氧化性的
感冒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