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少儿民族器乐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2017-11-07郑丹

艺术评鉴 2017年18期
关键词:民族乐器少儿教学方式

郑丹

摘要:新时代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以及精神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人们为了更好地完善自身的精神生活,往往会通过民族器乐来丰富精神生活,所以在少儿时期培养儿童民族乐器的爱好,能够很大程度上丰富少儿时期的精神生活。因此在少儿民族乐器教学过程当中,找到适合儿童开展民族器乐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促进少儿对民族乐器学习的热情之下,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少儿时期孩子的精神面貌。

关键词:少儿 民族乐器 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8-0097-02

一、示例法

在少儿民族器乐教学过程当中,一开始在课程教学开展之前,应该对全体学生进行民族器乐示范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整体上对民族乐器课程进行大致地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为学生表演一首乐曲之后,在这个示范过程中对乐曲中涉及的器乐知识进行讲解。众所周知,每个年龄段的人们在学习民族器乐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诸多问题,如果一味的要求自觉去学习民族器乐的相关知识以及弹奏方法,那将会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同时在弹奏民族器乐过程中的技巧提升也会十分缓慢,所以说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少儿阶段民族器乐教师应该做好弹奏示范工作。首先应当整体上为学生弹奏一曲乐曲,进而进一步对学生进行乐曲弹奏整个过程的讲解。民族器乐老师在进行讲解过程当中,要用风趣生动的语言进行弹奏过程的讲解,并且一定要保证在弹奏示范过程中能够达到乐曲弹奏的要求,在最大程度上给予学生学习弹奏乐曲的自信心,老师耐心的对整个弹奏过程进行细致讲解。其次,一开始学生弹奏乐曲时需要按照视谱进行学习和弹奏,从长计议,这种依赖视谱的方法严重阻碍少儿对乐曲弹奏技能的提升。所以,应当杜绝学生过分依赖视谱进行乐曲弹奏,要在其他方面来强化儿童的视觉能力和模仿能力,同时训练他们的听力能力。老师在示范过程中,一开始可以慢节奏的进行视谱弹奏,随着学生对示范过程熟悉之后,老师要帮助学生避免过于依赖视谱弹奏。

二、认知法

直接能够作用于人的心灵是音乐最大的一个特征,而图像符号和文字符号往往需要通过进行一定的转化间接性作用于人的心灵。在音乐练习过程当中,能够帮助人们实现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性发展,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提升耐力和毅力。因为音高、旋律、音量、节奏的不同,要求学生必须要亲手进行操作,手臂、手指、身体、双手各个部位都需要进行协调的配合,是很多其他科学文化知识教学过程中所不存在的。社会很多学者发现,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儿童在进行民族乐器弹奏过程当中,弹奏的基础必须要牢牢掌握住乐谱,这还能够提升少儿的记忆能力,比如说听觉记忆、视觉记忆和肌肉记忆。儿童在用民族器乐弹奏曲子过程中,需要儿童进行多种记忆方式来牢牢掌握乐谱中的内容,所以说这是一种综合性记忆方式,形象思维中掺杂逻辑思维,对儿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强化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就音乐本身来讲,不同文化标准不同、职业不同、人生观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对相同的乐曲在感受和理解上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儿童阶段进行演奏乐曲和欣赏乐曲,能够为儿童提供一个轻松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想象空间,从而能够激发儿童创造力和想象力,再将乐谱进行弹奏过程当中,在合奏和独奏中,对于提升儿童适应能力和组织能力提供了保障。

三、激发法

新时代对于不同阶段教学领域,都十分倡导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点燃对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启发意识,能够在老师给予一定指导之后,对问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热情。在儿童民族器乐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应当以启发学生为重要发展目标,老师的教学意图能够被学生快速理解,这样对于学生快速融入到学习过程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比喻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去理解教学的内容,利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在课堂上进行趣味性的对比,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所学的知识和练琴的实际工作以及老师的语言能力可以相结合到一起。另外,当儿童在弹奏过程中已经具备一定能力之后,可以弹奏一些简单的小乐曲时,在这个环节,老师可以进行启发式的提示,帮助学生在乐曲处理方法和内涵理解上能够快速领悟。比如说老师在讲解二胡乐曲《童话》时,这个弹奏的过程是激昂振奋的情绪,人们更加渴求社会进步,人们对光明追求的急切心情,在这首曲子进行讲解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趣味性的事例来启发学生对这激昂振奋的心情加以理解,从而实现心灵与身体的交融体会。

四、逐步法

对于少儿阶段教学,要想将复杂的教学内容让少儿理解,就需要有计划的规划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开始,老师需要将简单的弹奏方法耐心地进行讲解,通过儿童喜欢的方式来激发对民族器乐弹奏的热情,重点把握节奏和音准,实现稳中求进的学习策略,不忙于追求速度,而要实现循环渐进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少儿能够不练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掌握不好的少儿来讲,其原因主要是受急躁、焦灼、畏惧、忧虑等消极情绪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够专心听讲和学习,所以老师应当重点对少儿进行良好心理素质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工作,强化少儿的感觉训练,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手段,帮助少儿提升灵敏度和感觉性。还有就是当少儿能够使用民族器乐进行弹奏曲子时,应当让学生实现一种忘我的弹奏境界。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表现能力,老师还应该强化学生气息调整工作,因为在整个乐曲弹奏过程当中,气息尤为重要。弹奏过程当中的力度和动作都需要有不同气息的表现来完成,所以说,合理的运用气息的力度和强度,对于弹奏整个过程音乐表现、演奏技巧以及情感抒发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另外还要考虑少儿在弹奏过程中的耐力问题。针对耐力较弱的少儿来讲,在弹奏时间上要尽量缩短一些,其重点教学工作主要放在学生弹奏过程中的集中力表现上,能够让学生在训练和学习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五、应用法

用刺激的形式来激发少儿的自尊心和进取心,可以为少儿提供一定的演奏平台。为了达到他们认真表演的要求,可以让学校领导来看他们的演奏,这样一来,就能让少儿全身心的投入到表演过程中,还可以让少儿的父母来观看演奏,家长都会十分自豪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如此大的进步以及在表演上的天赋,这种夸奖和奖励落到少儿身上,能够成为少儿一直进取的内在动力。还有就是在弹奏过程当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同时练习一首曲子,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比赛,对于表现优异的少儿进行一定的鼓励和奖励,通过为少儿提供更多的表演平台,能够帮助他们在乐曲的熟练程度以及演奏方法实现熟练掌握。如果在少儿时期让学生体会到乐器的美妙,对于少儿阶段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尤为重要。在少儿阶段民族器乐学习过程当中,老师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创造一个富有趣味、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鼓动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弹奏的技巧和方法,对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鼓励和奖励,同时要规范少儿学生在演奏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认真耐心的去讲解每首曲子的弹奏方法以及情感表达。对于少儿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心,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演奏过程当中的各种困难,从而提高教学的理想效果。

六、激励法

老师对少儿学生进行民族器乐教学过程当中,要重点落实到演奏的方法和技巧,耐心地为少儿学生解决演奏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在这些工作高质量完成之后,老师可以向学校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让学校为少儿学生提供一个演出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演奏机会。例如在各种文化系列的校园活动中,特别是学校注重的儿童节文艺演出活动、雷锋纪念日、教师节、日常班级活动等,利用这些校园活动为少儿学生提供一个演奏机会,让他们能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演奏方法以及演奏技巧实践到真正的演出中。一些表现优秀的演奏少儿学生,鼓励他们去参加区举办的少儿文化艺术活动、市举办的文艺汇演活动、市级各类文化艺术赛事以及文化广场演出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各种少儿演奏活动,对于少儿学生积累更多舞台表演经验以及技能的提升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对于不同的演奏环境出现的困难都能坦然面对,这样一来,还能大幅度提升少儿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所以说,当少儿学生熟练掌握好民族器乐弹奏方法和弹奏技巧时,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演奏平台,让他们能够在社会以及学校多种文化活动平台上进行演奏,帮助少儿学生积累更多的演奏经验,同时还能够提升少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对于当下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七、结语

总而言之,在少儿阶段民族器乐教学过程中,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思想来激发学生对演奏的积极性,老师要持有耐心对少儿学生进行演奏知识的讲解,让少儿学生熟练掌握演奏知识,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对当下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邢丽萍.浅谈民族乐器启蒙教育的创新方法[J].大舞台,2012,(06).

[2]胡小莉.少年兒童二胡教学的思考[J].铜陵学院学报,2010,(05).

[3]肖梅.少年二胡教育中的文化价值论——兼谈少年二胡的教学方法[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猜你喜欢

民族乐器少儿教学方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民族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美术教育中少儿绘画情感激发的探索与实践
沈阳市少儿游泳运动员比赛中常见犯规动作的调查与分析
少儿声乐教学的三点建议
如何培养孩子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漫话中国民间乐器的性格
丰富多彩的民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