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民族音乐思维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与改革

2017-11-07关婷婷

艺术评鉴 2017年18期
关键词:视唱练耳高校改革

关婷婷

摘要:民族音乐思维对高校视唱练耳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此,在高校的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就要合理地渗透民族音乐元素,全面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思维,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全面了解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其对传统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更好地发扬与继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本文分析了民族音乐思维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并且提出有效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民族音乐思维 高校 视唱练耳 应用 改革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8-0092-02

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主要是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创造能力、音乐理解能力与视听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其不仅包含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而且也包括音乐文化。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实现对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不断优化与完善,要注重多元化的教学,要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合理地渗透民族音乐史,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传统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掌握民族文化的深远内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思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有效地推动我国民族音乐的弘扬与发展。

一、民族音乐思维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分析

(一)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高校师资力量的强弱会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与整体效果。所以,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思维,那么就要求教师能够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要求任课教师不但能够充分地胜任视听练耳教学工作,而且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传统音乐,只有如此,才可以在高校的视唱练耳教学中更好地渗透民族音乐文化。但是,当前高校现有的视唱练耳教师均是在西洋音乐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其往往可以比较熟练地借助于欧洲的视唱练耳教育理论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其长时间都会受到西方音乐的熏陶,其具有的民族音乐意识较为薄弱[1]。因此,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就难以采用比较传统的民族音乐元素较为高效、科学的开展教学活动,有效地实现对大学生民族音乐思维的培养教育。

(二)学生缺乏对视唱练耳教学的合理认知

当前,大学生对视唱练耳教学的认知还存在误差,对此门课程给予重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达到应试的目的,却尚未充分认识到此门学科在实践中具有的重要价值。因此,一些学生对视唱练耳教学的兴趣不足,甚至一些学生会对此门学科产生畏惧心理。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点:首先,课程的趣味性不足,因此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甚至会产生反感;其次,此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音乐技能方面展开的,越发展到后期,教学的技术性就会越强,学生就会面临着更大的学习难度,甚至于会远远超出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进而造成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三)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的了解不足

当前,在高等院校课程设计方面,通常都是注重西洋调式音感的训练。在大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听觉能力等基本发展成型,假如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同时加入民族音乐调式,极易造成学生对两种音乐元素发生混淆,无法进行准确分辨。除此以外,也会大大增加学习的难度,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在此状况下,就会造成学生对传统音乐的了解甚少。例如,对于地方民谣而言,许多大学生可以唱出其当地的民谣,但是对其他地区的民谣却了解较少[2]。

二、加强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民族音乐思维应用改革的策略

(一)增强民族音乐元素在教学中的比例

长时间以来,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一直采用的都是西方传统的教学体系,尽管这些西方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为我国音乐的基础教育发挥了推动作用,但是长时间在高等院校视唱练耳教学中采用单一的西方音乐元素也会严重阻碍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影响到学生民族音乐思维的培养。当前,在教育教学中也在提倡多元化教学,所以要在高校的视唱练耳教学中增加更多的民族音乐素材,增加民族音乐元素的比例,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与优化,帮助学生树立更强的民族文化理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思维,推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例如,在教学中演唱曲目以前,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深入地介绍与分析曲目,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如此一来,学生在视听曲目的时候,不但可以注重节奏以及音高等,而且可以更加充分了解民族文化,能够树立多元化的音乐价值观,可以充分地体会到民族音乐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喜爱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树立良好的民族音乐思维,提升其综合音乐素养。

(二)优化教学结构

当前,我国国民的思维中充分渗透了中西结合理念。在高校的视唱练耳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民族音乐思维的培养,并非是对西洋音乐思维的排斥,而是希望可以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对音乐背景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把握,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因此,为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思维,那么就要对当前现有的教学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创新。第一,要充分夯实学生的西洋调式音感基本功,在此前提下,再科学合理地渗透传统音乐元素,这样才能使得二者得到有机的融合;第二,要优化教学模式,积极地采用个体辅导制以及班级授课制二者结合的教学形式[3],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与个体差异,開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第三,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与思考机会。由于学生在课后很少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留下一些时间,使其进行思考与总结,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对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学生民族音乐思维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教师要具备深厚的音乐功底,具备良好的音乐知识架构,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民族音乐知识,努力提升自身的民族音乐素养。在全世界范围内,人们都广泛地认可中国传统音乐具有很多的种类,然而当前又有几个音乐教师可以对中国的传统音乐做到如数家珍。所以,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高校的教师就要积极地学习中国的传统乐器。此外,高校也要注重对教师民族音乐思维的训练,使其可以具备良好的民族音乐素养,掌握更多的中国传统乐器。另外,教师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更多的民俗活动,进而获得更多中国本土音乐的熏陶,更好地培养自身的民族音乐思维,提升其民族音乐文化修养[4]。

(四)积极开展民族音乐活动

为了在高校視唱练耳教学中更加科学合理地融入民族音乐元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思维,那么教师就要带领学生积极地开展民族音乐会,实现对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个人的引导与主导作用,对于视唱练耳教学而言,其主要目的即为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多元化的音乐人才。所以,教师就要充分注重民族音乐教学,积极地开展具有很强专业性的课题,组织并且引导学生可以把技能训练逐渐转换成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活动。例如,可以带领学生积极地开展视唱练耳课外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使其可以将使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教师要在音乐活动中合理地发展与渗透民族音乐文化,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组建民歌乐团,带领学生演奏一些民族乐器,例如二胡与琵琶等;也可结合具体状况组建合唱团,组织学生对民族乐器进行练习;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建立民族舞蹈队,带领学生学习各种不同类型的民族舞蹈,使其充分体会到我国不同民族具备的民族文化,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5]。通过音乐活动的举办,可以创设出比较良好的音乐氛围,进而帮助学生更加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良好传承与发扬。

总而言之,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民族音乐思维,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与音乐鉴赏能力,有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感,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高校的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就要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分析各种问题,使得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得到不断优化,合理地渗透民族音乐思维,进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充分发扬与继承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史建华,董巾源.试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思维[J].音乐时空,2016,(05):142-143.

[2]王昕.分析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思维[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5X).

[3]游姣婧.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研究——以视唱练耳课程为例[J].大观,2016,(02).

[4]荆晶.高校视唱练耳教学和民族音乐的有机结合[J].山海经:故事,2015,(10).

[5]陈曼倚.高校视唱练耳教学运用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分析[J].戏剧之家,2015,(15):90.

猜你喜欢

视唱练耳高校改革
运用多媒体加强高考生音乐视唱练耳辅导的几点认识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