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孔树脂吸附废水中氯离子的正交实验研究

2017-11-07刘兰周明清王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茂名525000

化工管理 2017年25期
关键词:大孔氯离子吸附剂

刘兰 周明清 王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大孔树脂吸附废水中氯离子的正交实验研究

刘兰 周明清 王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本文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氯离子,利用正交实验对H-103大孔树脂对废水中的氯离子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进行研究。静态吸附正交实验表明,吸附时间为关键影响因素,2.50g吸附剂用量,35r/min搅拌速率,20min吸附时间为最优组合,氯离子脱除率可达95.00%。动态吸附正交实验表明,吸附剂用量为关键影响因素,60min吸附时间、6.00g树脂质量为最优吸附条件,废水中氯离子脱除率达到95.58%。

H-103大孔树脂;氯离子;静态吸附;动态吸附;正交实验

氯离子容易对工业设备中的管罐、管板等地方造成严重腐蚀,另外氯离子还可与其他阴离子协同腐蚀钢材,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这不仅对设备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还会危及人身和环境安全[1,2]。此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氯离子含量较高,如不加治理直接排入水体,将严重危害水环境、破坏水体的自然生态平衡,影响人类健康[3,4]。

目前氯离子去除方法有很多[5,6,7,8],吸附法是其中较重要的一类方法。大孔树脂具有多孔性结构而具筛选性,同时可通过表面吸附、表面电性或形成氢键而具吸附性[9,10]。本文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氯离子,利用正交实验对H-103大孔树脂对废水中的氯离子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进行研究,确定吸附的关键影响因素和最优的吸附条件。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1)主要试剂及药品:H-103大孔树脂,南京大学研制;氯化钠,分析纯,无锡润利化学有限公司;硝酸银,分析纯,上海邦成化工有限公司;氢氧化钠,分析纯,上海邦成化工有限公司;铬酸钾,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主要仪器:集热式磁力搅拌器,常州澳华仪器有限公司;蠕动泵,上海娥江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 数据分析与讨论

单因素实验由于考虑的因素少,试验的设计、实施和分析都比较简单;正交试验可以用部分试验来代替全面试验,通过对部分试验结果的分析来了解全面试验的情况,因此正交实验能更有效、更快速的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11,12]。

2.1 静态吸附的正交试验

取预处理后的树脂放入锥形瓶中,加入含氯离子废水,恒温振荡使树脂与废水充分接触 ,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测定氯离子浓度,计算氯离子脱除率。

正交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设计如表1:

表1 因素水平设计

按表1因素水平设计正交实验,测定氯离子浓度并计算氯离子脱除率数据如表2:

表2 静态吸附正交试验结果

根据极差的大小排列出H-103大孔树脂吸附氯离子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接着找出Ki最大所对应的条件为最优水平。由上表可知,吸附时间是静态吸附中影响氯离子脱除率的关键因素,最优实验组合为2.50g吸附剂用量,35r/min搅拌速率,20min吸附时间,该实验条件下氯离子脱除率可达到95.00%。

2.2 动态吸附的正交试验

在离子交换柱内装填树脂,废水经交换柱后,取样用硝酸银标准液滴定,计算氯离子脱除率。

在之前的动态吸附单因素结果分析中,温度和液体流量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小,因此本次正交试验采用二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设计如表3:

表3 因素水平设计

按表3因素水平设计正交实验,测定氯离子浓度并计算氯离子脱除率数据如表4:

根据静态吸附正交试验的数据处理方法,吸附剂用量的极差大于反应时间的极差,吸附剂用量为关键影响因素;最优实验组合为60min吸附时间与6.00g吸附剂用量,在此条件下的氯离子脱除率为95.68%。

3 结语

(1)静态吸附实验进行三水平三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确定了吸附时间为关键影响因素。(2)静态吸附正交实验表明,2.50g吸附剂用量,35r/min搅拌速率,20min吸附时间为最优组合,最佳吸附中氯离子脱除率达95.00%。(3)动态吸附进行了两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了吸附剂用量为关键影响因素。(4)动态吸附正交实验表明,60min吸附时间、6.00g树脂质量为最优吸附条件,废水中氯离子脱除率达到95.58%。

表4 动态吸附的正交试验

[1]槐抗抗.一种抗氯离子腐蚀的水性丙烯酸树脂涂料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

[2]宋波,王安.工业废水中氯离子去除技术的综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8):81-82.

[3]杨成刚.氯碱化工综合废水处理及回用利用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6(09):70-71.

[4]武杰,柴涛,房亚玲.高氯含量废水中氯离子的去除研究[J].现代化工,2016,(04):101-103.

[5]韩文红.高氯离子废水处理材料制备及应用进展[J].广东化工,2016,(15):154-156.

[6]杨涛,刘发强.超高石灰铝法脱除废水中氯离子的影响因素分析[J].石化技术与应用,2017(01):37-39+47.

[7]张凯,李斌,梅越民.超高石灰铝法去除水中氯离子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2):105-106.

[8]李志敏,凤颀,张连红,梁红玉,张悦,杨敏.纳米水滑石的结构表征及其对氯离子的吸附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06):998-1003.

[9]化娜丽,路帅,赵东风,卢磊,张钦辉.离子交换去除炼厂难降解废水中氯离子的静态实验研究[J].无机盐工业,2015,(11):66-69.

[10]程银芳,陈芳.离子交换树脂对环氧丙烷皂化废水中氯离子吸附的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09):51-54.

[11]蒋红斌,张凯,余全智,唐红军,张海柱,杨永安.正交实验在水质四乙基铅测定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影响评价,2017,(01):89-92.

[12]蒋红斌,张凯,杨永安,张海柱.正交实验在环境监测和分析中的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16,(02):149-152.

刘兰(1981-),女,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室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大孔氯离子吸附剂
固体吸附剂脱除烟气中SOx/NOx的研究进展
不同氯盐溶液中钙矾石与氯离子结合的研究
用于空气CO2捕集的变湿再生吸附剂的筛选与特性研究
大孔ZIF-67及其超薄衍生物的光催化CO2还原研究
烟煤烟气吸附剂脱汞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决明子总蒽醌工艺
大孔镗刀的设计
掺杂Mg、La对高温CO2钙基吸附剂循环特性的影响
意外之后的意外
海洋水下区纤维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