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陆与香港地区、美国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比较探究

2017-11-06曹美丽

卷宗 2017年29期
关键词:案主守则社会工作者

曹美丽

摘 要:本文将对我国大陆与香港地区、美国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更好地加快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

关键字: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

在实务工作中,伦理所发挥的是指导、教育和强制的作用。“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是道德的社会工作实践的指南、评估实践活动的道德性的标准、强制执行社会工作伦理学和审判起诉不道德行为的依据”。徐震、林万亿先生将一个完整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应当包括六个方面:社会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态度,社会工作人员对案主的道德责任,社会工作人员对同僚的道德责任,社会工作人员对专业的道德责任,社会工作人员对机构的道德责任,社会工作人员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1 美国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概述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1996),它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较系统和完备,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社会工作职业伦理守则。美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准则将概括为:服务,社会公正,个人的价值和尊严,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正直,能力。专业伦理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专业有义务说明它的基本价值、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伦理守则阐述价值、原则与标准,以指引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守则阐明了社会工作专业自身的标准,得以评估社会工作者是否有违反职业伦理的行为。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有标准的程序来裁定对其会员的投诉。

2 香港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概述

香港地区是在行业立法基础上,由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等行业积极组织动员社会服务机构商讨形成社会工作者职业守则。《注册社会工作工作守则》对社会工作者与其服务对象,同工、机构、专业及社会等建立专业关系时的道德行为标准进行了系列规定,其应用范围包括社会工作者以职业身份所从事的一切有关活动,更为可贵的是,基于该守则和专业实践的,香港社会工作注册局还精心制作了系统和完整的“注册社会工作者工作手册视听教材”,为社会工作者学习提供了参考,且传播性强。

香港的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可以概括为:社工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价值和尊严,并不因任何人的家庭背景、种族、国籍﹑性别、性倾向、年龄、家庭岗位、信仰、政治观念、智能、体能、社会及经济地位、或对社会的贡献不同而有所分别;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质,因而有责任鼓励及协助个人在顾及他人权益的情况下实现自我;社工有责任维护人权及促进社会公义;

3 中国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概述

该指引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民政部2012年公布的,其目的是为了加强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保证社会工作者正确履行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职责。指引共分为总则,尊重服务对象、全心全意服务,信任支持同事、促进共同成长,践行专业使命、促进机构发展,提升专业能力、维护专业形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增进社会福祉,附则等七个章节,共二十四条。

4 我国大陆与香港地区、美国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比较

(一)我国大陆与香港地区、美国的社会工作伦理共性

各国各地区在形成系统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时,都有大致相似的领域和相关期许,如中国和美国都是从案主、同事、实务机构、专人人员以及广大社会等角度提出了不同的伦理标准。这些标准,有的在专业行为的指引上具有强制性,有的则是被热切期望。每项具有强制性的程度是由负责处理违反伦理事件的人员所做的专业判断。

我国大陆与香港地区、美国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区别:

1.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美国社会工作伦理的价值基础差异较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共产主义的社会政治信仰,而西方社会工作伦理的价值基础是新教伦理、人文民主主义和社会福利思想。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道德观,而美国社会工作伦理则坚持“人的独立性”原则。

2.我国大陆与美国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伦理标准不同

美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最后一个部分也是篇幅最大的部分,收录了155条明确的伦理标准。这些伦理标准与所有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活动有关,用以指导社工的行为操守,并提供裁决有关NASW成员各种伦理申诉问题的基础。这些标准涉及六大范畴:社工对案主的伦理责任、社工对同事的伦理责任、社工对实务机构的伦理责任、社工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社工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社工对社会全体的伦理责任。

在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中,一些基本原则和取向如“案主自决”、“平等”等都是来自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在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中,社会工作者要避免向案主建议应该做什么,而应该将选择权交给案主。同时社会工作者要鼓励案主澄清和掌握自己的需要、情感。要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这里反映了社会工作手法的背后伦理价值标准,即相信人有能力和权利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作出符合自己的选择。这样的社会工作原则,当运用到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服务对象时,显然会出现一些文化上的冲突。如有些服务对象会很在乎与其社群的关系,或者有太多的承担,在他的生命中关系或顾及他人是最重要的,甚至把关注他人及社会视为一种道德实践。在这种情况下,个人与他所属社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如果社会工作者过于强调案主自身的情绪满足或权益实现,忽视了案主与社群关系的这种文化脉络,可能会导致救助工作遭到失败。另外,中国人的情感較为内敛,不善于表达。这与西方人外向型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有较大差异。所以,在中国推行社会工作时就会遇到文化上的冲突,导致目标的无法实现。

2.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侧重点不同

在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伦理道德上,香港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社工首要的责任是对服务对象负责。社工有责任让服务对象知悉本身的权利及协助他们获得适切的服务,且应尽量使服务对象明白接受服务所要作出的承担与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参考文献

[1]罗肖泉.践行社会正义: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研究[M].北京,科学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2).

[2]徐震.当代社会工作[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2,第564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案主守则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退休者七个理财守则
个案:发挥“家一校一社”联动作用实现全方位的关注与支援
浅析实施案主自决的困境及其对策
重掌生活主导权
——认知行为治疗介入精神障碍康复案例
雾霾天健康守则
社会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激励因素研究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