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水电站厂房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2017-11-06陈海龙

卷宗 2017年29期
关键词:技术措施混凝土

陈海龙

摘 要:基于混凝土材料的特点优势,在水电站厂房工程建设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施工、管理、质量均符合工程需求。本文以某厂房为例,分析了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流程和技术应用,并强调了有关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水电站厂房;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措施

混凝土的性能非常符合大型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在水电站厂房施工中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与使用。进行水电站厂房混凝土施工时,应注意施工的工艺流程、技术要点,并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充分发挥混凝土技术的优越性,确保水电站厂房工程质量达标。

1 工程叙述

某水电站高60.14米,长为187米,宽为43米。待建设项目分别是尾水渠和装卸室,尾水渠上部段位平直相交,河流长为49.6米,下部段位两边坡度比为2:3,靠近中央部位建设防护墙,以混凝土材料为主。厂房分为主副两组,按照标准主房高度应为45米,宽度为27.1米,副房高度应为29.8米,宽度为22.4米,副厂房建设于主厂房的下游位置,安装室位于中控室的左侧,柱、梁、板是其主要结构。尾水管群铺设于距机组40米差距的范围内,主要有三个需要建设的项目,分别是散水管、肘部管以及尖型管。目前,该厂房混凝土施工完毕,累计消耗钢材达1.8万吨,混凝土材料达24.5万立方米,工程质量验收情况评定为优秀,优秀率高达百分之97。

2 水电站厂房混凝土浇筑施工流程

(一)分层施工

前期首先应该做好水电站厂房的施工层次划分,应结合该建筑的主要结构及各部位尺寸大小进行,有关柱、梁以及板面的层次高度可以是1米至5米不等,建筑层间的高度为0.8米至3.5米。

(二)浇筑流程

混凝土浇筑施工流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属于工程结构施工,首先是主厂房的上方以及外围,利用圆筒设备和材料泵对厂房底部、连接上下游的工事、顶部排架进行围护,加强流水下游的防护能力。其次,有關副厂房的施工应遵循设计原则和图纸,施工时按照底部到顶部这样的顺序,并确保底部混凝土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合理施工。尾水渠的闸墩位置利用圆筒设备打出一条通道,遵循先边墙、后底板的浇筑流程。

第二阶段,确保在低水防护设施到位的前提下进行边墙施工,其流程是右边墙、底板、左边墙这样一个施工顺序。对于混凝土泵的选择,一般认为HB60为最佳,结合圆筒设备进行施工,圆筒设施拆除后方可执行底板的浇筑操作。

3 水电站厂房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一)加强材料管理

如水泥、钢绞线、砂石等水电站厂房工程材料应加强质量验收,要求材料生产商出具材料资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确保材料规格、型号、名称符合施工标准。砂石等即将用于配比的原材料进行科学水洗后保持洁净度,并进行筛网过滤。上述材料硬度高、质量大,相应的存放位置不能太过柔软,禁止将材料完全暴露存放,如有需要可搭棚或是进行覆盖处理。对于钢材料,一方面要避免出现腐蚀迹象,保证处于通风良好的部位,并且不能在地面存放,可设置超过60厘米的支架,将钢材料置于上方。砂体、石料经过滤化处理后存放于遮风挡雨的环境中。各种材料做出标记,按类别、规格细致存放。

(二)控制材料配比

混凝土施工的关键之处就在于能否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相关人员应时刻关注配比过程,一旦发现砂体、石料和水分不符合施工标准,必须立刻对三者进行重新测量调配,特别是砂石的称量需要保证精确度,避免利用体积计算法进行称量。混凝土在配比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搅拌时间,一般要求不低于4分钟,搅拌时保证混凝土匀称、整合,色彩也应保持一致。如果是利用机械化设备进行混凝土配比,应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的资质考核,保证专业素质水平达到技术标准。此外,针对混凝土的塌落参数还应给予足够重视,如果参数超标混凝土材料禁止用于施工建设。

(三)混凝土浇筑要点

前期按照工程设计标准检查对钢材进行质量控制,包括钢筋材料数目、方位、各部分距离大小、焊接合格度以及是否捆扎到位等等因素。此外有关接头的焊接操作,相应部位应偏移45厘米以上,确保焊接质量验收达标。

混凝土浇筑作业的难点就是如何避免裂缝现象,为此,需要加强对混凝土温湿度的重视。浇筑施工应错开高温、暴晒时段,尽量安排早晨或者是傍晚这种温度低的环境中,要求浇筑温度不超过30摄氏度。如果无法避免高温现象,应采取相应手段降温,可于搅拌物中放入冰水达到目的。拆模前后的温度差要适中,此时温度不能超过26摄氏度。此外,浇筑作业时由于钢筋保护垫发生方向偏移会导致钢筋裸露,也是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二次振捣施工

由于混凝土从浇筑完毕到凝固尚有很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执行二次振捣施工,不仅能够加强材料的强度,而且还能够提高混凝土的防渗能力和耐久力,最大程度减少了裂缝或是开裂的次数,还可以使水泥材料得到优化使用。二次振捣一般在建筑上方结构浇筑的同时进行,使建筑下方和建筑上方的混凝土材料更加坚实可靠。二次振捣施工中,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好操作时间,如果时间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材料结构将会有所损失,致使施工质量大受影响。

(五)混凝土养护拆模

混凝土浇筑作业结束后对其进行养护,有关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由于混凝土构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相应的养护手段也应与之匹配,混凝土构件包装后用适量水打湿避免出现干燥迹象,整个过程持续时间最少要一周方可进行拆模。拆模施工原则以混凝土强度是否达标为准,拆模时间和拆模力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防止材料构件遭受破坏。

(六)混凝土温度监测

前面已经提到过温度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可采取相应的科学技术手段确保温度监测工作到位,要求有关人员记录温度数值,一旦温度出现不合理情况立刻对施工人员反映,使混凝土保养能够及时有效,同时也能够改善混凝土容易发生裂缝的通病。对于温度的监测点应科学合理安排,主要分为纵向与横向,纵向监测点也就是按照混凝土从上到下的方位科学设置间隔;横向监测点主要是容易影响温度的部位,如主风口、散热角以及左右位置等。同时,为有效获取混凝土内外部温度差值信息,可于接触空气的位置安排监测点使相关数据直接呈现出来。关于温度测量一般要从浇筑前期开始,包括空气和混凝土温度,二次振捣直到凝固这段时间每两个小时测量一次,相应数据信息应做出资料备案。

4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水电站厂房混凝土浇筑施工对混凝土的要求较高,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贯穿于整个工程当中,从原料、搅拌、施工、再到后期的养护拆模,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不能有半点马虎。首先是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水泥、砂、石等指派专人负责采购、审核、验收;其次是对整个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治,哪些环节隐患多、哪方面工艺不合格都应该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再次是混凝土材料表层不能出现坑洼现象,保持光滑、平整;最后加强模板的质量管理,提高模板的稳固度,方能确保混凝土质量与工程要求一致。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析了水电站厂房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流程和各项要点,并强调了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意义。除上述内容外,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一员,应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素质,学习现代化工程建设理念,确保水电站厂房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孙巧芳.关于水电站厂房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5):00114-00114.

[2]余雄.官地水电站地下厂房混凝土浇筑方案探讨[J].陕西水利,2016(6):72-74.

[3]赵云.电站厂房混凝土冬期施工主要技术措施[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4):00107-00107.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术措施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混凝土,了不起
浅谈如何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术措施
浅谈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与措施
10kV配电网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
土-混凝土接触面剪切破坏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