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法

2017-11-06梁德厚

卷宗 2017年29期
关键词:系统论教学活动体系

梁德厚

摘 要:高职院校中实践教学一直是是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本文探讨的一个新方法。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系统论

“实践”是一个哲学术语,其基本意义是指“行动”、“行为”及其结果,是与“识见”相对立的概念。在我国,“实践”一词合并使用最早见于《宋史·理宗纪》中的“真见实践,深探圣域”,但其基本涵义在先秦时期就已包含在“行”这个词之中被广泛使用,主要与“知”相对。因此,从字面上看,实践教学首先是一个与理论教学相对的教育术语。

在高职院校中,实践教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而是受制于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本质上是以培养人为宗旨的教学活动,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遵循教学规律和原则;一般认为,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就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

首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区别,主要反映在内容、形式和功能上。其次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存在的,离开了理论教学,孤立地谈实践教学是难以表述清楚的。第三,某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属于实践教学的范畴,但不等同于实践教学;这些环节属于教学活动的某一种,均有教学的属性,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活动形式、检查手段和考核指标;强调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通过大脑的思考和双手的操作,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但这种思考和操作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这是实践和实践教学的本质区别。

我们对实践教学的内涵理解偏重于“硬实践”,即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内涵应当包括“硬实践”和“软实践”,即“理论知识的运用、心智技能的形成及实践经验的积累等实践教学活动”。相对硬实践而言,这种软实践更为侧重学生“思维”的训练、侧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的改革一直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主要是关于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很少有基于系统论视角对高职某个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实践教学体系是由教学目标体系、设计体系、资源体系、管理和评价体系构成,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各个子系统的构建要能够考虑到各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采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学习者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体系,整合教学策略与资源和制定工作任务解决方案,开展评价活动,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教学工作和方案的有序过程,从而使实践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过程。

系统论主要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他于1947年发表的《一般系统论》标志着系统论的诞生。系统论方法的一般原理是把事物看成是由相互关联的部分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它要求人们着眼于整体,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选择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

系统论思想与方法对构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从系统论角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充分体现实践教学体系的层次性、系统性和动态性,使实践教学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动态整体。

系统论方法运用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以下几步来完成:

1.确定实践教学系统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某一教学活动学生应达到的预期状态。根据系统教学设

计的逻辑,教学始于问题,问题则表明现状与预期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有差距

也就是有学习与教学的内容。这样就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描述和有关机构的课程

幵发原则来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并确定成功实施课程所需要的学习资源。

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目标源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总体上说,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专业不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侧重点就会不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内容要充分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的放矢,不至于浪费教学资源,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2.确定为实现系统目标采用何种最优资源

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确定之后,就要考虑学校所能创造的具有良好的可实施性的教学条件(师资、设施、资料)与教学基本方式、方法等。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校内外一体化的实训基地、项目化的教学方法等教学资源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完成专业教学目标的基础,将这些

教学资源组成一个有机的运行系统,是专业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必备条件。系统论方法将实践教学体系看作一个完整的有机运行系统,从而使得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一个系统所具有的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功能,才能使体系有序、高效的运行,实现教学目标。

3.对系统运行效率进行检验,并进行调整和修正

對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行检验,主要是指对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价,教学成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实践教学成果的检验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是岗位符合性,主要评价教师教学工作是否符合高职毕业生的培养目标或就业岗位需求,是否结合企业相关岗位开展教学工作;二是专业符合性,主要评价课改或教学任务是否与所设的专业相一致,是否应用了专业所学的相关技术或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训练实效性,主要考虑课改或任务对每一个学生是否具有相对独立性以及教师能够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实践教学,着重考察实践训练独立完成性与可行性。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有序、动态的有机系统,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能够发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调整和修改,寻求实践教学体系不断被完善的局面。

所以说,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运用系统理论与方法可使高职院校管理者清楚地看到高职实践教学系统内外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条件和变量,考察实践教学体系整个运行过程,以便做出合理正确的系统调整,促进教学优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系统论教学活动体系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2016年第20届系统论,控制和计算国际会议
系统论在故障定位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数字电视经营系统论
系统论在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中的运用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