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的高职通识教育教学研究

2017-11-06胡兵

卷宗 2017年29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英语教学

胡兵

摘 要:高职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构建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电商平台、校企合作、培养融合人才等手段,达到提高通识教育质量的目的。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对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通识教育教学进行几点研究分析。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通识教育;英语教学

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改革促使其教学理念与教學方法的转变与创新,在此背景下,强化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构建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不仅能够最大限度优化教学资源,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更好的适应当代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本文以大学英语为例进行分析,通过对产教融合特点的分析,对如何在高职学校开展英语产教融合教学的相关对策进行了研究。

1 产教融合的形成与特点

产教融合是企业和高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二重主体性特征。企业是进行社会生产和技术开发的主体,高校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主体,只有双方通力合作,协同创新,才能实现产教融合的交融状态。高校应发挥更多积极性,主动融入产业,促进产教融合,才能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其次,通过产教融合,高校人才可为企业所用,而企业也可为高校提供实践教学设备,实现资源共享。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双方均可从中获得利益,由此可见,产教融合具有互利性特点,这也是产教融合得以实现的基本动力。

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科技和人才是产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产教融合的实质是校企之间科技和人才的流动、增值与互动。应用技术型高校只有通过与产业融合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企业通过与高校合作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补充,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 产教融合指导下英语人才培养策略

1.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推进产教融合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化发展,电商已经深入每个领域,无论是在客源的寻找过程,还是在产品的推广方面,都在利用电商平台,从而实现与社会同步,提高整个外贸流程的效率。在此过程中,即了解英语,又懂电商知识的人才十分缺乏,基于紧缺局面,高职院校要给予高度重视,因企业的发展必然需要高校提供人才,很多企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非常愿意与高校共同培养相关的英语外贸人才,通过有效处理,企业可以提供外贸电商帐号与产品信息,并且深入高校进行相关工作管理指导,高校在此过程中,要重视机遇的把握,以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为发展基础,重视培养英语方面学生的职业素质,以此为国家提供更有效的有用人才,实现通识教育的教学有效性。并且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产教的有效融合与长效发展。

如,大部分学校都可以利用电商平台,与电子公司或服饰公司,进行多元化联合教学,达成合作目的,公司提供相关的产品或者帐号资料,学校负责监管,同时学校教师与企业负责该方面工作的人员,积极给予指导,在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英语知识进行外贸营销策略,提高与相关外贸企业进行英语沟通能力。从目前发展看,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开始由传统的被动局面变成主动,这样一来,非常利于学生发展,尤其在大学英语教学阶段,学生会得到充分肯定与锻炼。这种发展模式是基于产教融合发展下形成的,同时也为英语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

2.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

产教融合下,要重视英语方面人才培养,作为重要的发展措施,为了进一步实现有效交融,部分高校把企业引入校园,同时建立具有现代化的生产线,让企业在校园内建立产业基地,这样学生得到实践机会,包括见习与实训都可以在这个基地完成,从具体合作企业上区分,包括一些外贸服饰企业,网络科技公司,或者一些适应于英语教学水平提高的相关企业,这些都是可选企业,当学校与企业之间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实践桥梁后,可以建立校园实体经济圈,尝试在校园内进行货物销售,包括建立跨境的网络平台,进行电商教育,通过网络店铺的管理,让英语方面的学生学进行实践。

实践表明,结合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发展机会,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变得密切,在开发国际市场过程中,学生也为企业做出了一定贡献,这时一种内在的联系,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变得多样化,包括一些实践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培养,都是非常有效提高英语专业水平的方面,此外,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学校聘请企业高管做学校的兼职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授知识的时候,这些兼职教师,会教会学生很多实用性内容,不仅会提高英语水平,同时更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也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在此过程中,这些兼职教师成为学生实践过程中的中坚力量。

通过数据分析,在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下,结合实训基地的构建,学生各项能力都有所提高,包括人际交往,英语知识,社会实践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这样一来即达到了英语教学目的,也使得学生与企业岗位形成了无缝对接,当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的同时,他们的适应性会变短或很快的融入企业,这就达到了产教融合目的,也做到了通识教育。3.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团队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动力源泉,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哟重视与时代同步,在此过程中,通过共建的产教融合项目,重点培养一批能力突出的团队,在结合实践,可以把团队分层若干小组,买个小组安排4--5个成员,每个小组安排一个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可以由英语专业教师担任,也可以由企业英语专业方面的人员担任,当天在选拨人才过程中,必须要以英语专业中优秀的学生组建,合作过程中,让学生尝试开设亚马逊、敦煌、wish等等与外贸有关的平台,利用电商这一优势,积极更新企业产品与发展方向,当小组实现盈利过后,这种模式就会被高效复制,结合企业发货,售后等等,这样形成一套完善的销售体制,这样以创新的形式进行了英语教学内容渗透,可以说这种模式相对于教学课堂有着独有的优势,是课堂中不可比拟的模式,通过小组划分,适当的进行小组之间的调整,做到让优秀的学生带相对差一些的学生,这样一来,通过均衡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领悟到英语学习的必要性,也会积极的进行英语知识实践,把所学的知识充分的转换程实际的操作。在此过程中,通过这种盈利模式的构建,还可以为学生创造出一份经济收益。

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为了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利用寒暑假期间,让团队成员免费进入公司实训,同时,学校与企业之间可以组织一系列创新创业大赛,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为英语专业产教融合奠定更有效的基础。

3 结束语

产教融合是当前我国通识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模式,尤其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市场急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了能够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高职教育英语教学必须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构建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全面推进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本文对此进行了两大方面的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宋元元.高职高专法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5)

[2]李勤,谭抗美.移动互联网应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创新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6(20)

[3]周骏.基于创新教育的地方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2(10)

[4]张坤,韦汉.高校外语跨国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J].才智.2011(24)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