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开展及优化思考

2017-11-06苏强

卷宗 2017年29期
关键词:读者服务大数据图书馆

苏强

摘 要:大数据环境给图书馆的地位、服务理念、服务方式等带来了挑战。图书馆要想应对挑战,优化服务就要做到: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

关键词:大数据;图书馆;读者服务;开展优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复杂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具有很高的价值,增长、传播、速度快,这种信息就是大数据。大数据环境影响人们工作、生活、思维的同时,也影响了他们查询获取信息的方式。大数据环境给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机遇,迎接挑战,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1 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优化创新服务的必要性

大数据环境使图书馆读者服务面临挑战。图书馆是公众信息存储和服务中心,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其地位受到了挑战。互联网的数据库技术和搜索引擎技术不仅能存储海量信息,还具有检索服务功能,能方便公众查询、使用信息,满足自身需求。很多读者开始在互联网中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图书馆要想吸引读者,就要转变工作理念,由“以书为本”变为“以人为本”,主动分析、预测读者的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1]大数据环境除了对图书馆地位、工作理念提出挑战,还挑战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传统的图书馆在规定时间内,向读者提供外借、阅览等服务,且由于工作人员少,难以提供针对性服务。这种受时间、空间限制,服务质量有限的服务方式在大数据环境下受到冲击。要想应对大数据环境给图书馆服务带来的挑战,满足各层次读者的需求,就要引进信息技术,进行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优化和创新。

2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在大数据环境影响下,读者的类型更加丰富。包括学生、科研人员和普通民众,他们在图书馆中获取文献信息和生活信息资料,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日益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要想迎接挑战,保持竞争优势,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图书馆要认真分析并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及权益,这要求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读者的需求进行,为读者提供和谐、自由的图书馆环境,并在这个环境中能帮助读者及时、准确的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3 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

要想促进图书馆读者服務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就要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是创新的基础。电子、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运用,使人们能在生活、工作中随时随地的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扩大了信息检索利用者的主体。人们对图书馆的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应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专业技术能力的测评机制,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激励机制,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及创新研究的积极性、综合素质。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才能采集、整理、优化并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4 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

(一)开展个性化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能随时随地的利用搜索引擎的检索功能,快速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相比之下,图书馆查阅工具书这种信息检索手段已经失去了优势。图书馆要想满足用户的需要,就要建立图书馆数据开放平台,把图书馆数据统一、全方位的向用户开放,通过网站、数据、程序、服务系统等的建设,进行服务创新,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读者的需求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的特点,还容易受市场变化的影响。[2]因此图书馆应该利用大数据对读者的阅读需求、行为习惯等进行分析和预测,及时调整服务模式和系统资源的分配。如图书馆可以根据图书借还流通和数目查询的日志数据,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市场变化,自动、智能的为读者提供安全、高效、经济、准确、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

(二)知识化服务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人们的阅读越来越碎片化、功利化。用户不再满足于到图书馆查阅规模庞大的知识信息,再从中分析、挖掘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而是热衷于网络上短小精悍、已被深度分析、加工过的知识信息,使他们能更加方便的在其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信息可视化技术能把大量非数值型信息呈现在读者眼前,便于读者对其理解、分析。这种技术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方便的知识信息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读者能对检索过程、结果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数据库内容和时间分布等有直观的了解。信息可视化技术还能制作学科地图,以展示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特征。读者在学科地图中能更方便、深层的挖掘信息资源中潜在的知识。信息可视化技术高效帮助读者获取准确的信息,从而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三)智慧化服务

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要存储、传输、挖掘、服务大量的信息资源,且这些信息资源不断的爆炸增长,变得日益复杂海量,这就需要引入智能化信息服务技术,提高检索技术水平,满足用户的需求。图书馆文献的数量和类型日益繁多复杂,单纯依靠人力,难以对其进行深度加工挖掘,因此要引入智能化技术。读者在平台、社交网络、图书馆系统中检索信息时,会留下很多数据记录。智能化信息服务技术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掌握读者的阅读需要、习惯,从而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也能进一步提高用户的检索效率。服务智能化能使信息知识快速整合、传播、流通,从而使信息知识的流通由单主体被动接收变为多主体主动参与。

(四)“手机图书馆”式服务

手机资源内容多,更新快,方便使用、共享、检索、收藏、统计、管理及服务,有很高的性价比等优点,受到读者的欢迎。通过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建设手机图书馆资源,能提高其信息知识资源的有序性、利用率和检索效率。“手机图书馆”提供的移动服务包括文献资源的描述性信息及其本身信息,图书馆与网络媒体相比有大量正版的目录资源和文献资源,能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读者可以利用电脑、笔记本、手机等设备,在无线网络中,登录或浏览图书馆网站,查阅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3]

(五)信息资源一站式服务

一站式服务能让读者用最少的操作获得多种服务,这能有效帮助读者节省时间,提高查阅信息的效率。一站式服务包括检索服务、数字阅读式服务和咨询服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多,数据库也多包括:全文数据库、文摘数据库、电子图书等,检索服务利用统一检索技术,能使读者只用一个入口、检索界面,一次检索就能实现跨库检索。其中书目检索是图书馆移动服务的重要内容,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对图书进行检索、定位、预约、续借、分享等操作。统一检索技术和扫描二维码技术使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实现了多层次、全方位。数字阅读式服务具有导航和资源发现的作用,只要提供一部分图书资料信息,就能一站链接到图书资源的全文、书目、作者、提供者等信息。[4]咨询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服务,是图书馆在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所具有的独特竞争优势,是直接为读者服务的。

5 结束语

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就要使自己的服务理念及服务方式与时俱进。大数据环境影响下,信息、读者的数量、类型增多,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应引入信息技术,结合自身优势,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吴晓琳.探析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馆读者服务[J].时代报告,2016(36).

[2]高红燕.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发展的新思路[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36(9):82-84.

[3]张玉婷.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模式的思考[J].未来英才.2016(11).

[4]鲁秀红.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思考[J].潍坊学院学报,2017,17(3):115-116.endprint

猜你喜欢

读者服务大数据图书馆
图书馆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