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要看天地,看众生:常存“救苦”之心

2017-11-06

北广人物 2017年42期
关键词:暑运篷布进风口

还要看天地,看众生:常存“救苦”之心

地铁的安全运营,没有尽头。春运完了是暑运,暑运完了冬运,今年十一刚跑完,还有十九大……地铁人心里都有一根弦,时时紧绷:安全运营只看结果。大家再苦再累,天天都不回家加班,最后上正线如果出事了,那就是天大的事了。然而,要保证最后的结果是好的,除了态度、技能,还有与天时地利打好配合。李京兵对一年四季气候特点的了解,简直堪比气象员。

因为,他要专注的工作还包括,看天地,看众生。

雨天

下大雨的时候,跑地面线的车,车和车之间连接的地方有个篷布,就跟手风琴那个褶似的。当拐弯多的时候,平常没事,雨小也没事,雨大了,它跟车体连着的地方会打开一点。因为那是要打胶的,可是时间长了,风吹日晒雨淋,胶没那么结实了,可能就会往下渗水。雨大的时候渗到最后,会滴到客室里,就在通道。

李京兵:“白天下了雨,能回来什么车,马上先上车检查,它漏过水有印,能看出来。紧接着咱们上车顶子,把上面的脏东西和水擦干净之后往上补胶,一定要密封好。把里面的水擦干净,不能再滴到乘客头上啊!有的车回不来,已经出现这个问题了,领导再组织人上正线带块布,一列一列走,这个人跟这组,那个人跟那组。另外,雨天的时候,雨刷用得多,会出问题。雨刷如果不能用了,司机就不能跑车了,这就影响了。”

雪天

雪天,制动力大了,轮子抱死了在轨道上蹭,就有可能出问题,跑起来咣当咣当有声音也不行。所以一到极端天气,地铁医生们都很紧张,必须想多一点,做多一点。李京兵:“还有,到了天特冷的时候,我们一定记得车上有高压空气,咱们制动的时候用高压空气推制动盘,让它跟车轮子接触把车停住。那会儿管路里,它在循环过程中可能会结成水汽,到了天冷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去放它,把水汽放出来,怕因为太冷而结冰。”

柳絮

春天,柳絮、杨絮飞,地铁医生比谁都着急。因为,车上有空压机和牵引电机,有一个进风口,为了拦脏东西安置有过滤网。柳絮、杨絮飘太多,就糊上了,导致无法进风,进而无法降温。温度一高,电机就会出问题。从3月份柳絮、杨絮开飘,到五六月份飘完,地铁医生必须天天去清那些进风口。

特殊天气,一年四季都有。地铁医生眼中的特殊天气,和我们普通人有区别。比如,太阳很好,他们会想:胶会不会晒老化?大雨如注,他们会想:篷布处不会漏吧?白雪飘飘,他们会想:刹车制动没问题吧?春色怡人,他们会想:进风口没堵上吧?类似情况还有很多……

如此,是不是地铁医生,眼里除了车,还有天地众生?

整个采访完成,把地铁医生累够呛:跟记者说这么多话,真比跟车说话都累啊!记者也累够呛,就像采访需要翻译一样,不同的是,记者自己把翻译的活儿也干了。

成文的时候,更是为难,三个靶心都要兼顾并命中:

首先,要把理工信息整理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再归类到我们老百姓日常就医能理解的模式里;

其次,随时参照孙思邈的巨著,时不时验证,“地铁医生”的称谓还准确吗?就像医生们经常说的,古今欲行医于天下者,先治其身;欲治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精其术……李京兵,脚踩大地,与车长谈,从始至终,不曾脱靶。

最后,对地铁了解越多,越懂地铁人强调的“大联动机”概念。谁也不敢保证说完全没事,他们每一个岗位,竭尽全力要做的,是一定要把这个风险降到最低。地铁是个大联动机,不只是岗位与岗位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还有线路与线路之间,绝对牵一发而动全身。越多人了解地铁,对地铁安全越有利。

世界之大,领域之多,越多的了解,越少的盲点,才会生出真正的敬畏之心,也才能慢慢做到“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祝福北京地铁,祝福地铁医生。

猜你喜欢

暑运篷布进风口
浅谈软顶敞篷车篷布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进风口及喷嘴布置对烘干室内流场的影响
渝贵铁路首个暑运圆满收官遵义车务段发送旅客141.06万人次
一种汽车烤漆房送风装置
熔体造粒塔进风口结构对复混肥冷却过程的影响研究*
横风作用下货车篷布结构强度计算
铁路部门加强篷布管理提高篷布运用效率
暑运首月全路旅客发送量达1.82亿人
大风条件下货车篷布和绳网试验分析
冬春肉鸡饲养的保温与通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