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案例分析

2017-11-04邹婷婷

城市地理 2017年10期
关键词:案例分析高中地理合作学习

邹婷婷

摘要:自基础教育改革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以来,合作学习越来越常出现在地理课堂上。本文通过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学习活动的观察,教师对小组互动理念有一定的理解,学生基本能接受“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活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有积极主动的意义,可也存在着低效现象。本文选取高中地理课堂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反思,同时针对本案例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地理;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1.前言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互相发言、帮助、理解及耐心聆听、探讨来完成的。成功的合作使学生学会交流、倾听、尊重他人,既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组织形式。基础教育改革以来,它的科学运用对教学的开展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此后,合作学习理念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地理课堂教学上也经常应用此法。

2.案例背景

案例选取:案例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知识比较形象直观,与生活联系紧密,便于引导学生多分析、推理,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整个课堂会建立一种情境——只有小组成功,小组的成员才能实现个人的目标。也就意味着,小组成员不仅要实现个人目标,更要帮助组员实现目标,通过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的预设目标。

3.课堂简记

要求:划分学习小组,每组6-7人,分别集中坐在指定区域。按纵列分为3大组。

(1)0-1分钟:教师从电影情景昏迷者无意识对水的渴望引出水对人的重要性。

(2)2-3分钟:概述水资源概念,让学生回答地球主要的水体及其所占比例,学生各抒己见。

(3)3-10分钟:学生小组讨论5分钟“冰山是水资源储量最多的,为什么人类的生产、生活用水主要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要求组内交流各人结果,记录人记录各人结果,汇总。期间,教师下讲台,给予方法指导,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大组2抢答,大组1、3补充后,教師总结归纳,并展示成果,学生巩固,并记录。

(4)10-20分钟:要求学生绘出地球上水循环的示意图,请2名同学到黑板绘图,下面的同学观察黑板上绘制的是否完整、正确,思考水循环有哪些主要环节?教师再次走入各小组观察、了解进展,提示学生参考课本55页“水循环示意图”。3分钟后,学生指出与黑板不同的答案,回答自己的答案。教师由学生的回答中总结、补充。

(5)20-30分钟:学生讨论水循环分几类,分别说明其循环过程中的环节。期间,老师走入小组中,解答学生的疑问。5分钟后,大组各派一名代表,写出答案,组内其他成员可主动补充或修正。

(6)30-38分钟:教师要求学生阅读P55-56材料,思考问题。回答水循环的意义。学生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7)教师进行最后的总结,并且对各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要求记分员给组内成员打分,并对大组每次讨论表现得分进行统计。

4.案例评价

在知识的探索中,想要提高学习和研究的效果就避免不了与他人合作。古人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小组合作学习使得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之间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转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一方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控制力的加强,促使教学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学生间合作交流能力的增强,促使学生社会交往技能的提高。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习地理的效率?如何提高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问题非常值得思考。下面就这堂课谈谈我的看法。

4.1本堂课的优点

4.1.1教学结构完整,能够很好的把握课堂

在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设计了三个合作探究问题:一是水资源中的水体及人类的利用;二是水循环的种类及环节;三是水循环对人类的影响。在教学目标方面,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明确人主要利用的水体,描述及成功绘制出水循环的示意图分清环节,探究水循环的意义。在延伸学生能力方面,本课运用了图3.3,与多幅相关图片,指导学生读图并按要求完成学习目标,提高了读图用图的能力及绘图能力。

4.1.2合理分组,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分组要遵循以学生如何能学得更好为原则。该案例中教师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习小组之间的能力等各方面维持在相近水平。首先,在人数上,该老师采取6人一组的形式。这可以避免由于人数过少导致不同观点少难以碰撞出智慧火花以及人数过多导致无法保证每个组员都参与的弊端。其次,在学业水平上。该老师依据小组成员成绩互补的原则,让成绩较好的同学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最后,在性格、性别上,该老师在各组成员的性格和性别方面保持大体一致。

4.1.3适当调控小组合作,及时指导学生

重视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并不表示就要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直扮演着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特别是当疑难或意外状况发生时,教师要参与其中,了解情况后对小组的学习进行适当调控,保证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有效的进行。该案例中的老师,在学生讨论期间都能够走入各学习小组了解讨论的进展,并能及时的就疑难问题给予方法指导和解答,能够很好的帮助小组成员解答疑惑,使之迅速投入到地理合作学习里,并且有意地指引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碰撞,让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endprint

4.1.4及时合理地进行评价

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是离不开教学评价的,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并使高中地理教学不断改进和完善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评价机制,既可以引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又可以让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地进行,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案例中的教师,基本能够在各组汇报讨论结果后对答案进行评价,正确的则加以肯定和鼓励,错误的则及时纠正,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正确的知识。此外,在课堂评价中采用了得分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量化,还根据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实行积分评比。这能使每个小组成员更清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就的喜晚,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4。2本堂课的不足

4.2.1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生不适应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讲解、学生听课;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学习模式,在进行“合作、讨论、展示”时,难以适应新学习方法的学生就会显得较为被动。例如,讨论、解读图3.3“水循环示意”时,有的学生只看着图,什么都不说;有的学生只听别人说,任由别人讨论;也有的学生只附和;有些小组讨论变成了个别地理兴趣浓厚学生的舞台。这导致在讨论后,个别小组难以总结讨论的结果,效果低。

4.2.2问题设计深度不够,部分内容不适合

设计有效的提问是实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高效率的有效手段。高中地理的内容比较多且难,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就比较重,所以合作学习的时间必须是有价值,有意义,答案过于简单的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否则不仅浪费时间,还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具实效。本课在学习水循环主要环节、水循环的类型等内容时,答案过于简单,学生直接就可以报出答案,没有讨论的意义,故而在讨论中学生出现漫不经心的现象。因此这种内容简单、学生自己能快速回答的问题就不应该小组讨论。否则,学生会觉得没有难度,在合作中出现懈怠心理,浪费时间。

4.2.3学生缺少足够独立思考的时间

个体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否则,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为了形式。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是小组讨论所必须的。要想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具有深度性,具有真正的互动和启发,就必须给学生留有独自学习和深入思考的时间。该案例中,在每次讨论之前,老师都是抛出问题,直接让学生进行讨论,并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时间。这使得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无法对组内不同主见、看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难以汲取有用成分,修正、丰富自己的观点。

5.建议

5.1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

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交流习惯,包括学会表达自己看法、倾听他人发言、肯定他人优点,同时也敢于质疑的习惯等。所以,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时,要求组员学会倾听、分析其他人的见解;当意见有分歧时,既要坚持自己的,又要吸取别人的意见,要发表自己见解或补充时,要平心静气,等他人回答结束再发表个人见解;讨论问题分工要合理,力求每个人都有问题;个人见解发表后,组内对其进行归纳总结。这样,通过技巧应用,学生能逐渐进入状态,使讨论热烈、有效果。

5.2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个体想解决某个问题却不得其解需要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的。而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候为了寻求合作的氛围,教师在展现问题情境后,没有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就立即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如此,学生来不及思考问题情境,容易酿成组内优生一言堂或讨论流于形式的状况。是以,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前,教师必须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畅所欲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纠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5.3精心设计问題,创设合作情境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合作环境,教师需要从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以及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内容这两处入手,为了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事先需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合作要求,并创设一个非合作不可的教学环境。此外,教师需要设定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推动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所提问题的时候,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难度系数也不能过大。因为过于简单的问题没有思维价值的意义,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太难的问题又容易让学生思维困难,导致参与讨论的学生过少,讨论难以展开。因此,教师在设定的时候应该选择大众化难度的问题。

结语: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把本来教师要完成的任务转由学习小组完成,这就减轻了教师课上的压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突破个人思想的局限,开拓思维和视野。可是,在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还需要注意很多问题,甚至以后还会暴露出更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后反思,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和策略,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合作进行有效学习,从而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endprint

猜你喜欢

案例分析高中地理合作学习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