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的有效利用

2017-11-04王国华

城市地理 2017年10期
关键词:灾害手段监测

王国华

摘要:天灾一直是对人类财产造成伤害的主要伤害之一,尤其是地质灾害,如果发生在人力居住区,每次都会造成重大的财产和人员损失,从人类的发展史上看,地质灾害对人类存在难以磨灭的恐惧,如古代就有地龙翻身等对地质灾害的描述,人类的生存史就是与天争、与地争、与人争。虽然我们在与地质灾害做斗争的同时也总结了很多经验和教训,让我们可以从容的防治地质灾害,同时更加有效的利用地质环境,将伤害降低到最小,并向有益于我们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的有效利用

1,前言

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除了拥有各种自然景观之外,也几乎存在大部分各种地质环境,不同的地质环境既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收益和景色,但也带来了一些地质灾害。东汉时期就有地动仪的发明用来预测地震的发生,经过多年的积累我们并没有放松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地质灾害破坏了我们现有的基础建设,如公路、铁路、通讯、住宅等,也会造成大量的物资,人员损失,所以对地质灾害必须要提前进行防治,除了防治的方法外,还要尽可能的利用地质环境,将防治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2.地质灾害分析

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滑坡、地热、沙漠、洪水等多种情况,有些情况是地壳自然运动发生,有些是由于人为因素破坏形成,无论哪种因素,每一次大型的地质灾害发生都会对我国的农业、水利、电力、交通、建筑产生非常严重的破坏,更严重的是损坏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经过多年的数据统计显示,在暴雨季节西南山区爆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的情况较多,同时还有一些活火山区,都有安全隐患,虽然我们有一定的预测手段,但不可避免的是地质灾害的突发性,毕竟我们无法非常精确的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大多数情况是地质灾害发生时及时做好救援工作,将损失降到最低。地质灾害不仅具有突发性,还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破坏,如火山爆发地附近会长期不适合人类居住,地震灾害发生后需要及时处理各种险情、疫情,避免灾害所带来的二次伤害爆发和扩散。沙漠中不适合人类生存,要防治沙漠大面积的扩散,尽可能多的绿化沙漠。

3.地质灾害防治方法

虽然地质灾害有一定的突发性,但提起做好防范措施和准备工作,尽可能的将损失降低到最小,是我们必须的工作。对应的防治方法主要如下:

3.1防治区域划分。对于地质灾害频发的区域划分为防治区域,这是从大处着手,将此处的居住人员迁移至安全区域,指定边界处,禁止不相关人员接近,并防治人为因素增加灾害发生的系数。

3.2地质灾害区域情况调研。组织固定团队,对地质灾害进行研究。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2.1历史情况:搜集历史上灾害区域发生的情况数据,灾害发生的频率、地点、时间,灾害影响的程度,形成分析报告,研究其发生的具体原因,查找是否有规律可循;

3.2.2现实监测:虽然划分了防止区域,并不能放置不管,需要派专业人员在防治区域进行长期观察,搜集各种数据。同时做大量的实验,寻找将防治区域变为安全区域的方案。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监测手段也是日新月异,我们可以借助卫星等先进的监测系统来做好监测工作。

3.2.3互通有无。与世界各地的监测站保持友好沟通,相互学习,借鉴经验。交流的促进能够保证我们及时的发现不足,找到问题并加以改进。地球是大家的,需要各国共同努力,为世界安全作出贡献。

3.3地质灾害区域的评价与预警机制。使用技术手段,使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手段,定期对防治区域进行评估,形成分析报告,观察其异动。分析各种数据以及各种外界因素对该区域的刺激情况,尤其是当一些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评估可能对该区域产生的影响,蝴蝶效应是经常存在并发生的,尽可能提前发现“煽动的蝴蝶翅膀”。除了使用技术手段长期监测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行政应对手段。近些年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在技术上有很大的突破,尤其是物联网技术,对监测手段有很大帮助,可将行政手段与技术手段相结合,建立软、硬件系统,将监测、评价与预警系统整合为统一大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监测出现异常,后续工作可以通过系统快速做出反应以及应对。

3.4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理预案。监测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的信息,但考虑到地质灾害发生的突然性,还是需要做好应急预案。参考各地的应急处理措施,与专业人员交流讨论,制定并不断完善应急处理预案,对各种灾害的发生做出不同的预案,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相应系统。假设灾害发生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确定在应对灾害时需要准备哪些资源,哪些人员,并考虑特殊情况发生时如何应对,所有的考虑都建立在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4.地质环境的有效利用

地质灾害虽然都是突发的,我们对灾后所做的工作已经具有丰富经验和应对措施,但这些工作毕竟都是被动应对,我们要提前做好一些主动措施减少或避免人为因素造成自然灾害,暂缓和解除自然因素造成的灾害。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地质环境进行展开工作。

建立地质环境评价系统,对地质灾害区域周边进行调查研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勘探、观察,除地震我们无法阻止外,但其他很多災害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提前解除,如泥石流常发区域巩固易流动泥土进行建立建筑工程,对沙漠区域逐渐绿化,对多水区域建立相应水利工程,疏导、引用水源,水电站工程既能利用水源,也能对洪水的发生提供处理,风车发电也是对风资源的一种有效利用。

结语:由于前些年人们的意识较差,对地球的自然环境破坏较大,随着地球变暖,自然灾害也频繁发生。在此背景下更需要我们做好防治工作,随着科技手段的提升我们应对的措施也会越来越多,要做到多观察、多检测、多做预防工作,利用所有可能利用的环境制造有利条件,灾情出现时不慌张,迅速响应,将损失降到最少。尽可能建立防范工程,向自然灾害发出挑战,主动治理灾害区域,变废为宝,做好绿化工作,为大自然增加绿色,和平相处,也努力将我们生存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灾害手段监测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监测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学习监测手环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