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平台开通现状及运行模式探讨

2017-11-04闫娟刘英佳

今传媒 2017年10期
关键词:医学期刊运行模式微信公众号

闫娟++刘英佳

摘 要:医学分科逐渐细化致使医学期刊的专业化趋势日趋明显,新媒体技术的推广使用也更有利于专业学术平台的推进,而综合性医学期刊在进行新媒体推广时应注重受众的范围、学术的传播范围等,本研究对最新的2014版北大核心综合性医学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号和网络优先出版情况进行调查,探讨适合综合性医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的运行模式。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医学期刊;优先出版;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0-0067-02

随着目前医学分科的逐渐细化,医学期刊的专业化趋势更加明显,专业化的办刊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1],且专业期刊的读者和作者群相对更明确,稿件更侧重于某一专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术性更强[2]。一些关于某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也会选择在该专业期刊发表,导致单篇论文的被引指标数据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强。而作为综合性医学期刊,就缺少此方面的优势,若在选题计划及栏目设置方面缺乏特色和新意,很容易给读者一种杂乱无章、“大而全”的感觉,很难吸引读者和优秀作者,这几乎已经成为目前国内综合期刊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且随着期刊国际化趋势的发展和需求,为了获得更大的展示平台和空间,目前很多国内期刊都想申请被国外知名数据库收录,但是很多数据库如SCI、PubMed/MEDLINE、Scopus等在筛选期刊时,首要考察的便是期刊的专业内容和刊登范围[3],根据数据库目前收录同类期刊的情况进行审查,重点考量其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这点也是综合性医学期刊的劣势。虽然如此,但不能就此彻底否认综合性期刊的存在价值,综合的刊名和特色的内容并不矛盾,综合性医学期刊应更注重受众的范围、学术的传播范围[2]。通过微信、微博、提前网络出版、邮件推送等方式服务于读者和作者群,对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范围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最新的2014版北大核心综合性医学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号和网络优先出版情况进行调查,探讨适合综合性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行模式。

一、研究方法及内容

(一)微信公众号开通情况调查

在微信“通讯录”中的“公众号”搜索栏中,将2014版北大核心综合性医学期刊中的37个期刊名逐一录入并查找,通过核查公众号的功能介绍及账号主体进行核查和筛选,对于搜索不到的期刊,通过登录其网站、电话编辑部询问等方式确定其微信公众号开通情况。关注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的期刊,并分析其栏目主要设置及发布的内容。

(二)CNKI网络优先出版情况调查

在CNKI网站(http://www.cnki.net/)中“期刊大全”下面的“优先出版期刊导航”中,查找37个期刊名称,查看其是否开通网络优先出版。

二、结果分析

(一)核心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号现状分析

37个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为0.821,其中有19个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占51.4%,平均影响因子为0.873;17个期刊未开通微信公众号,占45.9%,平均影响因子为0.759。26个期刊开通了优先出版服务,占70.2%。

(二)19个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类型及内容分析

微信公众号的类型分析。按照王宝英在研究中归纳的公众号类型[4],本次研究的19个期刊中,4种类型均有,其中分类导航式10个,对话框式5个,消息推送式2个,分类导航+消息推送式2个。

从期刊宣传推广效果来说,分类导航+消息推送式的信息量丰富,期刊宣传推广效果最好,其次依次是分类导航式、消息推送式和对话框式,后两种类型基本没有制作分类菜单,只是简单的推送一下消息,不利于作者想进一步了解期刊的情况,推广效果欠佳,特别是对话框式,被喻为“僵尸号”[5]。但本次调查发现只有2个期刊(中国全科医学、重庆医学)采用了推广效果最好的分类导航+消息推送式,其他很多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设计类型欠佳,如表1所示。

微信公众号的活跃及更新情况分析。按照王宝英对微信公众号活跃度的划分标准[4],本次调查的19个期刊中,只有3个期刊(中华医学杂志、中国全科医学、重庆医学)的活跃度较高,更新频率最快的是中国全科医学,其次重庆医学,中华医学杂志的更新频率基本恒定在4次/月,即每周出刊时,更新本刊的目录和内容链接。中国全科医学的更新频率达15次/月左右,且每次发的消息5~8条,如表1。

表1 19个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类型及内容分析

说明:*代表期刊导航栏目中,有“作者查稿”栏目

微信公众号主要推送内容分析。大部分期刊微信推送的内容都是着眼于期刊的宣传,以编辑部公告为主,特别是有关编辑部会议、组稿、约稿等相关信息;其次是期刊目录,很多期刊都刊登了提前出版或者当期最新出版的文章目录,有的还有具体的全文链接地址。这里重点介绍一下中国全科医学,该微信号推送的内容非常丰富,且很有连续性,还形成了固定的栏目,如:走进社区、慢病管理、诊室故事、全科瞭望、全科培训等,不少都是原创的。订阅用户数较多,对于期刊的宣传推广及长期发展非常有利。重庆医学的微信公众号发不了不少关于科技期刊行业的相关资讯及编辑部的工作动态,特别是关于编辑部定期的稿件终审会、专题组稿会方面的消息,利于编辑部与作者、读者及同行们的互动交流,从而提高期刊影响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很多期刊对微信公众号不够重视。从数量上来看,37本核心期刊中,只有一半建立了微信公众号,且很多还属于“僵尸号”,根本没有很好的管理和运营。

王明华等[6]通过对期刊出版行业的微信公众号进行搜索,发现期刊社开通公众号的并不多,部分期刊社即使有公众号,但消息推送、服务项目几乎没有,这势必影响公众号的运行效果。因此,在当今自媒体技術快速发展及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今天,我们这些传统纸媒期刊,也应该适应并利用当今的网络及传播技术方式,拓宽期刊论文的展现渠道,及时快速地展现最新科研成果,从而全面提高期刊影响力。

已开通的微信号活跃度不够。本次调查的大部分期刊的活跃度都很低,有的甚至一个月都不更新一次,处于“少人管”或“管不精”的状态[7],这样势必会导致微信号关注度不高,就算有人添加关注后,但因为发表的话题少、内容不丰富,也势必会降低与用户之间的黏性,很易导致用户取消关注。因此,已开通微信号的期刊,把握好内容更新的最佳频率,有研究显示每两三天更新一次的频率较为妥当,推送的内容应重质量而非数量,以3篇左右最好[7]。

综上,在当今新媒体技术日益发展壮大的今天,恰当、适时的应用新媒体技术对于作者沟通、读者反馈、期刊宣传均有明显优势,利用好此平台将会很大拓展期刊原有的展示渠道,有助于期刊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可为.从国际四大医学名刊浅谈综合类医学期刊的创办[J].科技编辑研究,2006(1):18-20.

[2] 曾玲,齐孝声,徐川平.综合性医学期刊品牌建设与编辑能力建设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1):169,211.

[3] 聂龙,单访.生物医学期刊如何申请加入PubMed/MEDLINE数据库——以《动物学研究》的实践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3):463-466.

[4] 王宝英.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微信公众号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85-93.

[5] 彭广林.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思维构建[J].出版发行研究,2015,(9):62-64.

[6] 王明华,沙勤,郑晓南.微信公众平台在期刊运营中的应用[J].编辑学报,2014,26(3):272-274.

[7] 钱筠,郑志民.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编辑学报,2015,27(4):379-383.

[责任编辑:东方绪]endprint

猜你喜欢

医学期刊运行模式微信公众号
“微传播”时代微信平台在医学期刊中的实际应用
开放实验室的思考与实践
微信公众号在高校“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个人微信公众账号运营优化方案
供暖季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分析
医学期刊数字出版的现存问题分析及对策
医学期刊编辑需具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