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IS的成华区广场舞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2017-11-04范时杰董志强徐艺裴王敏

城市地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成华区三环成都市

范时杰 董志强 徐艺裴 王敏

摘要:随着成都市经济不断发展,成都市规模也不断扩大,其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相应的各种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广场舞健身场地和设施与市民公共活动空间供给之间的矛盾。鉴于此,本文收集成华区广场舞场地相关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使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如叠置分析、网络分析等,建立模型对成华区广场舞场地空间布局合理性进行合理分析和评价,提出广场舞场地的不合理之处。

研究结果:需要在研究区域新增一级和二级广场舞空间,其中一级广场舞空间2个,二级广场舞空间4个。具体分布在白莲池街道和龙潭寺街道,府青路街道和建设路街道之间的区域,双桥子街道的东部区域。

关键词:广场舞空间分布;地理信息系统;优化布局;GIS空间分析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成都市经济不断发展,成都市规模也不断扩大,其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相应的各种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全民健身场地和设施与市民公共活动空间供给之间的矛盾。城市广场舞公共活动空间是让城市各项功能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它的规划和建设越来越不适应市民的实际要求,甚至有些城市根本没有相关的考虑。有效的广场舞公共活动空间资源分布严重不正常,各个区块的市民所能得到的市民公共活动空间特别是现在流行的广场舞所需的场地存在较大的差异。要使得我们的社会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我们规划者在进行相关规划时,既要考虑每一个市民者对广场舞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和期望,同时也要照顾到所有市民的需求和期望。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

Jone在1996年首先利用GIS对公共活动空间布局后的可达性进行分析。他采用最为典型的GIS空间分析方法:缓冲区分析法和叠置分析法。在这个过程中暂借不考虑交通网络,故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接着他采用潜在值分析法,它克服了缓冲区分析法和叠置分析法的弱点,不过结果受距离空间近的区位影响特别明显。最后他采用了一种相似系数法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建模然后求解,其分析结果最终符合预期的要求。Eak和Jone在1999年借助GIS来帮助进行公共活动空间区位的选址,通过估算新增一个公共空间的市场份额来确定这个新公共空间的位置,采用竞争度估计方法、重力表面方法,前者可以生成—个非常确定的市场范围,而后者呢则生成一个不是那么确定的、模糊不清的市场范围。这两种方法都能够计算出一个新增公共空间的市场范围,并且可以扩展到类似超市等商业网点连锁机构新增商业网点的选址问题中。1999年初,瑞姆德.泰勒、迈克尔·瓦苏和詹姆斯利用GIS对北卡罗莱那州约翰斯顿县的学校以及小区进行规划整体,成功的降低了交通对其影响的程度,减少了小孩上学的花费,也解决了学校后勤部时常需要调整的问题。

国外学者不仅对GIS技术的公共空间规划布局进行了大量探讨,同时也从理论层面对公共空间区位选择进行了深入研究。

以Pierre Hansen和Jacques-Francois Theses为代表的—些学者,采用了公共活动空间规划选址理论研究了拉票选举和规划决策程序因素影响下的公共活动空间区位问题。Masahisa Fujitat从类似广场公共活动空间平衡的几个条件对公共活动空间区位选择进行科学地系统研究。

1.2.2国内研究

祁向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在超市优化布局与选址中得到了非常好的应用与推广。其通过对商业网点选址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其对多要素指标的综合分析,做出相应的方案,实现选址分析的系统设计。周小平在其硕士论文中用区位配置模型为医院布局提供解决方案,优化配置。选取了湖北天门进行案例研究,用模型得到了城市优化布局方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刘君谈到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广场舞运动活动的开展将传统舞蹈的美和体育运动所产生的健身运动效果相结合,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起着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广场舞空间布局应该合理并且优化,才能让社会更加文明以及和谐。

1.2.3国内外研究小结

从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可以得出,国外公共活动空间优化布局的研究相对国内来说较系统和完善,其研究方法也非常先进,最后获得了很多重大成果,为公共活動空间规划和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实践方面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国外的理论和研究领域牵扯到公共活动空间的供给水平、布局优化模型、最优区位、公平性与效率性、分析模型框架等方面,总的来说领域较广。

1.3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整理收集大量数据、理论基础资料,建立场地优化模型,运用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网络分析等方法,对成华区广场舞场地空间布局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运用ARCGIS成图,直观反映出成华区广场舞场地分布现状,分析出其不合理之处,然后进行科学规划和引导,提出优化模型或决策。

2.成华区广场舞空间布局现状综述

2.1成华区概况

成华区地处成都市的主城区,由于成都、华阳两地名的第一个字而得名。成华区东与龙泉驿区临界,南与锦江区相接,西与青羊区毗邻,北与金牛区、新都区相连。

2.2成华区广场舞现状介绍

根据成华区广场舞场地的面积、服务半径、空间利用率高低等因素,本文把成华区广场舞场地分为三级广场舞空间:一级广场舞空间:面积一般可达600m2,服务半径1200m,空间利用率达70%及以上;二级广场舞空间:面积一般可达350m2,服务半径800m,空间利用率达50%-70%;三级广场舞空间:面积一般可达200平方米,服务半径500m,空间利用率达30%-50%。endprint

2.3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2.3.1广场舞空间分布严重不平衡

随着成都市规模不断拓展,大片居住区开始建成,城市人口逐步向成都市3环以外扩散。

成都市成华区三环内广场舞场地过于集中,体现在火车北站广场舞空间集中区,SM广场广场舞空间集中区,火车东站广场舞空间集中区。而在火车北站和SM广场之间的三环内区域以及SM广场与火车东站之间的三环内区域分布的广场舞空间则相比要少得多,根本不能满足相应居住区市民对广场舞空间的需求。

现在,成都市成华区大部分广场舞空间集中分布在三个大型生活广场中心附近,呈集聚型发展模式(图2-2成华区各级广场舞空间位置,图2-3成华区各级广场舞空间布局)。

而在青龙社区,以及三环外附近的局部地区和龙潭寺以东的地区几乎没有广场舞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华区发展将形成一种比较矛盾的局面,那就是城市建设向三环外扩展,导致二环以及三环以内的人口逐步向城郊三环外部分疏散,三环内人口逐渐减少。最终的结果会发生:三环内的广场舞公共活动空间相对过剩,而三环外的广场舞空间数量相对紧缺,进而导致居住区广场舞空间配套设施分布的严重不均衡,会引起相应的复杂社会问题。所以这种由于城市规模扩大的广场舞空间分布不合理现状应该是市民和规划决策者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

2.3.2广场舞空间利用率不均

根据实地踏勘,对经常跳广场舞的居民进行走访调查最后发现:大部分居民由于他们工作或生活的影响所以选择在傍晚时分或者是更晚一些进行跳广场舞;结果发现高达72%的人选择晚上开展广场舞活动,仅有18%的人愿意选择下午6:00-7:00开展广场健身活动,有10%的选择在上午7:00-9:00开展广场舞活动。

跳广场舞的人群主要以女性为主;部分较大广场舞空间存在着空间浪费的现象。

2.3.4噪音对居住区居民的影响大

在集中的闹市区广场或者普通的居民小区的休闲场地内分布着大量广场舞活动空间,周围的居民较多,人口比较稠密。广场舞开展的时间一般在早上7:00-9:00,下午6:00-7:00和晚上7:00-0:00,在这一时间段里,不参加锻炼的居民大多特别是那些有工作的中年男性和部分女性在家休息。再加上跳广场舞需要节奏强烈的音乐伴奏,这就对周围需要休息的居民的正常学习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2.3.4安全问题存在極大的隐患

车流量大的主干道边缘和广场舞健身场地边缘存在界限不明甚至于交叉的现象,在这个区域,人流量往往也比较大,对车流和广场舞参与者都有阻碍的作用,交通混杂,冲突点突出,对人身财产有极大的风险,安全有极大的隐患。为了避免冲突和安全问题,必须让广场舞空间和主干道边缘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3.优化结果调整

从现状可以看出,成都市成华区三环内广场舞场地过于集中,体现在火车北站广场舞空间集中区,SM广场广场舞空间集中区,火车东站广场舞空间集中区。而在火车北站和SM广场之间的三环内区域以及SM广场与火车东站之间的三环内区域分布的广场舞空间则相比要少得多,根本不能满足相应居住区市民对广场舞空间的需求。本文综合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广场舞空间实际发展现状,根据多准则决策分析优化布局方案,确定下图(图4-1成华区广场舞空间布局优化方案)深绿和浅蓝部分为新增广场舞空间,其中一级广场舞空间2个,二级广场舞空间4个。

优化布局后的新建街区见下表(表4-2新增广场舞空间服务街道):

3.1模型结果评价

当前,成都市成华区广场舞公共空间资源空间分布严重不均衡,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构建稳定和谐而又文明的社会,本文分析到的成华区广场舞公共空间资源严重不足区域应该采取新增广场舞空间,比如白莲池街道,龙潭寺街道等。这样就弥补了区域分布不均的尴尬局面,对解决成都市成华区广场舞空间优化布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甚至为成华区公共活动空间规划与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支撑。所以本文提到的基于GIS的多准则决策95)/的广场舞空间优化布局模型,不仅较科学的分析了成都市成华区目前广场舞空间配置及空间分布的现状,还提出了新增广场舞空间的建议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和实际操作性。

4.优化方案分析

最后,本文将用GIS理论分析的结果和成华区广场舞现状做对比分析,来说明GIS空间分析在广场舞公共空间优化布局方面的好处,既能够评价成华区广场舞空间分布现状也能提出更好的优化布局方案。

从广场舞的空间分布角度来分析广场舞的地理位置布局情况,从供给与需求平衡的角度来检验广场舞空间的布局能否满足市民的需求,能否展现社会公平性。本章将成华区广场舞现状情况与优化方案作比较,展现GIS在优化布局方面的巨大优势。为了方便分析,作者本文对数据进行了简单化处理,对成华区仅分为两个区域:三环内区域和三环外区域,分析数据不免粗糙,主要是为了说明方法。

4.1规划改进方案比较

根据上面分析,针对三环内区域分布不均匀、广场舞空间中心过密、广场舞空间距离过近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调整,取消了部分广场舞空间,在空白区域新建了一些广场舞场地(图4-1新增广场舞空间)。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华区三环成都市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刘光强对成都市成华区地方志工作作出批示
成华区“教育戏剧进小学音乐课堂”开展情况的调查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区域校园足球推进策略简析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成都市成华区总部经济发展优化路径研究
“三环”扭体健美强身
初中数学“三环”课堂的再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