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发展路径探究

2017-11-04颜梅艳

城市地理 2017年10期
关键词:空间分布传统村落发展路径

颜梅艳

摘要:云南传统村落在州市分布上主要集中于大理、红河、保山、丽江、玉溪等地;在区际分布上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和滇南地区;在族际分布上有六层以上的传统村落分布在少数民族区域。运用空间分析法对云南已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615个传统村落进行分析,得出民族文化、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政府重视程度等四个方面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结合云南的区域文化和社會发展背景,得出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需通过科学的空间布局物质基础保障模式和“政府主导+村民参与+专家指导+社会共享与监督”四位一体的社会经济模式两个维度来支撑。

关键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发展路径;云南

引言:我国传统村落盘点工作启动后,已有4153个村落(四个批次)从现存的11567个村落中脱颖而出,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入选率为35.9%。传统村落的确立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华夏千年农耕文化及地域文化及民风民情有着重要意义。国内外学者对传统村落的研究,主要从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规划与景观、形态分布等角度开展个案研究的甚多,从空间分布的视角对传统村落进行系统性研究只包含前两批传统村落名录,而对传统村落数量遥遥领先的云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路径的研究成果尚少。鉴于此,本研究运用空间分析法,对云南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并提出云南传统村落发展的对策,以期为云南省乃至其他省份传统村落的宏观把控、合理开发与保护、科学规划与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1.云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

在四批全国传统村落中,云南有615个,位居全国榜首,这些村落涵盖了历史、民族、地区等多元特色要素,建筑形态与样式多且保存较完整。

1.1云南传统村落的州市分布

云南16个州市共入选615个国家传统村落,各州市入选传统村落的平均数为38个/州市。大理入选村落最多有111个,占全省的18.05%,紧跟其后的有红河107个,占17.04%,保山102个,占16.58%,三个行政地区共入选320个,占全省总数的51.67%;丽江、普洱分别为52个和39个,均超过入选村落的平均数,可见,云南省超过入选村落平均数的只有大理、红河、保山、丽江和普洱5个州市,共411个村落,占总数的66.83%;而剩下的11个州市均在平均值以下,共计204个村落,占总数的33.17%,临沧、玉溪、楚雄、迪庆、昆明等5个州市入选村落≥20,文山、德宏、曲靖、版纳、昭通5个州市入选村落均超过10个,怒江地区入选村落最少仅有4个。

从密度指数看,云南16个州市入选村落的平均密度为15.795个/万k㎡,平均值以下的行政单位有11个州市,其中怒江由于入选的村落数量偏少,又地广人稀,平均密度不到3个/万k㎡;大理、红河、保山、丽江、玉溪5个州市入选村落密度超过平均值,大理、红河、保山、丽江4个州市的密度均在20个/万k㎡以上,保山、大理、红河超过30个/万k㎡,其中以保山入选的村落密度最高为51.95个/万k㎡。综上数据可见,云南各州市入选实际传统村落数量、分布密度均悬殊较大,超过三分之二的州市入选村落数量和分布密度低于平均值,传统村落主要集中于大理、红河、保山、丽江、玉溪等地,分布极不平衡。

1.2云南传统村落区际分布

根据云南地理区位分布现状,将云南划分为5个区际,即滇中(楚雄、玉溪、昆明)、滇东北(昭通、曲靖)、滇南(红河、文山、普洱、西双版纳、临沧)、滇西北(大理、丽江、怒江、迪庆、保山、德宏)。云南传统村落在区际的分布上也极不均衡,滇西北地区集中了49.76%的传统村落,滇南地区紧随其后,入选212个,占34.47%,滇中地区、滇东北地区分别入选了70个和27个,占总数的11.38%和4.39%。在密度上,传统村落的区际分布呈现3个层级。滇西北地区以25.55个/万k㎡位居第一,超过20个/万k㎡,属于第一层级;滇南地区,13.90个/万k㎡,滇中地区10.737个/万k㎡,村落分布密度超过了10个/万k㎡,属于第二层级;滇东北地区密度为5.2个/万k㎡,低于10个/万k㎡,属于第三层级。可见,从村落数目和密度两项指标看,云南省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和滇南地区。

1.3云南传统村落的族际分布

分布在德宏、怒江、迪庆、大理、楚雄、红河、文山、西双版纳等8个自治州的传统村落共有313个,占全省传统村落一半以上;从行政归属上看,有88个中国传统村落隶属于非民族自治州地级市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因此,云南共有401个传统村落分布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占全省比重的65.203%,其中,滇中地区37个,滇东北地区0个,滇南地区185个,滇西北地区179个。这些地区主要生活着彝族、白族、藏族、苗族、哈尼族、傣族、纳西族、拉祜族、佤族等民族同胞,民族特色鲜明,村落传统文化保存较好。

2.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因子

综上所述,云南入选少数民族区域的村落占较大数目,在自然地理、民族文化、社会经济等因素中,民族因素是影响云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首要因素。

2.1民族文化因素

云南拥有8个地级市、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拥有25个少数民族,其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云南401个传统村落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这些民族聚居地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是民族文化习俗、传统、建筑、生活等多种民族特色的典型代表,易达到入选国家传统村落的必要条件。无独有偶,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优势资源在传统村落评选中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云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甚至是云南旅游业第二个“春天”的必要保障。

2.2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地区边境的云贵高原,山区面积在90%上,整体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从地形上看,云南以山脉为骨架,从滇西北方向起呈掌状伸展出来。地貌类型在不同的内力和外力的作用下,形成错综复杂的地貌形态,横断山脉与高原湖泊、高原水流自然天成。总体地势北高南低,西北最高,东南最低,山高谷深,高差悬殊大,成就了云南拥有从海南岛到东北的多种气候带类型。生活在云南的居民能较好地适应多样的气候、地理自然环境,还形成了干栏式建筑、井干式木楞房、土掌房屏楼、三房一照壁、一颗印建筑、平碉式建筑、茅草屋建筑等建筑形式,让云南传统村落既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又有独特的建筑特色。endprint

2.3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较于其他省份,云南以高原、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区,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汇其间,大量传统村落坐落在高山峡谷与深山崖边,交通可达性指数不高,经济发展几乎完全依赖传统农业生产。很多传统村落在低水平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有幸免于时代城镇化、现代化浪潮的侵蚀,也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让很多村落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延续着固有的民族文化与生产方式,大量传统村落民族村落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地流传至今。此外,云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旅游产业的投入与重视程度也较大,旅游业发展为云南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动力,同时,云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后生力量。

2.4政府重视程度的影响

对于拥有大批高质量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同时是民族大省的云南而言,各级政府一直秉着对历史高度负责、对民族文化高度重视的精神,在遵循传统村落评价体系的认定细则的同时,积极组建权威的专业机构和专职人员,统一协调传统村落的申报、保护和发展工作,组织、法制、资金和人才等保障机制方面也在不断的完善。在做好宣传的同时,政府还积极探索村民参与到传统村落保護与发展模式,有意提升村民保护传统文化、建筑、民风民俗等的意识。

3.云南传统村落发展模式

结合云南的区域文化和社会发展背景,笔者认为,传统村落发展模式需从空间布局和社会经济两个维度共同寻求,具体分析如下。

3.1合理的空间布局发展模式

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发展中现有互补型和共生型两种模式;互补型在空间上表现为村落保护区和新发展区的有机分离,互不干扰;共生型是在现有村落空间内实现更新、改造。云南615个传统村落自然地理条件、区位、历史发展背景、社会经济条件等要素均有所不同,选择何种空间布局发展模式,需根据云南传统村落各自实际情况而定夺。同时明确景观节点、文化遗产保护点、规划功能区域,对村民进行生产生活空间发展进行指导;建筑风格需统一,彰显云南村落的民族特色及地方文化。

3.2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笔者结合云南传统村落的普遍实际提出“政府主导+村民参与+专家指导+社会共享与监督”四位一体模式支撑社会经济发展。

3.2.1政府主导

云南传统村落社会经济普遍滞后,村落发展与保护工作以政府为主开展。首先政府需统筹传统村落发展保护资金,让古老建筑得到及时的修缮与维护,确保传统技艺、民风民俗等文化遗产顺利传承与保护。其次政府需对云南传统村落进行统一规划管理,明确村落空间发展模式、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及要素;完善云南省传统村落的管理体制和法制体系,明确615个传统村落的宏观层管理要求,指导各村制定村落管理体制,实现各村的科学管理与发展。最后以传统技艺、地方特色传承和保护为目标,制定并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学习培训、表演展示、等多种方式激励更多村民参与到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

3.2.2村民参与

云南传统村落民族和地方特色最为突出,而村民在传承和保护地方特色中是核心角色,村民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认识村落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有在保护中提出自己合理愿望和诉求的权力,但更有义务积极地参与到本土文化系列活动和文化遗产人才培养计划中,传承当地文化遗产,将当地传统文化完美展现给社会。

3.2.3专家指导

由政府聘请传统村落保护相关领域的专家。专家能够结合云南传统村落的实际,利用理论更高的角度对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进行审视,吸取其他古村落开发模式经验,提炼出适合云南传统村落发展路径的普遍若干模式,云南各个传统村落可参照这些模式,结合实际选择发展路径。专家指导还体现在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让更多当地村民指导如何保护好传统村落这一宝贵资源,并参与到文化遗产传承的人才培养计划中,让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能够更科学、更有效地得到传承、保护与发展。专家还需要对传统村落的商业开发规划等关键节点进行评估,让传统村落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有科学指导。

3.2.4社会共享与监督

传统村落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不可多得的文明发展痕迹,云南作为拥有最多传统村落的省份,更应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在寻求适合的发展路径需让各界既有权分享人类文明痕迹,又有义务监督与保护传统村落。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也应鼓励社会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中,并呼吁社会需自觉遵守相关管理规定,拥护传统村落这一文化遗产不受破坏,做当代文明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空间分布传统村落发展路径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白龟山湿地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江苏省臭氧污染变化特征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