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墨迹氤氲

2017-11-03王鹏宇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7年10期
关键词:浓墨行笔墨迹

王鹏宇

研磨挥毫,当于冬日午后,待将浓墨细细磨来,浸半室寒冰,染一尺宣,珠圆玉润,魏碑磊然,心存三分雅致,胸怀七分豪气,我慢慢行笔。墨迹在纸上发散開来:映出厚重的横,堂堂正正,如中华之宽阔胸怀;映出苍劲的直,刚正不阿。如中华之铮铮铁骨。我知道很早以前,在仓颉造字之时,我们就已拥有了这种镂心刻骨的精神,这是我们永远的记忆。

我听见千年的古漠中,商帮的驼铃悠远悠长;我看见长安城中,人流如潮,各国来使络绎不绝;大殿之上,武帝大宴来使,相约交永世之好;我看见浩茫北海之际,一位牧者持节而立,南面而拜。兰亭盛会,吟咏至今,右军遗翰,尽显君子本色。或极宴游之乐,或兴迟暮之悲,一笑一颦,无不有态。所谓君子,非独有仁义,更有喜怒哀乐。笔端倾注的,不只是滴滴浓墨,而是我们的汉之包容,唐之华贵,风流骚客,魏晋风骨,千年之后,古今一也,我们从未舍弃那一横,它连接南北,贯通中外······

行笔渐急,墨迹如雨注而下,满纸激流迸溅。是的,我忘记了写那一竖,它使我们终日沉醉于“天国上朝”,然后,百年风雨飘摇自此开始,香港在混乱中被插上了米字旗,大清国的龙旗在黄海沉没,戊戌六君子在刑场上仰天长啸。国势渐微,纵君子之奈何!

我忘记了,你或许也忘记了,而大家永远铭记着,大家记得东郊民巷,异国国旗招摇,玷污了那片蓝天;我们记得旅顺码头,鲜血洒遍了黄海;我们记得南京变成人间地狱,帝国主义的幽灵在六朝古都游荡······

纵使岁月老去,世世代代的人们依旧永远保留这些鲜活的记忆——我们的集体记忆。我们在死逝之地立碑,我们在沧海之上祭奠,我们在清明时节致敬默哀,我们在扭曲的历史前义愤填膺。而我,正写着心中的那一竖······

墨迹早已枯干,我的神思飞回现实。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淡忘历史,是为了超越,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记忆。而我的墨迹不会消散,它载着过去的一横一竖,是负着未来的永远的“十”——永远的加号。

且书且行。

学校: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导师:卢 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浓墨行笔墨迹
我不是当代毕昇,集体才是——从新见王选题赠墨迹看科学家精神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饱蘸浓墨写禅声
王羲之《兰亭序》与赵佶《千字文》笔法之比较
杨尚昆、萧克同志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