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缠绕在内心深处的潇湘
——欣赏刘宝国先生的画

2017-11-02魏佳敏

神州·时代艺术 2017年8期
关键词:皱褶潇湘技法

魏佳敏

缠绕在内心深处的潇湘

——欣赏刘宝国先生的画

魏佳敏

画家刘宝国先生,却貌似在如实描摹着他生活场域里的那些极为熟悉的风景,暗中则是将自己的梦完全遮蔽、消融到他每一笔线条与色彩里去了。

缠 绕

刘宝国先生在他的作品里,似乎是有意凸现了笔迹的线条感,或者说,刘宝国先生当是个对中国画的线条技法有着独特领悟和创新的画家。在他的画作里,线条或断或连,草蛇灰线,深浅、远近的对比都尤为强烈,明显地荡溢着他内在的一股精神和气场。与其说这是得力于他的深入体察,还不如说是得自于他天性深处的某种天人契合的灵性与慧根。从熟悉、庸场的生活场域里去发现陌生的神美与别致的风景,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家对现实的挑战与超越。对一位中国水墨画家来说,禀承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神诀,往往会让自己返回内心去观照宇宙万物。然而要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仍需从自己惟一性的生命体验里去寻找自我、去做好自我。这正如白石老人最终也是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体验里去寻找到了虾虫螃蟹、以及萝卜白菜这样最不入流,但又是自己最亲密无间的事物来变法革新而成就了他一样,零陵潇湘的人文风物也同样被刘宝国先生所青睐,并被他当成了创新游戏的试验场。

就这样,经长久的酝酿发酵,潇湘似乎已化成了一团混沌的、美的聚合物,永远地缠绕在了刘先生的心中。他的笔,便是充当了春蚕吐丝的使命,源源不断地将沾附了自己情感、热力、心魂与梦幻的古老潇湘一一“吐丝”于画间。经历了这么一番育化,他的画作自然都似乎是对真实世界里的潇湘风景作了某种独特的变形。譬如作品《朝阳旭日》,他刻意将现实里的朝阳风光画成了极为陡峻的高耸模样,而身旁潇水如带,又全作了“留白”处理,不着一笔,惟画了一只小小的孤蓬船,巧妙的是,他竟然是以一方圆形的印章代替了那轮旭日,整幅作品就在这般巧妙的变形处理中呈现出了一派空濛、恬静、古意的淡泊之美。

皱 褶

涌现于老人额上的皱褶是丑陋的,但也是沧桑的。源于对水墨线条独特的领悟,在刘宝国先生的画作中,皱褶竟然无处不在,不仅不觉丑陋,反而还奇美无比,意态万方,荡漾着独特的神韵。

在这里,皱褶似乎是一种力的显形,犹如风吹湖面,层层波纹让人觉察到了力的运动与张扬。刘宝国先生画作里的力,自然是一种心之力,充斥着他灵魂深处的某种生命激情。力的方向与劲道似乎是内敛、拙硬的,在一种师化自然里,他似乎天生具有着某种农夫般的纯朴与愚实,但这正好体现了这一方水土的博大与深沉。与其说这些画中的笔墨皱褶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美,还不如说是一种心灵之舞的运动轨迹,山水形态终被心力所揉捏化变,幻化成了神美的空灵意象。

在刘宝国先生《春风无限潇湘意》的作品里,正极其典型地体现了褶皱的妙绝之美。整个画幅里皆是一种梦幻似的俯视与鸟瞰,貌似画面意象饱满、繁复至极,但又空灵无限,神气自来,其中的留白技法,便是采用了皱褶的秘诀与禅机:正是通过对山形、云水,草木,甚至那些细小的人物、亭塔无不通过一种折扇似的叠堆、拢合,聚合了太多的气韵与美魂。这一切无不体现了画中此句“春风无限潇湘意”的诗境与内蕴。

皱褶也是一个哲学的语词,其中包含了辩证法的精神,它会在一种矛盾的对立统一中打开世界的真理之门。它是闭合,也是开放。

心 光

在刘宝国先生的童年时代,他正是一个太爱仰望星空的孩子。

在刘宝国先生的作品里,那些神奇的光线与色彩,便是他内心之光的映射与照耀。无论他笔下那多幅的《朝阳旭日》,还是其他居多的潇湘题材的画作,似乎大都被一种来自宇宙深处的天光所笼罩,所照耀,一如西方经典宗教油画里的上帝之光。无疑,这也让我们看出刘宝国先生深谙西方油画的光线处理技法,他正是采取了“拿来主义”的精神,变法了自己水墨画的表现技法。

刘宝国先生的作品总体上当然是继承了传统的基本技法,比如在透视技法上,他仍采纳了传统的散点透视法。但就是这一个在光线技法上的独特借鉴,却导致了他的作品呈现出了不一般的光亮。倘若说传统的水墨画的光感表现是多少暗色、内聚了一些,那么他的笔下则全是外射的明亮,融交于一种东方传统的空灵意境中,从而心光无限,得到了一种绝美的极致表现。

在《大树☒家园》作品里,光感表现尤为绝妙。光自天外来,又聚焦于温馨的巢窠,让生命得到了某种敞亮。令人想到生命大爱的精神之光,想到了宗教里的圣洁之光,深深打动着每一位欣赏者的内心。

原 乡

一个人或许有很多个故乡,但自己的生命原乡只有一个。作为一个艺术家,在创作的道路上,其实就是一个回归自我,重寻自己生命原乡的一个过程,犹如是一个向自我掘进的操练过程。精神的通道当然是幽暗的,精神的黑暗最终被中国文人们找到了一种墨迹来作载体。因此,刘宝国先生画作的墨色亦自有他的独道之处。

粗观刘宝国先生的作品,会很容易令人想起黄宾虹的山水作品,譬如他的黄山系列作品,都是一层层的黑墨渲染与堆积。但细细体察,却又发现刘宝国先生的泼墨又完全与黄宾虹的明显不同。刘宝国先生的墨块更多的是散碎的,深浅不一的,随着远山近水的不同,层次感极为明显,积叠与堆垒并聚。何况,刘宝国先生还擅长运用不同的色彩点缀其间,以增强其作品的颜色丰富性,而不像黄宾虹的作品纯粹的是黑白两色。

刘宝国先生笔下的潇湘大地,根植于他对生命原乡的深刻体悟,因此才有了如此独特的运墨技法。在他的作品里,草根泥土的黝亮,往昔生活苦难的堆积,以及自己心路征程里的每一缕情感记忆,都在无形里浇灌、滋养着他的心性气质与艺术才情。艺术家永远是从生活的修行里得到了自我的造化,经验永远是思想的来源。尽管在刘宝国先生的作品里,还存在着诸如风格还没得到全面的形成,对潇湘神美的挖掘还有待深入与全面,以及在构图、技法上还需进一步的创新与突破,但这一切都并不遮挡他艺术特色的神采光华。

在刘宝国先生的脚下,潇湘大地永远是向他敞开的,随时都在准备与他的心灵相拥相抱。

刘宝国 作品

▲ 《绿天蕉影》 刘宝国

▲ 《东山翠屏》 刘宝国

▲ 《家在青山绿水间》 刘宝国

艺术家档案

刘宝国,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永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永州市零陵区文联副主席。从艺二十余载,擅工笔、写意山水、花鸟,修篆刻,好根艺制作、喜奇石收藏。近年注重本土山水的学习与创作。作品多次入展省、市级综合艺术大展、获奖,有作品先后在《美术报》《文坛艺苑》《潇湘声屏》《湘江艺苑》等全国、省、市级报刊杂志刊发,部分作品被社会各界人士和艺术机构收藏。

猜你喜欢

皱褶潇湘技法
异处求解
手绘技法表现
人间最美是潇湘
一双布满皱褶之手
作品一
小小潇湘上学记
青山的起伏
暖意
潇湘之梦
秀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