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的就业导向型英语创新人才培育

2017-11-01吴迪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培育一带一路

吴迪

摘 要: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英语人才不仅要能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同时还需要具有相应的外交礼仪、商业沟通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在英语人才的培养中,需要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基于此,对“一带一路”引领下的就业导向型英语创新人才的培育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一带一路”;就业导向型;英语创新人才;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5-0130-02

在国际交流以及合作中,英语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和资源,其需要承担更大的使命,而这也使得高校的英语人才培养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高校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传统单一人才的培养理念,改进教学方式,转变人才培养机制。以“一带一路”战略为指导,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培养创新型的英语人才。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分析

“一带一路”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提升我国与国际交流的有效途径,而在“一带一路”的沿线需要大量的语言人才实现对外的沟通和交流,英语作为国际的通用语言,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更大。但是,“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并不是单一的专业英语人才培养,而是需要复合型和创新型的人才来提升我国对外交流的综合能力。

1.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过于注重对语言本身的学习,但是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来看,对这种单一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少[1]。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对英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不仅能够具有英语语言方面的优势,同时还要具有相关的专业技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英语人才需要能够了解“一带一路”的发展策略,其涉及到国家的地域风俗,并能够从国际视野下进行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交流。同时在“一带一路”的政策指导下,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经济贸易人员以及法律方面的人员进行跨国工作,而这些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英语能力。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英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主要需求的人才类型之一。

2.创新型英语人才的需求。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使得我国在西南部的对外贸易交往中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展,这使得我国对外交往的频率越来越高,涉及到的范围越来广,而不同国家的经济、文化以及贸易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别[2]。因此在对外贸易和文化的发展中,也不能墨守成规,需要相关的人才能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等,在对外的交往过程中,能够创新地提出一些新的交往策略和方式,进而提升我国的对外贸易水平以及文化交流程度。

二、当前我国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

1.尚未实现培养目标。从我国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大纲来看,在英语人才的培养中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第二,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三,具有一定的跨学科专业知识;第四,具有语言文化本体的研究能力;第五,具有全面的人文素质。但是,我国高校在英语人才的培养中,尚未完全落实这五个层次,而大多数都仅停留在第一个层次,能够实现第三个层次的已经是少数。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在英语人才的培养中还比较单一。

2.课程设置不合理。我国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分别为英语技能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以及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但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在专业知识的课程开设方面还没有得到普遍,即使一些学校开设了相关的专业知识课程,但内容比较浅显,无法满足“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涉外人才的需求[3]。

3.教学方式单一。从高校的英语教学模式来看,无论是英语教材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比较单一,与时代发展联系性不强,出现了与现实脱轨的现象,这也严重地制约了“一带一路”下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在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未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提起重视,实践教学时间少,仍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在英语运用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使得学生的就业存在严重的问题。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人才培养策略

1.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高校在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中,需要能够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将“一带一路”战略中对人才的要求纳入到英语人才培养中。同时针对当前英语人才过剩而企业英语人才难求的矛盾现实,高校需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的培养。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所需人才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将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对目标进行细化。

2.优化课程设置,培养综合型人才。从我国当前的高校英语课程设置来看,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以高校需要加强对课程的优化和改革。在英语人才的培养中,除了要夯实英语基础外,还需要加强其在专业技能、国际礼仪等相关课程的教育。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加入一些专业化的选修课程,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爱好和发展规划选择专业课程进行进修。比如,可以开设一些“一带一路”背景下需求量较大的专业课程,如物流、运输、建筑等,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容易就业。同时通过这种全面的培养,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更加游刃有余,也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3.改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英语知识的学习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产生懈怠的情绪,因此教师需要能够采取创新的手段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4]。比如可以采用慕课、微课等形式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这种课程形式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以及翻譯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渗透关于“一带一路”政策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对该政策有简单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的制定,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此外,高校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可以通过校内的实训基地或者校外的实习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在英语的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提升哪些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背景下,对英语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凭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过硬的英语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推动“一带一路”政策的落实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晓聪.“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以广东省职业院校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5,(7):53-55.

[2] 王玉兰.“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新思路[J].海外英语,2016,(8):71-72.

[3] 刘中阳.“一带一路”新形势下西部高校英语专业建设新思路[J].未来与发展,2015,(6):72-75.

[4] 王丽.“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英语+小语种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J].高教学刊,2016,(15):209-210.

[责任编辑 刘 瑶]

猜你喜欢

培育一带一路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虫虫攻略之“枯叶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