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又逢九九重阳节学习近平敬老孝亲三重境界

2017-11-01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孝亲重阳节敬老

□ 岳 巍

又逢九九重阳节学习近平敬老孝亲三重境界

□ 岳 巍

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舐犊之情。敬老爱老,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先哲孟子更是用一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言尽人间孝道之本。

在《论语》中,孔子三讲孝道:其一“是谓能养”,其二“和颜悦色”,其三“继志述事”。这三讲阐释了从物质赡养,到精神敬养,再到道义传承的三重境界。

从2012年“九九重阳”正式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起,今年算是第六个法定重阳节。

无论社会如何日新月异、思想多元,孝道依旧是中华儿女血液中无法稀释的DNA,习近平总书记便是一个例证。

从修书一封致敬老父亲,到亲手为老人送餐端饭,再到署名文章谈尊老。习总书记始终用自己的行动,从家庭、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诠释着敬老孝亲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 尊老家庭 优良家风拂面颊

2001年10月15日,按照习俗,家人要为习仲勋在深圳举办88岁“米寿”宴。习家三代人及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为老爷子祝寿。然而,唯独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缺席。

作为一省之长的习近平公务繁忙,难以脱身,于是抱愧地向父亲写了一封拜寿信。他在信中深情地写道,他对父母的认知也和对父母的感情一样,历久弥深。

信中,习近平还提到了向父亲学习的五件事。学习父亲坦诚忠厚的为人、学习父亲视辉煌业绩如烟云的风范、学习父亲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仰追求、学习父亲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中的赤子情怀、学习父亲堪称楷模的共产党人的家风。

时至今日,每每谈及子孝父,这封信总会再度被人提起。

习近平与母亲齐心散步

其实,习总书记也很孝敬母亲。据了解,每当他有时间陪母亲在一起吃饭,饭后都会拉着母亲的手散步,陪她聊天。而同样作为家庭成员的彭丽媛也不例外。据报道,习近平逢年过节会经常去看望老首长,而只要彭丽媛有时间,也会跟着习近平一起前去。

不难发现,在家庭里,习近平总书记是个不折不扣的孝子。也正是他的孝行为其家风注入了股股孝道清风。

2014年2月4日,习近平来到兰州一家“虚拟养老院”的养老餐厅,端起一个盛满饭菜的餐盘,走到72岁的老人杨林太面前,轻轻送上,请他用餐

第二重: 敬老社会 弘扬核心价值观

2014年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餐厅鸿瑞园店。这时,服务员盛好一份套餐,习近平说:“我也给老人端一份菜。”他端起餐盘,发现72岁的城关区汽车篷垫厂退休职工杨林太面前还没有饭菜,就径直走过去,递到老人手里,亲切地说:“请老人家吃饭。”

其实,不仅在兰州,在北京,在河北……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习总书记模范敬老、践行孝道的瞬间。

2012年12月,习近平来到地处深山的河北省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唐荣斌老人家中。据报道,唐荣斌事后回忆:“总书记没有一点架子,到家里就跟走亲戚一样。大冷天的,我赶紧把火盆摆到炕上,想让总书记暖和暖和。他见我脱鞋上了炕,也跟着脱鞋上了炕,和我们一家人越聊越热乎。”

2013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敬老院,为老人们带去新年祝福。习近平认真倾听老人们诵读《养生歌》,听完后说“从你们的读书活动中我得到很多启示”,他鼓励老人们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和老人们合影留念后,习近平还细心嘱咐随行人员,照片要给每位老人家都送一张。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前夕重回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这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与习总书记再次聚首。她就是习总书记的老师陈秋影。据陈老师介绍,从1965年至今,两人就从未中断过联系。

一枝一叶总关情,老人在总书记心中的分量总是那么重。

2016年5月29日,习总书记在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2014年11月26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刘云山、张高丽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

第三重:爱老国家 激发老同志正能量

2014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强调,爱护老干部就是爱护党的宝贵财富,学习老干部就是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重视发挥老干部作用就是重视党的重要政治资源。

霜叶红于二月花,最美莫过夕阳红。习近平深知,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对于中国改革进程至关重要。因此,要对老同志所感所想感同身受。

早在1984年12月7日,31岁的习近平第一次在《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文章,题目就是《中青年干部要“尊老”》。文中引用郑板桥的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来称赞老干部的价值。他指出,在我们干部队伍内部,实现新老交替不是个人或对立集团之间的权力转移,不是什么权势之争,而是为着同一个目标、同一个事业。“中青年干部唯有实心实意地尊重老干部,才能在新老干部之间建立起一种真诚融洽的团结合作关系,从而携手并肩,共同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

在正定,习近平自己坚持只要不出城关就骑自行车,但却把正定县委仅有的一辆212吉普车配给了老干部使用。老干部没有活动场所,他就把县委和县政府合用的大会议室腾出来,改成老干部娱乐室。为照顾好老干部的身体,正定采取了老干部看病优先就诊、医院开设老干部病房、老干部医药费及时报销等一系列措施。

南下福建后,习近平依旧如故。1993年元月,福州长乐机场动建,一些部队老同志应邀参加动工仪式。动工前夜,习近平特意让秘书通知基层干部,第二天风大、天冷,务必挨个打电话通知老同志,多带衣服、注意保暖。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2014年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最后用这句话激励广大老干部永葆政治本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 踏秋,是中国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九九,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个位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猜你喜欢

孝亲重阳节敬老
中华孝亲故事的数字化开发与普及策略研究*
篆刻
“葡萄哥”的敬老情
敬老爱老防跌倒
重阳节
重阳节为什么称为“重九”
重阳节
在厦金胞张爱华孝亲牵起两岸情
重阳节快乐
勤劳致富 敬老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