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学治疗用于多发性骨髓瘤32例安全性研究

2017-11-01刘福庆

中国药业 2017年19期
关键词:沙利度胺骨髓瘤多发性

刘福庆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3)

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学治疗用于多发性骨髓瘤32例安全性研究

刘福庆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3)

目的探讨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MM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加用沙利度胺。结果两组M蛋白、血红蛋白与骨髓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有好转,并且观察组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1);观察组血小板计数下降率为31.25%、白细胞计数下降率为9.38%,均低于对照组的59.38%和34.38%(P<0.05)。结论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对MM患者疗效更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低剂量;沙利度胺;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性

多发性骨髓瘤(MM)属于高复发性浆细胞类恶性增生症,近年的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1.0%[1]。目前,临床治疗MM主要依靠大剂量化学治疗(简称化疗)与造血干细胞类移植疗法[2-3],单克隆抗体也有一定疗效。随着沙利度胺的应用,MM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有部分MM患者对该药的标准剂量可耐受,这对疗效有较大影响。为进一步确定沙利度胺不同剂量的临床作用,本研究中观察了不同剂量沙利度胺治疗MM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关于MM的诊断标准[4];经骨髓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与血清M蛋白检查确诊;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所有患者神智清楚,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符合MM诊断与复发标准,既往已接受沙利度胺、常规化疗3个疗程以上治疗;存在可能中断治疗的因素;无法顺利评估疗效。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MM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以病情严重性为参考,选用不同类型化疗方案。其中17例初发性MM患者接受MP方案:马法兰(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6 mg+强的松60 mg,每日静脉滴注。9例复发性 MM患者给予VAD方案:长春新碱(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326,规格为每支1 mg)静脉滴注,每日1 mg;地塞米松片(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293,规格为每片 0.75 mg)口服 20 ~40 mg/d;多柔比星(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318,规格为每支 5 mL ∶10 mg)静脉滴注,每日10 mg。6例MM患者则实施M2型方案:马法兰+强的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2020857,规格为每支 0.2 g)。疗程为6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于每日睡前加服沙利度胺片(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130,规格为每片 50 mg),1~4 周口服 100 mg/d,之后每周增加50 mg,待每日服用剂量达200 mg即停止加量,持续剂量治疗。治疗时间3个月及以上,完整疗程6个月,治疗期间如发现剂量不耐受,必须立即停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M蛋白、血红蛋白与骨髓细胞计数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结果见表2和表3。

3 讨论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32)

表2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变化比较(±s,n=32)

表2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变化比较(±s,n=32)

指标M 蛋白(g/L)骨髓细胞计数(%)血红蛋白(g/L)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51.32 ± 12.01 28.73 ± 12.10 54.51 ± 13.28 11.03 ± 5.46 75.77 ± 12.22 88.74 ± 11.25观察组55.38 ± 12.44 16.46 ± 5.58 59.01 ± 13.26 4.80 ± 2.52 75.62 ± 13.50 97.68 ± 12.29 t值1.33 5.21 1.36 5.86 0.05 3.04 P值0.19 0.00 0.18 0.00 0.96 0.00

MM主要起源于人体骨髓内的浆细胞,通常被纳入B淋巴细胞性淋巴肿瘤范畴[5]。其主要特征:骨髓浆细胞出现异常性增生,少部分MM患者属于未分泌MM,M蛋白不会产生于该型患者。MM患者常伴有肾功能损伤、高钙血症,以及多发性的溶骨损害症,并且患者的细菌易感性较正常者明显增高。同时,MM患者还经常会有出血、贫血、感染、骨痛、神经性症状,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各种典型表现。据流行病学专项调查显示,MM的发病率同生活水平及年龄增长相关,尤其是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生活水平提升,也使得MM病症逐渐成为常见病、多发病。缓解病情,延长患者寿命,并改善MM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6-8],是MM治疗的主要目标。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n=32]

血管新生可造成MM病情恶化,使其发展加快,同时还影响患者的预后[9-10],抗血管新生对MM预后意义十分重大。现行MM治疗方案主要以传统手段为主[11-12],如自身干细胞移植、异基因型干细胞移植、蛋白酶体对症抑制剂、与沙利度胺相关药剂联合应用等,但通常还是依靠常规化疗。化疗极易引发种类繁多的相关不良反应,尤其是化疗后感染症多有发生,其治疗通常仅可获得40%~60%的有效率。

沙利度胺具有抑制血管增生的作用,兼有降低整合素亚基合成率的作用,提示可将该药用于抗肿瘤治疗[13]。近期的研究指出,沙利度胺对瘤内微血管实际密度的降低作用主要是依靠环氧化物酶这一途径来实现,而非依赖抑制血管增生这一路径,可能成为抗肿瘤增生性药物[14]。另有研究表明,沙利度胺可调节免疫细胞群中的T细胞[15],同时还可对骨髓细胞实现细胞靶向,促使该类细胞黏附性进一步降低,并使其逐步相互分离,这对于人体免疫细胞的迁移有着积极意义,从而也使得免疫细胞的免疫功能得到正常发挥,成功控制疾病。沙利度胺抗肿瘤的具体机制同其他化疗药剂及糖皮质激素均有显著差异,因此在传统常规化疗的同时,常与沙利度胺联用,能有效延长MM患者生存期,提升治疗有效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沙利度胺、常规化疗联合治疗后,两组MM患者的M蛋白、血红蛋白与骨髓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有好转,且观察组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1);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下降率、白细胞计数下降率皆低于对照组(P<0.05),与唐雪娟等[16]的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MM,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1]魏 漫.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2):90-91.

[2]姜祖光.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146 -147.

[3]王晓玲,廖露鸣,刘凤兰,等.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11):1370 - 1372.

[4]初晓丽,李 铎.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34):73-75.

[5]赵 明.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12):78 -79.

[6]刘传才,陈文习.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2014,20(17):3226-3227.

[7]何国民,徐 娟,蔡亚云,等.低剂量沙利度胺结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2015,34(28):133-135.

[8]董 平,李 东,张 凡,等.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2):1623 - 1625.

[9]陈 琦.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6,22(16):53-54.

[10]陶 石,胡 敏,苏群豪,等.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7,28(6):973-974.

[11]张付华,刘 珍,孙学青,等.低剂量沙利度胺结合化疗用于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10):1047 -1049.

[12]史晓薇,庄贤栩,林 丽,等.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行性评估[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12):1561 - 1563.

[13]林梅英,尹 芳,谢有科,等.比较不同低剂量沙利度胺对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抗血管效应[J].中国医师杂志,2017,19(3):454 -456.

[14]朱贵华,李秀梅,庄万传,等.改良VTD方案联合低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5,31(9):823 - 825.

[15]王慧歌.沙利度胺辅助化疗方案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J].临床医学,2015,35(3):62-63.

[16]唐雪娟,任 莉.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4):113-115.

Safety of Low Dose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for Treating Multiple Myeloma in 32 Cases

Liu Fuqing
(Hospital 463 of PLA,Shenyang,Liaoning,China 11004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of low dose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for treating multiple myeloma(MM).Methods Totally 64 patients with MM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3 to Jul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3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on this basi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alidomide.Results The M protein,hemoglobin and bone marrow cell count of the two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1).The decline rates of platelet count and WBC were 31.25% and 9.38%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59.38% and 34.38%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 Low dose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for treating MM has better effect and safety with lower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low dose;thalidomide;multiple myeloma;safety

R969.4;R972.1

A

1006-4931(2017)19-0050-03

10.3969 /j.issn.1006 - 4931.2017.19.013

刘福庆,男,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治疗,(电子信箱)87213374@ qq.com。

2017-06-06;

2017-07-11)

猜你喜欢

沙利度胺骨髓瘤多发性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沙利度胺在皮肤科的应用
沙利度胺对IL-1β介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沙利度胺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放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沙利度胺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