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家居系统设计初探

2017-10-31邓嵘

设计 2017年12期
关键词:模块化设计系统设计

邓嵘

摘要:通过对现代城市中的居住人群、生活方式、系统设计等健康家居系统要素的解析,提出健康家居系统的概念。对健康家居系统进行了理论上的初步建构、模块建构以及相关服务建构,并进一步阐明健康家居系统的发展趋势和设计方向。

关键词:家居系统 模块化设计 系统设计

引言

现代社会丰富了人们居住与出行、工作与生活的物质层面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社交、受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层面的诉求。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健康意识、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逐步增加。人类的寿命在不断延长,医学技术的发展对疾病的防范与治疗也更为有效,人们的健康观也在发生巨大的转变,“健康”一词在这个时代再次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热点也并非偶然。20世纪80年代,英国皇家工业设计师Alan Tye先生在其演讲中说到:“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产品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当重新理解产品设计。”由此健康工业设计的概念被提出并开始受到关注,健康工业设计理论提出在符合人体自然运动规律基础上,以健康的使用为原则,关注产品设计能否帮助人们的身体进入健康常态,它超越了当时传统产品设计关于功能与形式的讨论,为设计师提供了注重健康和体验过程的新方法和新视角,产品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伴随着人的健康成长和引导我们促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传统健康观关注人与自然关系性的理解和认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必须融入自然之中。东西方文化中的健康理念都具有各自的成因和脉络体系。东方文化的健康思想可以追述到道家学派创始人老聃,其最早主张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指出人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存在于自然界系统之中。这可以认为是研究人类健康的第一块基石。而后庄子、管子以及荀子等先贤都对人类的生命起源,生命特征与活力,生老病死之原因,甚至生命过程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的关系都给予了一定的合乎科学的解释,当然这些认知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在没有现代化家用电器产品和家居环境调节系统出现之前,如何保持家居环境空间的舒适宜人,充分考虑光线变化、温度调节、空气流动、季节更迭的家居空间以及家具陈设是影响古代家居空间的健康设计要素。古人为适应当时的气候、环境的变化,加之生活的经验积累早已通过设计改善家居系统环境,这些造物的初衷均是为了健康舒适的生活。这也不仅是身体上的适应需求,更是视觉享受与精神层面的健康体悟,就地取材、向自然學习并借助自然的力量,将大环境与小环境融合,这是古人的智慧之处。

现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和辐射下逐步进入了一种被技术与信息绑架的无法停下的快节奏的麻木与疲乏状态,尤其在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我们在追求物质的富足为创造我们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我们生活品质的过程中忽然发现我们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误区,我们所向往的舒适生活并即将努力实现的时候,大多数人都遇到了健康问题的困扰。这种技术驱动下的人为世界的改造,在向自然不断索取,与自然世界的“争夺”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冷静的思考人类最终所追求的目标与生存意义的根本所在是什么?带着这个思索我把视角聚焦在了当下我们的生活家居系统,我们所认为的舒适的家居空间中的系统与产品是否真正是具有健康意义的,是否是更适合我们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健康生活家居系统?

一、健康家居系统概念

家居系统,指的是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采用合理的布局以及生活空间中各子系统间的协调运作使家庭变得更舒适、安全和有效。家居系统是以自动或半自动技术控制屋内各家居设备运作的系统,包括安防、自助、预约、辅助等,其主要服务于家庭成员行为活动“,目前比较完善的家居系统主要有舒适家居系统、智能家居系统。

适合中国当下的健康家居系统构成必须依托现有家庭成员构成与未来发展的状况进行研究,通过了解家庭成员中不同年龄阶段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他们不同的社会角色和生活工作环境状态,进一步分析他们的行为特征,对其生活方式中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因素的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充分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性、互动性问题,提出健康家居系统设计的构成要素,同时与西方舒适家居系统的构成进行比较研究,以及信息化社会智能家居系统的融入与健康家居系统之间可能产生的耦合和变化进行探讨,真正将东方文化思想中的健康观思维与西方舒适家居概念进行结合,提出具有时代价值的中国当下的健康家居系统布局。健康家居系统设计,是从健康生活方式的设计到健康家居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分析,再具体到健康家居的环境系统设计、产品系统设计以及信息娱乐服务系统的设计等方面探索健康设计在家居系统环境下完整合理的初步构建模式。

二、健康家居系统要素

(一)居住人群

健康家居系统应涵盖不同年龄段人群,从年龄上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人群:儿童、中青年和老年。不同年龄段的居住人群对于家居系统的设计不尽相同,在构建健康家居系统中,必须根据人群的不同生理以及心理特点进行侧重设计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一般来说,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家居系统要充分考虑孩子享受童年的乐趣,为他们营造一个适宜、安全、健康的空间环境,并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沟通。中青年人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较大,更注重生活的品质和舒适度,家居系统主要为他们营造一种绿色、生态、休闲、便利的生活环境。老年人因为身体状况会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家居系统主要为老人们创造无障碍、自由沟通、舒适休闲的空间环境。

(二)生活方式

健康家居系统研究离不开健康生活方式的研究,生活方式对个人甚至全社会的健康影响密切相关。工业文明以后,现代生活方式呈现出个体性、创新性、多样性、共生性的特点,人们对物质需求、生活品质、精神消费的要求不断提高,现代生活方式带给现代人尽可能多的精神愉悦、物质享受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健康隐患。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文明造成的人类生物结构和机能的退化。

健康生活方式是建立在正确的健康观基础上的健康行为的促进,要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是个体的健康认知的提高,从而引导自身的健康行为,其次是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的形成,再次是健康的环境营造,前者是主动的健康促进,后两者则需要社会、环境所提供的健康支持。kasl与cobb将健康行为定义为:自认为健康的人所采取的任何预防疾病或在症状还未出现前即可察觉的行动。不论个体感知或实际的健康状况如何,个人保护、促进或维持其健康所采取的任何行为,不论是否达成目标,皆可称之为健康行为。著名医师和社会哲学家诺了斯曾指出:“99%的人生来就是健康的,但由于种种社会环境条件和个人的不良行为而使人害病”。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宣布:“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健康的基石”。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并非是依赖医学科技的进步,必须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变被动为主动,是需要控制和调节不良的健康行为的产生,是一种长期的健康观的培养和健康行为养成的过程。事实证明,行为不仅可以致病,而且还可以治病,人类为维持生存所采取的种种创造行为及设计活动或有益于健康,亦或有损于生命。对于自身行为的认知与判断必须强调个体后天习得的不断学习过程。行为习惯是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不同学科针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离不开对生活方式概念的正确认知为前提,对于生活方式的展开脱离不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划分,医学社会学将健康生活方式定义为人们根据他们的生活机会所选择的与健康相关的行为集合模式。

(三)系统设计

人类的活动与产品、空间也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创造的物质环境并非是单一的、独立的功能物质本身,而是一个完整的生活系统。这个人造系统是在最大可能地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健康产品的理解往往会局限在针对性的健康治疗类的医疗产品,实际上很多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对健康产生影响。比如很多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的座椅设计其目的是保护人的脊柱健康,避免在长时间使用中的疲劳和损伤,可即便最舒适的人机工学椅在特定的环境空间下,仅仅是椅子的支撑功能还不能很好地解决健康的问题,而需要一个完整的健康辅助的系统。除了座椅外,在办公环境要考虑桌面、屏幕能随座椅角度、坐姿变化进行有效调节。在移动的机舱或高铁上,则要考虑座位前后空间、灯光、音乐等长途环境的休息状态和入睡状态的营造等。

从家居设计的角度而言,按照国际科学健康住宅标准,健康家居系统设计中的环境系统主要包含了与居住环境密切相关的八大系统,分别是:家用空调系統、中央供暖系统、中央新风系统、中央除尘系统、中央水处理系统、中央热水系统、太阳能、智能家居系统。这是进入现代化社会以来,人们应有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科研成果和先进的环保设备,以环保节能的方式从多方面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程度,使得家居系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关于健康住宅标准的系列要求。

三、健康家居模式建构

(一)理念建构

通过系统研究的方法进行健康家居系统属性与基本要素的分析和对健康家居系统构成的完整分析,可以指导并逐步完善适合当下中国人健康生活理念与需求的健康家居空间、环境、系统、物件、以及家庭成员之间情感、信息、文化交流等新的健康生活系统的构建。为健康家居产品的研发提供有序和有效的健康设计指导依据,从而避免设计师个人主观臆断或盲从国外评判体系下设计所导致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确保健康家居系统的合理性、系统性和标准化。从更合理健康有序的资源利用、生活空间的环境改造、到健康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的培养塑造,逐步形成适合中国人健康发展需求的和谐健康型社会环境。

(二)模块建构

在舒适家居系统基本模块的基础上,包括中央空调、地暖、新风、水处理、智能安防等,对健康家居系统进行几大模块建构,旨在通过这些模块调节室内温度、湿度、洁净度、智能度等参数,需要完美配合装修,做好全程服务,营造健康、节能、舒适、舒心的家居环境。健康家居系统模块需要在调节、保护人的健康行为为主要目标,同时在优化环境中空气、温度、水质等外围影响健康的问题展开设计,由于健康需求的差异性,健康家居的构成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有选择的组合。模块化设计的理念可以很好地在健康家居中体现。此外,人的健康状态会随年龄的不同发生机能的衰退现象,在不同健康状况阶段家居空间及产品的设置需要有不同的变化。如洗浴空间的设计,在考虑温度、湿度、舒适度的同时,还可以考虑适当的人体健康指标的监测,如体重、皮肤状况等。健康模块的建构是依托家居信息化、智能化的物联体系的技术发展。可以通过设计让家居产品在智能家居系统的平台下有效的关心和监控人的健康状况。

(三)服务建构

未来的健康家居系统一定是和社区、医院等公共民生服务系统进行互联互通的。从大数据的监测、信息的共享、数据的分析和指导,到进行有效的健康互助和支持服务,甚至是在健康家居系统平台下形成健康管家式的对应服务。这一切都将离我们很近。而要构建一个更为有效的健康家居系统,服务的内容就是这个系统可以长远运营的核心所在。设想—下,在很多急救的过程中往往是因为时间耽误了生命的挽回,如心脏病,最有效的急救时间是四到六分钟内,如果健康家居系统在第一时间发出急救信息,在社区邻里间可以形成小范围的互救需求。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就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人际间的互助系统形成。

健康服务内容因人而异,因此健康服务更能体现未来产品系统在基础服务平台下的定制化服务内容的拓展。也就是说,健康家居系统平台可以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健康需求进行服务项目和体验的研究,而其后台系统又可以架接社会服务系统平台,从而更好地合理利用社会健康资源。

结语

中国的健康事业才刚刚起步,健康相关的产业正从原先针对专业医疗、治疗和康复、护理等领域逐步延伸与扩展到家庭医疗、移动医疗等更为广泛的系统服务领域。相对单一治疗、理疗类的产品只解决特定消费对象的特定需求而言,更全面地关注整体社会健康发展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在当下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就显得更为重要。

随着中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针对老年人设计美好老年生活体验,创造更健康的服务系统,首先需要研究的是有关消费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变化,尤其是必须优先考虑对弱者的照顾和关怀,特别是在老龄健康产业领域。为此,从老年人的生理、行为特征出发到适合老年人的健康服务系统的研究或许是一条有效的研究路径。其次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各家庭成员之间的健康生活关系,无论是家庭发展的支柱,年轻的上班族,还是老人和儿童以及邻里朋友之间的友爱互助,如何解决现代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疲惫与压力,促进和优化良好的健康生活环境,系统性的研究健康设计就显得尤为迫切了。

猜你喜欢

模块化设计系统设计
汽车装配工艺模块化设计研究
一种基于SATA硬盘阵列的数据存储与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目标特性测量雷达平台建设构想
LED车内氛围灯设计
信息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应用系统设计探析
基于.NET的教务信息内容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