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仓图书馆:停下来,闲翻书

2017-10-31朱艺

城市地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油纸伞书籍图书馆

朱艺

不久前,我在朋友圈看到一组漂亮的油纸伞——“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仿佛款款而来,细问朋友才知:这些精致的伞来历非凡,竟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出自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毕六福先生及其团队之手,而它们当时正悬于北仓图书馆的钢架之下。

原来这只是北仓图书馆众多的活动之一。咦?重庆何时又多了一座北仓图书馆?好奇的我决定亲自前去打探一番。穿过车流人流络绎不绝的观音桥商圈,路过北城天街的繁华与喧嚣,一路好找,才从旁边看似家属区的小道进入。走了一会儿豁然开朗,好似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连空气都沉静了下来。这一片区原是江北纺织厂的仓库,闲置多年,如何变废为宝,让曾经风光的老厂房在城市变迁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既传承历史,又适应时代变化?这是从意大利留学归来的李先生想要解决的问题。凭借其历史人文情怀,并灵活运用所学的建筑设计专业,经过李先生的精心打造后,北仓这才焕发新生,北仓图书馆随之诞生。

印象里,图书馆就如同一座文化宝库,既是包容的、大气的,又是接地气的,能给予城市与市民们精神养分,北仓图书馆给我的感受也如此。当我触碰着水泥红砖铸就的墙面,拾级而上,一张张老厂变迁的图片闪过视线,幽幽的楼梯尽头洒进一束光亮,转角处窗外绿荫环绕,不禁升起恍若隔世之感。“真正的书籍应是黑夜和沉默的产物,而不是白昼和闲聊的果实。”若不是转而看见墙上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名言,或许思绪会沉醉在历史里很久……

“闹中取静。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了,很难静下心来沉淀自己,我们希望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让繁忙的人们歇一歇,放松个人或者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负责人刘女士娓娓道来设立北仓图书馆的初衷。停下来,闲翻书,细嗅铅字的气息,那是多美好的事情啊,但在这个刷屏时代、拇指时代,对于很多人来说,那样的品读已经是过去很久的记忆与画面了。而北仓图书馆作为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这里既不提供咖啡,也没有简餐,但对于书籍的选择,北仓图书馆显然有自己的见地——并不是以多取胜。当我在文学区发现老树的《在江湖》时,真的惊喜又意外,连着好几排理想国出品,文艺青年喜爱的木心、白先勇作品都能够在这儿见到。而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杨绛的《我们仨》、萧红的《呼兰河传》、龙应台的《目送》、王小波系列等也一一罗列在旁边;影视原著区,《纸牌屋》《一天》《赎罪》《朗读者》《暮光之城》等,大多是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难怪有文艺青年说这里的书很对口味,“很好读”,已经是一句莫大的褒奖。

当然,这里更多的是建筑设计、艺术、摄影、旅行、生活美學类书籍,也契合了整个文创区的风格。看到山本耀司、马克·吕布、侯孝贤、蒋勋、宫崎骏等等大师的名字时,我的嘴角止不住上扬,可以感受到主人家挑选书籍真的很用心。随便拿起一本或关于花艺,或关于茶道,或关于匠心的读本,靠在软软的沙发上闲翻书,图书馆入口处那句“风从江面吹来,繁华深处静暖人心!”有了最生动的映照。endprint

猜你喜欢

油纸伞书籍图书馆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泸州油纸伞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图书馆
油纸伞的守望者
书籍与少年
油纸伞下的四月
去图书馆
油纸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