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

2017-10-31余芸

关键词:人口生产人类

余芸

摘要: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更主要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笔者就如何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谈几点心得。

关键词:地理教学;人文地理;德育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9-082-1

素质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宗旨,而德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地理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主要科目,其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因此,地理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注意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把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起来,充分利用地理课堂这一阵地渗透德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下面笔者谈谈在地理教学中是如何渗透德育的。

一、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也越来越多,而资源在相对减少,尤其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在迅速减少,使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有很多的问题的产生都是和迅速增长的人口有关的。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人口的增长情况是不同的,所以人口政策也是不同的,我国近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已下降,但庞大的人口基数使每年净增人口数仍然不少,所以,目前我国基本国策仍然是“实行计划生育”,我国的人口政策仍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当然,除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对环境有影响之外,人口迁移也会影响到环境。总之,人口的变化不能超出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的容量。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国情和基本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传统的发展没有注意到对环境的保护,而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而我们的教材则通过城市化、工农业生产与地域联系使学生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空气污染、水污染、使原有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使得地面发生了沉降;人类在进行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过程当中一方面要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另一方面要向环境当中排放一些废弃物,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转变传统的生产发展模式和污染控制战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环境规划中心提出了清洁生产。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清洁生产的含义,清洁生产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式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废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減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者消灭于生产过程中。另外,各种交通工具等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都应该重视,这个在教材里都有涉及。学习了必修二之后,学生就会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知道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日益现代化,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出现了许多影响我们人类生存的问题:污染造成某些矿产资源枯竭,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耕地和淡水资源减少,物种逐步灭绝。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明白必须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培养他们良好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四、树立全球意识,环境保护意识

所谓全球意识,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地理教材,认识到全世界人民共同拥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活与生产都来自地球上的空间,所以我们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的公民都来自觉维护世界和平,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由于诸多因素,大自然环境遭到严重损伤;如南极上空臭氧空洞在继续增大,工业三废及噪声等环境污染严重。在目前,世界上热带雨林面积以每分钟50公顷的速度在逐渐日益消失,如不马上阻止这种趋势,50年后的热带雨林将不存在,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将失去调节作用。又因为树木遭到破坏,许多的生物失去了理想的栖息场所,加上环境的污染和人类的捕杀,目前地球上每天至少有一种物种在濒临灭绝。我国草场的超载,草质下降,使土壤沙漠化。自然环境的破坏,造成气候反常,洪涝,干旱,病虫害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如长江、松花江在98年发生特大洪水,黄河断流等制约经济发展,海洋水域污染严重,生物绝迹。面临世界环境的危机,有些国家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只顾眼前的利益,局部利益,却放弃全球的环境意识,目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因此在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有113个国家参加,世界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规定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呼吁世界各国自觉保护并改善人类赖以自下而上的自然环境。、我国政府为了造福后代,制定了环境保护法,让全民参与,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所以教师要在地理教学中教育学生增强环境意识,爱护花草树木,做大自然的宣传员、保管员,使人类的家园更美好,使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文化地理知识的过程中,结合能力的培养,形成规范其正确的道德行为,做到文明用语,礼貌待人。同时还要进行国情、国策相结合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生观、人地观。教师要引导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崇尚科学,热爱祖国,热爱世界,要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21世纪是经济竞争的世界,知识爆炸的世界,高新科技发展的信息产业竞争的世界,我们青年一代任重道远。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地理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身心及审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这样才能为我们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才能使我们社会更协调,使我们的地球家园更美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口生产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人口最少的国家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坐井观天石头国
谁变成了人类?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食品与水
印度人口2025年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