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7-10-31何启顺

关键词:现状分析对策研究初中语文

何启顺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将巩固所学语文知识,提升其语文素养。本文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概念及重要性入手,对其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与阐释,并对目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9-079-1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阅读量。然而,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出现了以教代读、过分注重文本细节、缺乏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肢解文本等问题,导致了学生对语文阅读兴趣不高,阅读高耗低效。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之道。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尽管新课标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依旧堪忧,主要表现在:

1.以“教”代“读”。教师阅读教学的观念陈旧落后,教学中“教”的太多,学生阅读的太少,因而造成学生的文化积淀太浅,缺乏语文功底。

2.肢解教材。教师以教材为中心,教学的目的和过程是学一篇解析一篇。学生缺乏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难以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3.考点练习。教师将所要教学的课文,按照考试阅读模式训练学生,要求学生熟记难写的字词,背诵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名言佳句,作一点理解性的归纳,教学的八股使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难以和文本对话及情感交流。

4.阅读量少。除课本外,学生很少接触到课外阅读,《中学生必读名著篇目》形同虚设。它不仅忽视了文学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使学生逐渐失去阅读的机会和兴趣。

所有这一切,都违背人的认知规律,更与新课改要求格格不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语文阅读现状。

二、初中语文阅读的有效对策

1.要让学生有阅读的习惯。读书运动的倡导者朱永新老师说:“要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让读书和吃饭一样,不读书就会有精神饥饿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也曾说过:“培养阅读习惯最关键的是让孩子们对读书产生兴趣,在13~19岁这一读书机会最多的时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这种行动方式一经形成,便根深蒂固,与人的性格、气质相融合成为本能或自觉行为。学生有了这种良好的自觉行为,就等于拥有了毕生从事工作和学习的基本技能。也就是说: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如同拥有了不断促进自己成长发育的“造血机能”。邬书林还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培养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他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1963年他在一则书简中提出“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

2.要让学生有阅读的兴趣。人的兴趣不是天生固有的,它是在客观环境影响下和一定需要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同样,学生阅读兴趣的产生、发展是与我们的引导、培养无法分开的。如果我们根据学生心理的特点和阅读形成、发展的规律,采用多种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和激发阅读兴趣,那么,艰巨的阅读任务,就会变得轻松愉快起来,把“苦读”变成“乐读”、“趣读”,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关于培养兴趣,郭沫若说过:“兴趣能使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人能够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有了兴趣,就会去勤学苦练,就会对一个人的成就发生作用。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这也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诸葛亮的《出师表》一课时,开始就可以板书一些赞美和叹惋诸葛亮的名诗名联,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通过这些,大谈此表对后世的影响,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这种以名诗、名联比衬渲染的方法,能增进讲授的魅力,加强学生的理解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还采用了营造书香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一是开展示范朗读,如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示范朗读、多媒体示范朗读等,努力营造出余音绕梁的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其兴趣。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开展中学生诗歌朗诵比赛,大组阅读比赛、名著阅读比赛等活动,学生比赛优胜者以课外书作为奖励等。

3.要让学生有个性地阅读。个性,是一切创造活动的生命。建筑尚如此,教育更是将创造力视为核心与灵魂。语文,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在实现其工具性的同時,更应凸显其人文性,呼唤个性化的阅读与理解。个性化阅读切合语文学科的思维性的本质属性,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学科工具性中最重要的一点即是语文是一门思维的学科。听说读写是语言思维的具体表现,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从根本上是由其思维品质的高低所决定的。个性化阅读和探究性阅读是发展想象力、思辨力和批判力的阅读,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而一切都源于多读、多悟。

我们应该尊重差异,把学习的权利留给学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或印象深刻的内容进行研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创造性阅读。给学生提供自由发表独特见解的言语空间,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个性更飞扬。

语文阅读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行为,感知、理解、顿悟,无不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因此,教师要焕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活起来。但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学营养对学生的渗透并非一日之功,仍需我们不断努力、尝试并改进。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对策研究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