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代日本平面设计界教父

2017-10-30李梦璇吴卫

设计 2017年7期
关键词:再设计

李梦璇 吴卫

摘要:原研哉是继田中一光后无印良品的第二代设计总监,他是当今日本平面设计界的思想家,被人誉为“新生代日本平面设计界教父”;原研哉的设计风格主要表现在:设计要源于生活去重新再设计,设计的本质是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原研哉在设计中提倡回到设计的初始“白”的状态,注重人的触觉体验,传递本真的情感;原研哉提出了“无亦所有”是日本传统美学之源,为大众设计独具本心且价格适宜的优秀设计来;原研哉对日本设计有着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形成了一套新的独特的“原研哉观点”。

关键词:原研哉 再设计 无亦所有 无印良品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4-0077-03

一、背景

日本的平面设计,由于受到了欧美平面设计的影响,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每个不同阶段的设计都呈现着不同的风格。二战以后,伴随着经济的振兴、国力的复苏以及政府大力的支持,日本政府曾多次邀请欧美的设计大师来日本传授现代设计的理念,其中就包括了当时美国著最名的工业设计奠基人雷蒙德·罗维(Raymond Loewy,1893~1986)来讲学。政府还公派留学生去欧美国家学习现代平面设计并定期举办欧美平面设计展览,将设计带入人们生活的视野,让设计师有机会向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为日本现代的平面设计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上世纪50-60年代,日本设计是照搬照抄欧美的,然后逐渐演变成极具自己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进入70-80年代,日本现代平面设计才逐渐开始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在上述一系列的促进鼓励政策中,日本的现代平面设计发展得很迅速,到了20世纪80-90年代,日本进入世界设计强国行列,日本风格也为各国所重视和效仿。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原研哉凭借自己的设计才能和独有的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注入新理念。他不断地表现和探索着日常生活中的极简之乐,他手中所有的设计都是从产品功能出发,不断地做减法直至最后只剩下最原本适用的东西。但是,这种简约之美却具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它没有多余的装饰和繁复的色彩,只剩下简单的色块与线条,透出一种纯净的美感。同时他服务的无印良品(MUJI)又不同于某些简洁、冷漠,充满未来感的现代设计,而是一种柔和、折中,充满东方文化色彩的设计,所以很受大众的欢迎,特别是得到年轻人的推崇。原研哉绝对可以称得上当今日本平面设计界的领军人物,其设计风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为日本平面设计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因为如此他被人誉为新生代“日本平面设计教父”。

二、原研哉简介

原研哉(Kenya Hara,1958~,见图1)出生于日本冈山县,现为武藏野美术大学(Musashino Art University)的教授,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副会长。早在中学时期,他就对平面设计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心里暗自下定决心投身于现代平面设计领域。最后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之下,于1977年(19岁)考入了武藏野美术大学造型学部,在那里他认真学习,师承向井周太郎(syutarouMukai,1932~)学习设计基础。1981年(23岁)他跟随高田修地(Nobukuni Takada,1935~)学习书籍装帧设计,1982年(24岁)在石冈瑛子(Ishioka Eiko,1939~)设计事务所工作了—年。

原研哉于1983年(25岁),获得武藏野美术大学设计硕士学位之后,进入日本设计中心就职,1987年(29岁)负责丰田汽车对海外宣传册子的设计工作。1988年(30岁)开始负责竹尾纸张展(Takeo PaperShow)的艺术指导。1989年(31岁)获“设计形式”(DESIGN FORM)89金奖,1990年到1992年(32-33岁)担当伊势丹百货礼品广告战略的艺术指导。在1998年(40岁)长野冬季奥运的开、闭幕式手册与2005年(47岁)爱知万国博览会的宣传案中,展现日本文化的设计理念,他认为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在保持设计的世界性的同时保持日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原研哉2000年(42岁)策划了21世纪日常用品“再设计”(RE-DESIGN)系列展览,其部分设计作品还被收入日本高中美术教材。同时,他还被称作当代最具有思辨能力的日本平面设计师。

原研哉在2001年(43岁)开始一系列无印良品海报设计,并接手担任无印良品的艺术指导,帮助其创作视觉形象并且提出了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无亦所有”。原研哉不但为无印良品设计了全新的品牌形象,更是参与了对产品包装风格的重新塑造,由于这一系列设计的巨大成功,使得无印良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此原研哉获得了东京艺术指导俱乐部全场大奖。2004年(46岁)他策划了触觉体验(HAPTIC)展览。2012年(54岁)原研哉为茑屋书店东京代官山分店设计的品牌形象策划,包括标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室内设计等,为茑屋书店创造了新的市场。原研哉还策划了2016年(58岁)“理想家2东京展”(House Vision 2 Tokyo Exhibition)以“分化与归并,远离和剧集”为主题的大型展示会。

原研哉有一套自己独立且成熟的设计理念,从日常生活的再设计(RE-DESIGN)再到“白”和“无亦所有”,每一种理念都阐释得很严谨又完整,在实践方面,无印良品的品牌正是原研哉的一个设计理念实现的突破口。近几年,无印良品这个品牌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与青睐,这与原研哉幕后的设计理念是分不开的。自2001年原研哉接手无印良品以后,将之前的设计理念转变为“无亦所有”,用一个更加广阔的全球视野去考虑无印良品的未来。因此,完整又具体的设计理念加成功的实践品牌,是原研哉深受欢迎的直接原因。

三、原研哉设计风格赏析

在原研哉看来,灵感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被他人忽视的事情有时候可能会是一个极好的设计点子,事实上,这样才能够培养设计师养成一种仔细观察身边生活的习惯,从生活中去挖掘更多的设计灵感,从而培养设计师更加敏锐的设计思维。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师的自我表达,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去發现问题然后试着解决问题。通过理性、综合性的创造,追求一种客户和设计师沟通的普遍平衡与和谐。无印良品这个由原研哉担任设计总监的品牌所展现出来的设计理念,与现在所提倡的生活理念非常相似。因此,无印良品一直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从中可以看出原研哉的风格:设计理念来源于生活,去探究事物的本质;运用大量的白色,去传递设计的本真;营造一种“无亦所有”氛围,去表达独具本心的设计风格。endprint

(一)源于生活追求本质

原研哉作品的设计灵感,是从日常生活中来的。他的作品体现了一种“简单”的意念,他的再设计(RE-DESIGN)理念是离不开我们日常生活的,我们每一天都在和日常生活用品打交道,因此,源于生活、追求本质就是要通过设计方便人们的生活,影响并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原研哉的再设计理念就是要求设计师对事物进行重新审视,将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各种事物以另外一种陌生化的方式再表达再设计,他认为设计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对设计本质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这种挖掘和探索的过程来源于对生活的思考和设计师敏锐的观察力。

原研哉自2001年(43岁)接手无印良品的设计工作后,摒弃了原有的过度包装设计风格,提倡一种简约的生活方式理念。这其中,原研哉一系列的“地平线”海报(如图2)就是其设计理念的代表。这是一组彻底摒弃了一切繁琐,追求极致简单的海报,整个画面都是自然取景。这种设计并不是没有设计,而是去掉了繁琐与浮夸,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无印良品自1983年诞生后到2003年,经历了20年,在2003年发布了一系列“地平线”海报,这不仅是传达一种新的宣传形象,这样的目的是向各种各样的消费人群展示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宣传活动基本秉承这一理念:地平线是无边无际的,它是人们的眼睛所能看到的最宽广的一条线,代表了容纳天地万物,它让我们的视野没有了阻碍,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眼睛所看到的就是世间的一切。因为海和天空的界限不够明显(因为趋于同一色相缘故),所以设计团队没有选择它作为设计海报的主体,而选择了界限明显的绿色的草原(图2)和白色的盐湖(图3)作为拍摄主体,这就与无印良品的“无品牌”形象意念相吻合。

原研哉追求本质、返璞归真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在他对事物本源的重新还原上。原研哉利用其敏锐的洞察力,透彻的理解和消化周围的环境讯息,再将这些无形的讯息转化为一目了然的影像使大众能够明白,设计要源于生活,才能去追求设计的本质。

(二)善于用白传递本真

日本茑屋书店(Tsutaya Books)是在1983年大阪府的枚方市成立的。茑屋诞生之初的定位就是一个将书籍、电影和音乐三者相结合的新媒体书屋,为人们带来全新的阅读方式,它和一般的书店经销模式不一样。正是由于这种超前的经营理念,茑屋书店在20世纪末引领着日本媒体文化的潮流。在其他书店还在运用传统经营方式之时,茑屋书店却于2011年在东京代官山开设了更受年轻人追捧的分店,推广其品牌形象。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原研哉成功地将日本的传统白色和茑屋书店的企业形象完美地结合起来,这也是茑屋书店这个品牌转型升级成功的所在之一。在茑屋书屋东京代官山分店的品牌形象设计中,原研哉重新设计了书店的标志,标志由“茑屋”更新为“茑屋书店”。经过原研哉设计后的东京代官山分店,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为进入书店的消费者营造了一处复合式的文化生活空间,使得“茑屋”成为了日本知名的大型书店。

茑屋书店的设计在视觉上,利用了简单干净的色彩搭配,让读者一目了然。在心理上,让读者能够身临其中,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安静地阅读和思考。(如图4)所示,这就是原研哉为茑屋设计的书店标志。原研哉是运用白色的大师,他在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留白,但不显得很空,而是使得画面更富有张力。原研哉设计里的白色不是无色、空洞、玄虚,而是给人更多具有想象与回味的空间。用白色使设计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让大家可以开心地在里面阅读(如图5),同样也能使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了解这个品牌形象背后的故事,这样才能让设计表达出更加独特而震撼的艺术效果。

原研哉认为以白色为背景可以衬托出事物的本真,在这个环境中,可以让读者有更多的空间去感受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在这个环境中去寻找最本真的自我。他认为设计师的工作就是一种信息传达,设计师的设計理念通过作品传递给大众,目的就是更好地去帮助消费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消费者服务。

(三)无亦所有独具本心

在2001年(43岁)原研哉接手了无印良品之后,他运用设计的力量去尝试着去打破无印良品建立之初的理念,并用设计的力量去改变只是通过简化流程而生产出低价的产品。他觉得作为新一代无印良品的设计掌门人,他的职责就是以一种新方式去传播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并且要赋予无印良品新的力量,以符合今天的全球化趋势,如何更加智慧地对待制造、资源及环境的循环方式。建立一套对人类理性具有无限吸引力的美学是很重要的,于是原研哉提出了“无亦所有”这一理念。如图6、7所示,采用了都市大众喜欢的具有都市美学和简洁之美的设计风格,在传统的日本园林照片上,看似简单的字体设计“無印良品”却包含了一切要宣传的理念。追随着这一理念,原研哉为无印良品的产品广告设计注入了“无亦所有”的设计理念,使得这个品牌再次获得了大众的喜欢,充分体现了原研哉在无印良品的艺术指导和品牌推广发挥的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意识逐渐加强,原研哉在2005年设计了无印良品的海报“茶室”,深入挖掘在“无亦所有”中寻找日本美学之源。品茶的空间、器具以及方式均被推上了一种简约的极致:深刻的简单与寂静,这是一种引发联想的“无亦所有”。因为饮茶是日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茶室里面品茶的人其意识会变得极有容纳性,在安静的环境中,静静地品茶,头脑中就会生成最丰富的愉悦联想,让人得到彻底的放松。从这里可以看到无印良品的思想源头,就是尽可能地让设计出来的产品,是一款适用于各种生活环境以及任何消费人群的,让大家一看到这个设计觉得这个很好,这就是原研哉眼中独具本心的“无亦所有”的设计理念。

结语

原研哉是一位横跨不同设计领域的跨界设计师,他的活动领域涉及到广告、标识、包装、展览、室内等,作为一个平面设计师,他是一个勤勉细致的创作者,有着丰富的、多层次的设计实践。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他也是一个审慎的思想者,通过对设计理论发展的全面回顾与梳理,他对日本设计有着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形成了一套新的独特的“原研哉观点”。原研哉的设计思想体现了他对整个日本社会的理想追求,即通过优秀的设计不断提升市场品味和消费者的满意度,只有让全社会了解了设计的意义所在,设计师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去做出“好的设计”。

原研哉的设计作品,在设计思想上来源于日常的生活,尽可能省去多余的元素,在生活中去寻找设计的本真。他善于运用白色,通过大量留白的手法,使得画面干净简洁,给人_种至静至美的感受,白色的运用在不同肌理的表现下会传递不同的信息。他还运用了一种还原事物本质的设计方式,在设计风格上凸显了“无亦所有”,体现了一种被大众所乐意接受的东方哲学观,构建了一个无就是包含一切的——“无亦所有”的美学境界。endprint

猜你喜欢

再设计
基于视域融合理论的传统符号再设计探究
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与都市茶生活探讨
苏州园林中园主对吉祥图形的再设计之我见
试论贵州地区传统苗族银饰的现代再设计
用设计的语言说设计
老字号,新活力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飞行英语实践课程的评价与再设计
废旧木制家具再设计及制作
传统婚庆视觉产品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