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空工业洪都企业精神的再培育

2017-10-27陈瑶

军工文化 2017年8期
关键词:洪都航空工业培育

陈瑶

企业精神作为现代企业组织软实力的标识,是企业常青的核心基因之一。由于时代的变迁、企业的升级,企业精神作为核心价值流,正面临着新考验,需要二次培育、深化发展。“十二五”以来,航空工业洪都在坚定推进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牢记光荣的“洪都精神”,因时再造,进行企业精神的再培育。

航空工业洪都创建于新中国成立之初。1983年二次创业之始,洪都总结出“洪都精神”,归纳为“拼搏、开拓、争创第一”。具体包括“四种光荣传统”“八字优良作风”“三优奋斗目标”。1991年和1996年,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提炼。2013年第三次创业之际,第四次将“洪都精神”提炼为“献身航空、团结奋斗、创新担当、争创一流”。几十年来,洪都精神真正成为了企业安身立命的核心。

航空工业洪都企业精神再培育的现实需要

2011年,航空工业洪都进入转型升级的第三次创业历程。此时的洪都处在新产品未立项、老产品无订单、客户认知犹疑、生产方式滞后和能力转换缓慢的低谷期。“洪都精神”表现形式单薄,与企业的愿景使命、企业的脱困路径、外来员工的认识模式等产生了一定的离散。因此,无论从发展战略下的文化引领需要、管理提升中的文化融合需要、员工迭代中的文化传承需要,还是从国企作用发挥方面,把“洪都精神”的再培育作为重大命题,成为航空工业洪都在实施第三次创业之初,与企业转型、能力升级一并推进的重中之重。

航空工业洪都企业精神再培育的基本策略

基于航空工业洪都的战略战术,洪都精神的再培育必须结合战略变革形成合适的企业价值体系,并使它成为企业的主流理念和主流行为方式,指导一切经营管理活动和员工的思想行动。为此,洪都启动了“洪都心、新洪都”铸魂工程,进行“洪都精神”再培育。

逻辑构建,确定总体工作思路。以航空工业集团文化为统领,以公司战略为指引,整合文化亮点,创新榜样载体,构架配套制度,发育形成企业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

主线贯穿,教导战略落地方法论。持续向员工进行战略宣贯,结合体系化调整告诉员工现状、目标、路径和模式转换、知识准备,帮助员工解读思维模式的新变化,不断塑造员工的价值自信。

实施原则,巩固灵魂吸纳新因子。把握好每一个新的改革措施和环境机遇,归纳总结和培育壮大优秀基因,沉淀转化出新的文化因子,包容吸收其活力,融入企业精神新涵义。

基本手段,融合价值创造传递图景。抓住旧价值观念的顽固性、新价值预期的反复性,解析各要素在价值创造区域的分布和运行规律,让员工形成清晰图景,清楚利益关系调节方式,打牢思想基础。

关键步骤,制度创新培育行为。在变革对应的制度调整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作好提前预判,推进发布时做好充分论证,执行时坚决推进,修订时及时调节,培养好员工的新习惯新行为。

核心输出,发育成型文化体系。在战略落地中,发育形成广义的企业精神,即企业的信仰体系。并推出固化手段,落实到执行体系中,由神经末稍对中枢指令进行响应,维护其“企业宪法”地位。

配套手段,立体传播放大价值共鸣。加强使用传播策划,用好实体与虚体、载体时效等组合拳,输出接地气、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通过思想宣传、文体活动等立体传播平台予以放大,让员工对企业精神共鸣。

航空工业洪都企业精神再培育过程中的典型做法

航空工业洪都围绕企业精神的再培育,强化了组织领导,明确各级组织的职责。从2011年起,以蓄势、筑基、起航、振翼、腾飞为各年度目标,分步实施,加快心智模式、基础管理、体制机制、生产模式、人才培养、技术进步等多方面的飞跃,打造充满活力的“洪都心”,为完成转型升级的既定任务注入了新动能。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与战略契合,突出洪都精神的价值自信。洪都在战略确定基本生存价值和创新空间以后,以“洪都心、新洪都”为旗帜,通过访谈、研讨,最终确立了以“愿景、使命、洪都精神、核心价值观、基本价值观”等为内容的洪都文化体系,并展开了系统宣贯工作。

结合管理升级,突出洪都精神的管理要义。洪都将管理升级与文化管理充分結合,通过科研生产一体化工程、质量提升工程、制造技术振兴工程、信息化赶超计划的推行,重新定义工作的原理、内容、流程,充分赋予企业精神具体新内涵;针对具体的体系化调整等管理变革培育基本价值观,使高效、协同、团结等要义为员工熟知,协同能力和执行能力强劲提升。

区别员工认知模式,做实洪都精神的教育。洪都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予以针对性地教育培养。对工作较长时间的员工和对新入职青年员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在传播方式上,注重由中层管理者现身说法,开设各类小课堂,形成看得见的小声源;注重媒体宣传组合,帮助员工自我参与,自觉认同、追随企业精神。

注重公约数效应,培养洪都精神的土壤。航空工业洪都时刻注意基层文化的公约数效应,体现共性与个性的共存张力,在文化理念体系的统领下,鼓励各业务域构建子文化、各基层单位建设特色文化、群团组织打造职工文化,让这些个性之花,组成总体的“百花园”,助推了企业精神在特定领域和新时期的再发育。

在文化实践中,释放洪都精神的力量。坚持在型号文化中生根,通过构建政工教育体系,精神文化引领已经进入到各个型号项目,成为常态模式。坚持以企业家精神塑造管理者队伍,按照“有理想、有智慧、有激情、有能力”的标准,为企业精神的延续提供清晰的信号灯。坚持维护家园创业情怀,推出了“航空大院文化记忆”“工匠精神”“眷看洪都”等文化产品,“新洪都、洪都心”的得到了深刻沉淀和传承。

经过“十二五”特别是中后期的企业精神再培育实践,“洪都性格”得到重新塑造,企业各方面发生了巨变。“洪都心”充分集结,公司四大战略目标企稳做实,建成了符合三代机标准的研发生产保障体系,制造能力和科研实力显著提升。企业价值定位和发展路径进一步清晰,转型升级的道路和能力成果、员工的精神志气显著改善。员工能力素养大幅改善,思维更加开放,精神更加自信。与此同时,公司也认识到,企业精神再培育必须内外融合,在适应新常态、新要求时,制度、流程设计要更有效,精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必须有持久战的艰苦准备,积极运用工程化思维进行周密策划;必须要善用平台载体,通过梳理整合,进一步确定价值导向的靶标,让企业精神有效抵达其内心。为此,航空工业洪都将进一步建设企业精神扎根的制度体系,强化企业精神需要的思想舆论体系,不断细化支撑企业精神内容的基础运行体系,优化职工文化体系,满足员工全面发展、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endprint

猜你喜欢

洪都航空工业培育
李克强考察航空工业洪都
摄影
An Analysis of Daisy Buchanan in The Great Gatsby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眷看洪都
转型升级 砥砺“洪都心”
打造中航工业学习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