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届“全人教育奖” 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2017-10-27孙建辉

中国教师 2017年18期
关键词:提名奖语文教育

孙建辉

本刊讯 2017年8月15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心和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全人教育奖”颁奖典礼在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举行。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副院长王雄等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一同揭晓第三届“全人教育奖”的获得者及提名奖获得者。来自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的张轶超老师获得第三届“全人教育奖”,获得由组委会颁发的20萬元人民币的奖励。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贲友林、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的常丽华、杭州市天长小学的蒋军晶三位老师获得“全人教育奖”提名奖,分别获得由组委会颁发的1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张轶超,拥抱现实的坚定理想主义者。他有哲学家的情怀,却行走于大城市的棚户区,用最好的教育点燃孩子们的自由与梦想,视负责任的自由为教育核心,鼓励学生唤醒内在的自我,以批判性思维审视人类社会,帮助每一个学生用勇气、宽容与热情,参与社会的改善,进而寻求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贲友林,怀揣赤子之心的数学教学攀登者。他以发自内心的热爱,专注于课堂教学改革,专情于学生成长,在坚持中思变,在执着中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融解在他每天的设计、讲解和指导中。常丽华,守住自己的教室。她对孩子的爱是全身心地呵护与陪伴,从不拘泥于学科,把语文放到历史、文化、生活、自然的宽广视野里,鼓励学生认识自我、探索自然与社会,学会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推动学生走向全人发展的道路。蒋军晶,用真诚对话呵护童心。钟情于古德曼的“全语言教学”,他用18年的时间去验证有温度的教育。面对语文教育出现的问题,他不抱怨也绝不等待,用课程建设去为学生创设最好的学习,用阅读推广去影响学生和他们的父母,进而影响更多的人。

“全人教育奖”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心和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旨在发现并奖励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一批具有“全人教育”思想,推动“人本主义”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名奖语文教育
第四届中国质量奖获奖名单
回尴尬的“提名奖”
尴尬的“提名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2014年印度最佳种植户提名奖为K.M. Chandy教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