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持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017-10-27邓文辉

中国教师 2017年18期
关键词:跳绳体育教师体育课

邓文辉

在学校,郑颖渝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良好的精神面貌、高超的运动技能、幽默风趣的上课风格,让学生赞不绝口。从事体育教学20年的他,对于一线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工作有着深刻理解,并在教学中进行积极地探索与实践。

一、改变教师教学思维

农村小学老教师居多,有的体育教师甚至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体育教学能力不如人意,多采用放羊式的教学方式,导致体育教学质量低下、学生身体素质低下等问题。作为市级教研员及体育科组长的郑颖渝,下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而这一改变要从教师教学思维开始,教师思想改变了,才能改变教学行为,要老一辈教师迅速改变是不现实的,需要有引导者把新的教学知识、技能慢慢渗透。因此,他只要有时间就拉着老教师聊新课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教师如何才能使学生愿学、好学、乐学,这需要有理论知识也要有实践行动,郑颖渝建立公开课机制,要求每位教师每月最少上一次公开课,邀请科组教师听课、评课,还经常举办一些“引进来、走出去”的教研活动,科组教师的思想慢慢发生变化,他们知道什么是体育课,也知道该如何上体育课。在郑颖渝的带领下,体育科组教师的教学慢慢地变好,学生也越来越喜欢上体育课,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问题,一直是农村小学的老大难问题。郑颖渝也十分困惑。于是,他开始慢慢找同学聊天谈心,通过问卷调查、课题研究的方法寻找切入口,找出问题所在,总结出学生喜欢体育课的原因。学生最喜欢的是能够自由活动,因为学生在体育课能够获得足够多的自由,不用一天到晚都坐在教室里,到室外能够和小伙伴们自由的玩耍,暂别了语文数学英语,暂别了各种语法公式,暂别了各种书写、背诵作业,可以全心全意投入“玩耍”中,可以在篮球比赛中斗智斗勇,可以在乒乓球霸王挑战赛中炫耀各种球技,又可以三五知己坐在一个角落里谈谈心,分享各自的小秘密。那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呢?原来,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老师教授的内容不感兴趣,只有枯燥无趣的练习,教师的教学技巧呆板,缺乏趣味性,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学习的动力,也找不到学习的成功感。

学生喜欢自由的课堂氛围,他们渴望自由,希望能自主决定自己的行为。那是否有一种课堂既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也能满足教师教学任务呢?郑颖渝认为,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学生的本能需求。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玩耍,活泼好动,不喜欢枯燥无味的练习,因此,小学生应该在各种游戏、比赛和玩耍中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更多运动的乐趣,学生才会有兴趣上体育课,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中来。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必须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体育新课程标准强调目标引领内容,这给体育教师有相当大的自主性,不管选取什么内容,只要能达到教学目标即可,但是由于目前各体育教师的水平良莠不齐,所以在选取的教学内容是基本上是以自己熟悉的项目为主,这反而使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需求。体育教师应该从学生出发,充分了解学生的运动经历,运动水平,运动偏好等,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难度适中,学生又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冲动,才能积极参与的体育课堂中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超越自我。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激励教学法,良好的激励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能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错误或多余的动作,这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必经阶段,不要急着去批评,不要急着评论动作的效果,多留意动作的过程,找到每个动作环节的闪光点,多点鼓励、多点表扬、多点肯定,学生才有去学习的动力,设定合理的目标,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学生才有进步的动力。

三、组织学生系统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郑颖渝发现了一些怪现象,三年级在学篮球运球,到了六年级还是在学篮球运球,更可悲的是同一个项目小学在学、初中也在学,而且学习内容高度相似,到最后什么都学不好,这就说明我们学生的学习缺乏系统性。

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进行运动技能学习分层,在不同学段,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根据身体练习体验理论,将运动技能划分为动作符号学习层次,逻辑学习层次,应用意义学习层次。以跳绳校本课程为例,进行跳绳技能学习成绩的划分,水平一的学生进行的是跳绳动作符号的学习,包括基本的握绳、摇绳、停绳等单个技术动作。水平二的学生进行的是跳绳运动逻辑的学习,从单个跳绳动作过渡到完成跳绳动作,包括连续的单摇、双摇、交叉、连续的八字跳、同步跳等。水平三的学生进行的是跳绳应用意义的学习,从已有的跳绳技能中,创编出更多的跳绳技能,通过不同动作的改编整合,形成了新的运动技能。

四、培养学生体育道德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教育主要分为德育、智育和體育三大部分,三者关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促进德育方面作用越来越大。小学生应有的体育道德有:热爱体育运动、尊重对手、公平竞争、遵守规则、尊重裁判等。

郑颖渝以身作则、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慢慢渗透体育道德知识,在上课时讲、练习时讲、比赛时讲,让学生耳濡目染,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由于我校经常参加全国性的跳绳赛事,每次赛事都是一次亮相的机会,所以平时很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每次上场要求学生向裁判员敬礼问好,比赛完向裁判员敬礼道谢,在台上当观众时,文明喝彩等。每次比赛都能听到别人对我们的称赞,说我们的学生懂事,其实这就是良好体育道德的体现。

百年树人,教育为本。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郑颖渝有效结合新课程标准,寻找和开发体育教学素材,以身体练习体验理论为依据,观察和分析学生体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运动认知、心理感受,让学生在体育课中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郑颖渝借助“身体体验”中的哲学思想,以“具身认知”科学理论为依据,结合“教育需要”经验常识大胆去开创新视野,肩负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把服务于教育事业的情怀,传递、落实!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endprint

猜你喜欢

跳绳体育教师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跳绳的起源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NO.10 跳绳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