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跟踪法在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中的探析

2017-10-26陈丹云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0期
关键词:资助工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陈丹云

摘要:我国高职院校正面临职业教育改革浪潮的机遇与挑战,高职院校资助工作有效保障了教育的公平性与公正性。本文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个体跟踪法在高职院校的适用性、实效性、创新性以及重要意义,引导贫困生自立自强并成长成才,发挥资助工作经济助人与精神育人的重要功效。

关键词:个体跟踪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0-0269-03

一、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紧跟而来的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的人数也不断增长,他们属于高校中的弱势群体,而这一特殊群体的客观存在和不断增加,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历来重视高校资助工作的扎实开展和稳步改革,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保障资助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我国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项目主要是“奖、助、贷、减、免、补”等多元化的经济资助体系。高校的资助方式形式多样,资助金额不断增大,资助评审更加公平、公开、公正,基本实现了“决不让一个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侧重精准扶贫工作,让贫困生安心求学,学有所成。

二、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资助工作的基本现状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涵盖文、理、艺术等专业体系的高等职业院校,其秉持“求真强技,尚新敦行”校训精神,不断研究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特征,旨在培养高素质综合型的技能人才。学校成立学院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助贷中心专职工作小组,各系资助辅导员小组,系部资助学生服务小组等四位一体的资助工作组织架构,构成全院范围内覆盖、多层次、宽领域的资助运转模式。同时国家资助政策讲座、诚信感恩征文比赛、资助文化节、贫困生座谈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引导贫困生自立自强,帮助贫困生成长成才。

由表1可知,本校在校生呈逐年增长趋势,由2012—2013学年在校生10878人,增长到2014—2015学年13505人,增幅为24.1%。本校贫困生人数略有增加,贫困生比例基本维持26%左右。通过数据分析可知:(1)贫困生群体中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这跟国家院校资助规模扩大、资助力度加大、资助项目多样化有着密切关系;(2)本校贫困生的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低至3%以下,未出现拖、赖、逃等不良现象,说明本校贫困生有较强的诚信感恩意识,能勤奋刻苦学习,自我成长成才。如何借助个体跟踪法,关注贫困生的成长历程,完善资助评审机制体制,发挥资助物质助人和精神育人双功效,探索本院资助工作新思路和新模式,是本院资助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三、个体跟踪法的概述与剖析

1.个体跟踪法的概述。个体跟踪法,即大学伊始即对贫困生进行个人信息(如下表所示)的收集整理,评估贫困生困难程度,及时有效地建立贫困生的个人档案,在校期间关注贫困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情感、毕业就业等动态并进行更新,定期或不定期与贫困生进行跟踪交流,掌握贫困生的在校情况与受助情况,对贫困生进行跟踪调查和有效反馈,直至贫困生离开校园,走近职场,服务社会。

个体跟踪法适用于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它能一般性地适用于所有贫困生,形成贫困生的个人档案,尤其适用于贫困生中的特殊群体。对于这些特殊贫困生,个体跟踪法能快速根据贫困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更具针对性地教育辅导,及时为贫困生排忧解难。个体跟踪法掌握贫困生全面客观的海量数据,形成贫困生独特跟踪表,它是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不断创新的重要途径。

2.个体跟踪法的案例剖析。(以某贫困生为例)

通过个体跟踪档案可知,该生来自单亲家庭,属于低保户,在校期间学习成绩较好,屡获学业优胜奖,曾获国家勵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属于自尊心强,勤奋刻苦的贫困生。但在2012—2013学年期间,由于身体状况欠佳,家庭经济压力及学习压力大,耐挫承受力不强,曾住院治疗,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开始排斥周围,荒废学业。在获悉该生的突发状况后,本校及时调度该生的个体跟踪档案,给予密切关注,进行危机干预,妥当地处理解决了该生的相关问题。

首先帮助该生正确认识家庭经济现状,引导该生虽无法选择家庭,但通过知识及自身努力,同样能创造美好的未来,贫困生更应该“人穷志不短”,相信困难是暂时的,让学生积极乐观面对困境,进行自立自强教育。其次对该生的学业烦恼与社团活动冲突进行剖析,大学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等均衡发展的育人圣地,贫困生更应以学业为重,摸索有效学习方法,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再次对该生职场角色转换困惑进行指导。大学三年的积淀,除了找寻称心如意的工作之外,更要实现自我价值。高职院校更注重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个体跟踪法在贫困生的经济助人与精神育人中更显成效,能够对贫困生的具体问题“对症下药”,进行“针对性,具体性,个性化”的有效治疗,同时让贫困生感受到来自教师、学院、社会的关爱与呵护,解决贫困生求学途中的经济难题,加快贫困生的“精神脱贫”,促进贫困生的自我激励,健康成长,服务社会。

四、个体跟踪法在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1.加快建立健全高职院校资助工作机制体制。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是所有资助项目开展的基础工程,只有资助评审是公平、公正、公开的,才能保障贫困生的合法权益。目前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个别学生提交不真实的贫困材料,弄虚作假甚至伪造贫困证明,恶意扰乱贫困生的正常认定工作,加上院校贫困生认定材料繁杂琐碎难以及时全面核查贫困生的真实情况,导致部分伪贫困生得到助学金,损害了真正贫困生的利益,从而助长了“不拿白不拿”、“天上掉馅饼”、“争先恐后申请贫困生认定”等不良现象的出现。贫困生个体跟踪法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可弥补不足,杜绝“一纸证明”、“比人缘,拼人气”等片面评议的不良做法,能及时对贫困生家庭经济情况、在校衣食住行消费情况、学习社会实践状况进行跟踪记录,定性定量地对贫困生进行动态更新,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能提供最真实,最具体的评议材料。确保贫困生认定的机制体制的有效性,进而推进高职院校资助工作评审机制、反馈机制的创新。endprint

2.加速高职院校贫困生个人诚信体系的构建。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诚信体系正面临解构崩塌的困境,重建社会的诚信体系迫在眉睫。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贫困生是大学生中不可或缺的群体,构建贫困生的个人诚信体系同样刻不容缓。个体跟踪法记录了贫困生的在校思想、学习、工作等情况,对贫困生行为习惯、价值形成具有导向约束作用,能督促贫困生诚信贷款,按时还款,加速贫困生诚信体系的构建。

3.增强高职院校经济助人与精神育人的功效。高校贫困生的上大学的难题基本解决,但是高校贫困生,尤其是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与重点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资助形式主要是国家助学贷款、“国家三金”等,而企业、社会以及爱心人士的资助和捐赠相对薄弱,因此资助工作的经济助人与精神育人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

4.增强高职院校以生为本的教学教育新理念。学生是大学的主体是大学存在发展的先决条件,贫困生是否顺利完成学业,是否成长成才是检验大学办学质量的标准之一。因此“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被各高校推崇践行,高校的资助工作也延续“以生为本”的新理念。个体跟踪法以每一位贫困生为中心,发散式地关注贫困生学习、生活、心理、就业情况,跟踪贫困生的情况变化,体现了思贫困生之法,急贫困生之需,办贫困生之事,谋贫困生之利,把以生为本的理念贯穿到贫困生在校的教学工作与日常管理中。

5.增强高职院校贫困生自我激励成才的意识。个体跟踪法记录了贫困生入学至毕业后的点滴成长,通过院系资助教师的主动参与,创造平台,实时跟踪,不仅引导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才,见证贫困生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不断锤炼,把奉献服务,诚信感恩,回馈社会的正能量意识潜移默化到贫困生的日常行为中。

五、结语

个体跟踪法在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中的广泛应用,需学校领导重视资助工作,完善资助工作的贫困生认定、资助绩效考核等体系;需要二级学院创新工作模式,探索贫困生个体跟踪法高效运用方式,加强自立自强和诚信感恩教育,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育人意识;需要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联动,以生为本;帮助贫困生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意识,杜绝“拜金主义”、“拖、赖、欠”等现象,引导贫困生用双手创造明天,用能力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張辉.高职贫困生助困工作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6).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R].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助工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对受资助学生群体感恩教育的思考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及应对方式研究
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困难生资助工作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价值观特征与职业指导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实践与分析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模式探索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