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蔬贮运学》双语教学改革初探

2017-10-26王军节张怀予马文平于淑坤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0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王军节+张怀予+马文平+于淑坤

摘要:初步探索将专业词汇和英文文献引入《果蔬贮运学》的教学过程,并分析该教学方法改革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进行双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双语教学;《果蔬贮运学》;专业词汇;英语文献;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0-0131-02

英国《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将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定义为“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s subjects”,即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1]。我国自从教育部在2001年下发第4号文件要求各高等学校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之后,双语教学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领域[2]。双语教学既能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又能锻炼、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是高等学校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民族高校已开设的英汉双语教学课程数目并不多,而在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理工科专业开设的双语课程就更为少见了。

《果蔬贮运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讲述绪论、构成果蔬品质的化学成分和果蔬采后生物学与技术等三部分内容。《果蔬贮运学》也是一门以植物学、化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等广泛学科作为基础的应用科学,尤其强调国内外最新动态及新技术的应用。该课程不仅介绍了本学科的经典研究内容,还突出了本学科的前沿性和交叉性,并且多数最新的专业进展尚未翻译为中文,所以适当利用英语教学可以直接在素材上与国际水平接轨,因此《果蔬贮运学》若采用双语教学应比单纯母语教学更有利于追踪国际前沿。另外,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果蔬贮运学》课程一般开设在第五或第六学期,学生刚结束大学英语课程学习和四级考试的强化训练。一方面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双语课程需要的英语水平较为接近,另一方面双语教学实施可以使学生不间断英语学习,因此进行双语教学十分必要。

本文是在《果蔬贮运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专业词汇和英文文献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两种双语教学改革措施的初步实践效果,并探讨该课程实施双语教学还存在哪些不足,以期為《果蔬贮运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也将有利于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发展。

一、双语教学改革初步实践

1.引入专业词汇。《果蔬贮运学》中专业词汇较多,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专业词汇或短语教学既能扩充学生专业词汇量,又有利于提高阅读英语文献和获取本专业国际研究前沿信息的能力。如在讲解果蔬分类中提到柑橘类,有橙、柑、橘、柚和柠檬,对应的专业文献分别为orange,mandarin,tangerine,pomelo and lemon;在果蔬品质化学中提到色素的名称,如叶绿素(chlorophyll)、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花青素(anthocyanin)、类黄酮(flavonoids)等;经典的专业名词短语也都用英文表示,如跃变型呼吸(climacteric respiration)、冷害(chilling injury)、气调贮藏(controlled atmosphere)等;另外,对于一些果蔬采后腐烂常见的病原物除了要记住英文外还要掌握拉丁文,主要是对微生物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引起仁果类的青霉病的病原物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引起葡萄等浆果类灰霉病的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核果类软腐病的匐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等。在已完成的两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该课程教学中均实施了专业词汇和短语引入课程教学的探索,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重要词汇,并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中涉及相应英语名词解释题型,或将造成果蔬腐烂的几大主要病原物的拉丁文学名放在选择题、填空题或判断题等题型中进行不同程度的考查。

2.课堂引入英文文献。国内部分高校将《果蔬贮运学》课程名称已更名为《果蔬采后生物学与技术》,而在国外大都分高校都开设“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课程, 被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录的国际著名核心期刊“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以下简称PBT)是《果蔬贮运学》对应的专业期刊,主要收录果蔬采后生理、病理、贮藏技术以及品质调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在2012—2013级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果蔬贮运学》课程教学中,引入2014年9月—2015年10月PBT期刊中收录的最新文章,在第二次上课前每人发放一份不同的英文文章,让每位同学翻译题目和摘要部分作为期中作业,并在课程学习后期从其中选取翻译好的或者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进行PPT制作,并抽出课外时间讲解,最后教师进行补充和点评,并鼓励学生在课程结束前再次翻译与理解摘要或全文,自我检测课程学习效果。

二、双语教学初步改革效果评价

1.专业词汇引入效果。在平时小测验和期末考试中检测了专业词汇引入的教学效果,分析检测结果得出一些简单规律。对于不同年份,随着届数的推进,学生考试中专业词汇掌握得越好;对于相同的班级,期末考试比平时测验专业词汇得分高;专业词汇掌握比微生物拉丁文的掌握要好。此外,从平时与学生交流得出:绝大多数同学和相关教师都赞成专业词汇和短语引入的教学方式。

2.英文文献的引入效果。英文文献引入课堂教学分别在2012级食品专业食品生物技术方向和2013级食品专业食品营养与安全方向进行了探索,但效果远远出乎意料,主要体现在:学生完成的效果整体比预期要好,并且均能达到基本要求;词汇的翻译存在问题不多,主要存在一些句子的理解有误和工程学基础薄弱等问题;难度系数大的文章的翻译比难度系数小的要标准;制作PPT时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大部分学生对原文充满兴趣;等等。endprint

三、存在问题与展望

从前期双语教学初步改革效果来看,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教材选用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结构与自身能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选用等方面,针对不同方面的问题可以探索解决途径。

1.需要解决师资结构与自身能力的问题。目前本门课程师资队伍主要由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两三位教师组成,并且实验课程未能引入相关的词汇短语或文献。研究表明: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是上好课的保证。因此,师资队伍结构应该扩大,自身能力可通过科研、英语自学或进修等方式来提高,甚至是邀请外籍教师授课等措施来逐步实现真正的双语教学。

2.教学方法和手段要进一步改革。从评价反映结果总结得出:课堂教学存在互动不够、教学手段中所采取的多媒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周翠英等(2008)研究发现,《果蔬贮藏与加工》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能很好的增加互动效果;将认知实习、基本技能训练和技能训练强化提高等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引入課堂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采集实际生产中的现实图片和录像剪辑可以制作生动课件,双语教学过程更应该注意互动,因此上述教学方法均可引入双语教学课堂中来增加教学效果。

3.双语教材的选用以及对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价需要努力完善。双语教材的选用是双语教学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将D.K.Salunkhe,Ph.D.等编写的“Storage,Processing and Nutritional Quality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2nd Edition)英文原版教材与最近相应英文文献结合进行教材编写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郑剑(2008)研究发现: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以及课程网络课堂的留言本,广泛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建设性建议,将能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方法,因此在后期改革中应注意多渠道从学生中获得真实性的意见反馈,并对效果评价指标进行科学设计,最后对结果进行科学统计与分析,这有利于双语教学改革的进行。

总之,《果蔬贮运学》的双语教学还有许多方面值得去研究,而各项研究均需要资金支持,因此今后应积极申报双语教学改革项目,确保改革的进行,为尽早实现双语教学而努力,此举也将有助于推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翠英.《果蔬贮藏与加工》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8,(28):233-234.

[2]郑剑.《果蔬保鲜与加工》公选课教学改革与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216,234.endprint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